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剛開始一個多月,MBA學費就又迎來一個漲停板。就上海而言,漲幅已然超過50%。2011年復旦在職MBA最高學費達22.8萬元,而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在職MBA學費也升為18.8萬元。長此以往,以后在上海的人想讀個10萬元以內的MBA,看來只有其他城市高校的函授課了。
這樣的漲價有理嗎?
MBA在教育界可算是高端產品,正如Ferrari之于跑車,Lancome之于化妝品,Gucci之于名包,Montblanc之于手表與鋼筆。除OUTLETS里的過季打折,誰還聽說過名牌奢侈品打折的?即便在最不景氣的市場環境下,人家也會硬扛著“有價無市”的招牌,一到牛市就能打個翻身仗。
站在買單者層面,剛畢業不久的本科專科生用MBA來刷學位;有三五年工作經驗的公務員拿它刷職級;混到中層的非管理類企業主用它沖破晉升瓶頸;中小企業主用它刷人脈,拓展生意…… 近期更聽說有博士來讀MBA,這讓人有些不解,博士終極目標不是在學術圈么?但由此可見這種追漲之勢并非僅為學校炒作。
站在學校的層面,其目標客戶群都算是社會精英了。要伺候好這群人,沒點實質性成本投入怎么行?作為舶來品,MBA用的大多都是國外教材,再不濟的學校也要聘請若干洋教授,偶爾也要邀請個把知名學者,企業家(知名高校就更不用說),這些都需要資金。另外各大院校的MBA中心大都并非學校的正規編制,只屬于掛靠性質,每年或多或少要給學校一定比例掛靠費。其MBA中心工作人員大多也屬社會招聘,課程設計,師資配備,招生運作大多由MBA中心獨立完成,這都應算作附加的成本運作。
學校有漲價的底氣。學生有追漲的熱情。這種情勢下,MBA的定價已成為每個院校地位的象征。除了幾個非知名院校為招生,用低價換生源數量外,其他學校無不把MBA定價作為學校的光環。交大和復旦在前方領航,財大、華師、華理、上外迎頭跟上。A漲了B若不漲,一方面會落下不支持同盟的話柄,另一方面則也給別人質疑本校MBA能力的口舌。
再加之通貨膨脹壓力,加之投資渠道匱乏:美元不堅挺,黃金也在虛高位,人民幣也不那么可靠。股市不濟,房市零成交——我們在淡市中投資在自己身上,也未嘗不是好選擇。
換句話說,MBAer買的不只是學位,不只是知識,不只是人脈,更是一種希望。學位的價格可數,而對前途的希望不可數;知識可數,但對未來薪金的期望值不可數;同班同學可數,但對未來生意伙伴創造的財富預期不可數。
正如在某種程度上,女人買的不是化妝品,而是對美麗的希望一樣:化妝品把女人變美的程度有限,更重要的是改變了女人的心態,讓人們,甚至于女人自己認為自己變美麗了。
至于MBA呢?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并提升MBAer的價值呢?這就只有MBAer們冷暖自知。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在職MBA學費排行榜,西南財經大學學費3萬元,授課有周末班和集中班,3年學制,獲雙證;北京林業大學學費2.2萬元,同樣授課方式與學制,也獲雙證;香港亞洲商學院學...
在職mba是什么學歷?在職MBA是國家認可的正規研究生學歷,畢業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雙證),學歷層次明確為“研究生”。法律效力、社會認可度與...
在職MBA報考面試技巧包括:深入了解所申請的MBA項目、梳理個人經歷,突出亮點、模擬常見面試問題、展現團隊協作與領導力、注意儀表與禮儀、準備好問題并積極互動、冷...
在職MBA項目獎學金政策:香港亞洲商學院線下面授班最高減免1.38萬元學費。MBA、EMBA的線上、面授班都有不同額度獎學金,政策亮點多。申請攻略包括三重價值評...
本文深入探討報考在職MBA對拓展人脈的作用及核心優勢,分析其人脈圈層的多元性、資源整合價值,結合課程體系、師資力量、行業合作等維度,闡述在職MBA在職業發展中的...
在職mba報名遵循“院校自主招生、專業定向培養”原則,需完成信息提交、資格審核、繳費注冊三步驟。部分院校有特殊要求,如提供證件照、企業推薦信等,還提供團隊報名優...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