
LV編織袋再次印證了時尚體制的強大,它可以把各種文化,甚至是與其相沖突的文化都內化為它的資源,然后,再把這些統統銷售給你
我不止一次在菜場或者農貿集市看到那種粗劣仿制的LV包挎在買菜女人的肩上,也不止一次在車站看到粗劣仿制的LV旅行箱堆在各種編織袋包裹中間。我對此并不是僅僅感嘆“時尚”的全球化傳播的力量,以及這種力量背后的盲目和悲涼,也并因此成為更堅決的知識產權斗士來維護智慧的財富價值。
在一個起風的冬日,忘記了學生講什么東西而產生了某種刺激,課間站在電梯間做遠眺狀。忽然,我對周邊的學生說,“我們找些贊助吧,至少做一萬只塑料編織袋制作的那種簡陋的旅行袋,上面印著LV的標志,然后免費送發給要回家的進城務工者。”當然這種想法一定來源于我前述的日常經驗的積累,以及對那種編織袋產生的大規模的包裝效果的遐想。于是,我腦海里滿是背著印有LV標志的那種藍紅白格子的編織袋的人們在春運期間擠上火車。當然,我這種懶得沒有執行力的人自然無法推進這個事情,直到2007年3月7日在一檔電視節目中看到LV的春季新品發布,才被LV氣死,因為本來可以調侃或者氣氣LV的想法完全被它吸納為資源了。
今年,LV的新品的圖案完全就是那種藍紅白格子的樣子(設計師Marc Jacobs在香港旅游獲得靈感),你如果在印制模糊的宣傳品上不經意地掃一眼,一定以為那就是一只小型化了的編織袋。這種情況的出現使得我幾個月前的突發其想變得蒼白起來。我本來想用絕對的偽劣品來打破對奢華品仿制的指責,使得知識產權概念產生某種落空的吊詭,從而獲得對這種強大的“文明”進行某種調侃。當然,我這種思路也有最值得詬病之處,因為如果要實施,那就意味著我也同樣地利用了“質樸”的民眾完成了精英文化思路的演出。同時,現在想起來,如果真的推動了這個“行為”,我不知道是不是對LV的設計部門有所刺激,使得他們或許會考慮放棄現在推出的這個系列的新品。自然這些都是虛構故事的一部分。
我的思路的涌出自然是針對著所謂的“知識產權”和“時尚”的雙引擎推動的“欲望”生產的機制,這種機制控制了人們的消費能量,同時也帶出了超額的利潤。我的思路自然在于所謂不受現在知識產權體系保護的對象,例如,東方的圖案,最傳統的制作技術和造型等等,這些“資源”都可以被這個體系改造成受到嚴格保護的“設計”,那么我們可不可以尋找到這些被保護的LOGO不受保護的空間,讓它也成為人皆可以處理的資源?
最終,我卻徹底被LV征服,因為它的思路再次印證了這套體制的強大,它可以把各種文化,甚至是與其相沖突的文化都內化為它的資源,然后,再把這些統統銷售給你。不過話雖然這么說,但是我真不知道這個LV新設計的系列,一只小包也要賣到上萬元的系列在中國的命運。因為它對背正品者甚至對背仿制品者都完成了一次心理強行刺激,對于它的使用者而言,這種圖案和色彩都太跌份兒了。
(作者為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副教授)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