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常常想,如果當初發言的時候語速快點兒,是不是就能一吐為快了?
美國1929年大蕭條時期,在眾多犯了“流浪罪”的不幸的人中,有一位廚師。此君技藝精湛,是“二十年代最出名的廚師之一”。“他一直住在規定要拆除的危房頂樓上,天天讀著自己的舊菜譜,越讀越傷心。”
以上抄自美國人威廉•曼徹斯特的《光榮與夢想》。那位絕藝在身的廚師受到了時代的打擊,很可能會從危房頂樓一躍而下。
中國清朝時候也有一位廚子,善做王八。有一天,他購得一只巨鱉,剛砍了頭,就從中跑出一個小人兒來,繞世界亂走。廚子大怒,當場暈倒。眾人連推帶揉幫著他把驚魂召回,小人兒已不見蹤影。在解剖該鱉的過程中發現,那小人兒躺在鱉腹中,已經死去。有位老師聽說過這種東西,就講:小人兒名叫鱉寶,趁他活著的時候捉住,割開自己手臂放入縫好,地中金銀珠玉即清晰可見。小人兒飲血以生,血盡取出,其子孫再如法炮制,可世代致富。
老師沒有注意到一位聽眾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他也不知道他的博學將直接導致該聽眾的死亡。廚子自此天天生活在回憶中,越回憶越傷心,并伴以抽自己嘴巴的自虐行為。終于,他帶著極度憂郁死去了。
這個故事是紀曉嵐講的。比起他的美國同行來,那位廚子的境界低了點兒,但是受到的打擊卻是致命的。
如果和我的鄰居老王比起來,上述二位尚可謂幸運。老王早年和晚年均遭巨創,致使一生心思恍惚,仿若游魂。
18歲那年,老王被批準入黨。他得知宣誓后還要發言,就費心思琢磨自己屆時說點兒啥。他的思緒經常被一陣陣突如其來的激動打斷。他準備了豪言壯語。他準備了肺腑之言。在臨上臺的那一刻,他決定動用后者。
他開了頭兒。他覺出自己聲音有點兒抖。他想在接下來的演講中要盡力控制情緒。這時候他看見管后勤的老張走到書記跟前低聲說:蘋果來了。會議室不大,盡管老張聲音不高,也已做到盡人皆知。書記看了看老王,又看了看老張,說,那什么,先分蘋果吧。
蘋果質量不錯,看上去情緒飽滿思想充實。老王等大家忙活完了,湊到書記跟前說,您看我是不是還回去接著講?
講什么?書記放下手里擦得越發鮮艷的一只蘋果,恢復了記憶。噢,不用講了,他拍了拍老王18歲的肩膀,你好好記住這一天就行了。
老王很沮喪,走回去搬最后一筐個頭兒明顯小一號兒的蘋果。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常常想,如果當初發言的時候語速快點兒,是不是就能一吐為快了?
年近五十,老王對佛學漸生興趣,有時腦中幻出空靈,頗覺受用。經人介紹,老王結識了一位須眉皆白的高僧。花前月下,二人言來語往,如膠似漆。老僧夸贊老王,老王崇拜老僧。老王決定按照居士的標準度過余生,請求拜老僧為師,又求賜法號。
忽一日,老僧召老王入寺。我苦思冥想,已為你取好法號。老王很激動,覺得新生活又即將開始了。
你就叫演通吧,老僧說,保管你以后大富大貴諸事亨通。
老王聞聽如墮冰窖。師傅啊,我要的是四大皆空啊。
師傅雙目隨即合上: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