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藝術學隸屬文學門類,與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并列為一級學科。今年2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通過了將藝術學升格為學科門類的決議,藝術學不再歸類于文學門類下,成為了新的第13個學科門類。
設置藝術學門類為我國藝術類人才培養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和自主性,同時也伴隨著新的思考和挑戰。藝術學科發展的現狀如何?藝術學科的學術特色和價值何在?藝術學應有怎樣的評估和指標體系?
4月的杭州,草木流翠,百花爭艷,由浙江省教育廳和中國美術學院共同舉辦的“藝術學學科發展規劃學術研討會”在中國美術學院舉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科評議組成員仲呈祥、曹意強、周星、許平、韓生等10多位專家和來自中國傳媒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央戲劇學院、南京藝術學院等近40所藝術院校的專家學者百余人參加了此次研討會。此次會議是藝術學從一級學科升格為學科門類以來,藝術學界首次召開的大規模學術研討會。
“升級”是機遇也是挑戰
藝術學升格為學科門類之后,一個最直觀的改變是,藝術院校的學生畢業后,拿到的將不再是文學學位,而是藝術學學位。但是藝術學升格為學科門類的意義和影響遠不止于此,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院長仲呈祥教授表示,這標志著21世紀中華民族在藝術上的高度自覺、充分自信,并且以此通向藝術自強。
作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學科組的核心成員,仲呈祥介紹了歷屆藝術學學科組成員為藝術學升格為學科門類而奮斗的歷程。他說這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但他同時評價:“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表示,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學科提升,而是時代對藝術需求的提升、認識的提升,是社會賦予當代藝術創造的新使命。他同時也表示,藝術學科的發展任重而道遠,“擺在藝術學科前面的將是學科特性、學術框架、創作研究和梳理與拓展的艱巨任務”。
的確如此,藝術學學科設置的調整,改變了我國藝術教育的格局。在藝術學界為藝術學提升為學科門類而歡呼雀躍之時,伴隨著的是他們對如何推動藝術學科自身發展的冷靜思考。“好比以前我們是個師,現在成了一個集團軍,但是我們的兵力、裝備就這些,怎么辦?”評議組成員、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院長曹意強指出,盲目擴張是沒有用的,一個學科之所以成為一個學科,它必須具備明確的學科目標、學科體系、理論和方法論以及相應的評估指標。
創作能力應成為學術新標準
多年以來,藝術一直是文學門類下的一級學科,其研究框架和評估體系都在文學框架之下。在現有的學科體系和評價標準下,學校過分強調攻讀學位者的理論知識積累、學術思考和研究的能力,這與藝術的創作特性相違背。
“在職稱評定和研究成果考核中,習慣套用文學的甚或理工科的量化標準加以評定,只計發表的論文篇數,而不考慮作為藝術主體的創作,哪怕是在國際和全國性展覽上榮獲金獎也無濟于事。”曹意強表示,今后藝術學會不斷強調創作與研究相結合,“教創作的老師以創作為主,他只要能夠把創作體驗、創作技巧等轉化為可傳授的知識就可以了。不一定要發表論文”。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鄭巨欣對此表示認同:“藝術創作當然包含著學術的成分,同時也是一個研究的過程。”
比較普遍的情況是,藝術品往往不可能像普通商品那樣可直接定價并通過市場反映出價值,拍賣出高價的藝術品與其學術價值之間不能簡單地畫等號……這是長期困撓藝術學學科建設的問題。“考慮到藝術品往往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顯露出價值等特點,我們的學術界對于藝術學研究成果的認定要適當寬容,保留必要的自由空間,更應該以發展性眼光看待藝術學研究。”鄭巨欣說。
與會專家達成了一致意見:藝術學科門類的確立,勢必要在學術上梳理與文學門類的關系,明確厘清受之統攝的影響——如單純以發表文章或出版著作作為評價學術成果指標等,而要建立起適用于藝術學科創造性的計量指標,以推動藝術學科的健康發展。
避免互相攀比和畫地為牢
藝術學學科建設和建造大廈一樣需要基礎和框架,但它顯然又不同于建造大廈,因為學科建設的實際情況要比物理意義上建造一幢大樓復雜得多。目前學校之間搞排名,爭資源成風,有些學校不顧學理基礎,簡單翻牌,紛紛成立藝術學院。學科組成員、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黨委書記周星表示,藝術學門類建設要杜絕畫地為牢的地域掠奪和爭權奪利,這不僅沒有理據,也不能容忍。各有所長和各有分工是藝術的本質,大而全將毀壞藝術學理性,也將有損藝術聲譽。
“需要防止藝術門類的攀比和妒忌,也必須防止淡漠學科學術而加大學科鴻溝。藝術最為珍貴的不是自身如何獨具特色而是藝術如何共榮共生。藝術門類的前景取決于‘自立門戶’后的大氣和學理培育的細致上。抱著這樣態度的藝術門類才能具有個性的文化氣質,也才能被人尊重。”周星說。
仲呈祥透露,藝術學科組正在擬定升為門類之后的二級學科的目錄。“以前有畜牧業大學也要辦影視專業的笑話。我們不愿意再看到這種玷污藝術聲譽的事發生,更不愿意看到盲目的政績觀引導下,違背科學發展觀的亂招生、亂擴招重演。以往各高校自發擬定的都要終止,按照新的來。”
無論如何,藝術學門類將要開始新的建設,必須從觀念上重視理論體系的建立。藝術學科性質內容的界定,是學科“自立門戶”后的當務之急。
新的學術框架亟待建立
由于藝術學科基礎的薄弱,造成了公眾對民族整體的藝術潮流、藝術傾向、藝術創作的認識模糊。“以前我們的偶像是‘魯郭茅巴老曹’,現在年輕人喜歡的是趙本山、小沈陽、李宇春,從魯迅跌落到小沈陽,這文化落差有多大?這精神落差有多大?”仲呈祥說,“我們要抓住機遇,扎扎實實地工作,保障藝術學學科建設健康持續地發展。”
舊有的學術框架和評估標準不適用于藝術學門類的發展,新的框架和標準亟待建立。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處處長許平拿出了一份非常詳細的調研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11月,全國設藝術類專業的高等院校有1400多所,2010年招生總數40多萬人。他提出了警示,學科建設非常重要,但是其本身不能成為教育發展的目的。“要不斷追問:學生在大學里學到了什么?我們的學科結構是否合乎教育能力?體現大學主旨的‘研究性’如何體現?”他表示,建立具有完整性、開拓性和可行性的學術框架至關重要。
會上,清華大學環藝系主任蘇丹、中央戲劇學院黨委書記劉立濱、北京舞蹈學院副院長王偉等分別介紹了各自院校的學科設置、教學體系,并對藝術學科的規劃和發展提出了各自的建議。相互借鑒、加強合作、共謀發展成為了與會專家的共識。
藝術還是藝術。提升為學科門類之后,藝術的學科特性應當更為清晰,學術框架應當更為深博,學院創新的使命因而也更為緊迫。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在職MBA學費排行榜,西南財經大學學費3萬元,授課有周末班和集中班,3年學制,獲雙證;北京林業大學學費2.2萬元,同樣授課方式與學制,也獲雙證;香港亞洲商學院學...
在職mba是什么學歷?在職MBA是國家認可的正規研究生學歷,畢業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雙證),學歷層次明確為“研究生”。法律效力、社會認可度與...
在職MBA報考面試技巧包括:深入了解所申請的MBA項目、梳理個人經歷,突出亮點、模擬常見面試問題、展現團隊協作與領導力、注意儀表與禮儀、準備好問題并積極互動、冷...
在職MBA項目獎學金政策:香港亞洲商學院線下面授班最高減免1.38萬元學費。MBA、EMBA的線上、面授班都有不同額度獎學金,政策亮點多。申請攻略包括三重價值評...
本文深入探討報考在職MBA對拓展人脈的作用及核心優勢,分析其人脈圈層的多元性、資源整合價值,結合課程體系、師資力量、行業合作等維度,闡述在職MBA在職業發展中的...
在職mba報名遵循“院校自主招生、專業定向培養”原則,需完成信息提交、資格審核、繳費注冊三步驟。部分院校有特殊要求,如提供證件照、企業推薦信等,還提供團隊報名優...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