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年走高的價格背后,EMBA到底價值幾何?
多家商學院院長預言,EMBA有泡沫化危險,未來幾年將會重新洗牌,或將迎來大面積倒閉
新一輪漲價潮讓原本就備受詬病的EMBA再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逐年走高的價格背后,EMBA到底價值幾何?
EMBA入學門檻之低和學費之高形成了鮮明對比,有人將EMBA中的E戲稱為“容易”(easy)和昂貴(expensive)。在人們的印象中,EMBA似乎已經游離于傳統的教育體系之外,“圈子”文化泛濫也讓一些EMBA淪為富人VIP俱樂部,偏離了教育的本質。
泡沫化危機
在這個學歷不斷貶值的時代,EMBA卻越來越受追捧,名校的學費價格更以每年兩到三成的速度增長。EMBA尤其是名校項目呈現出了越來越明顯的奢侈品特性,越漲價,越受追捧,商學院的EMBA營銷宣傳也越來越突出稀缺和高端。EMBA價格與價值的偏離,讓其走入了一個“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的奢侈品迷途。這與當下人們的浮躁心態也不無關系,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EMBA被看作是身份的象征,就像一個皮包上打上了LV的商標就身價倍增一樣。
臺灣和大陸EMBA價格的對比讓EMBA價值顯得更清晰。臺灣大學2012年EMBA的學費僅合約18萬元人民幣,大陸名校則是其價格的三倍,而在師資、課程、學校品牌、硬件條件等方面都絲毫不遜大陸名校,最大的劣勢就是“圈子”,換言之,“圈子”的價值占到了整個EMBA價格的三分之二。即便是歐美頂級商學院的學費也不超過15萬美元,折合成人民幣不超過一百萬元,按照現在名校EMBA學費的每年兩到三成的漲幅,目前六十多萬的學費三到五年就可“超英趕美”,而中國的人均GDP和歐美不可同日而語,EMBA的泡沫不言而喻。
惡性競爭的“潛規則”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衛龍寶指出,由于一些EMBA項目辦學中特色品牌的缺失,部分學校實行異地招生、代理招生,通過大量中介費,降低門檻等來招生。甚至在部分院校有“潛規則”,對外把學費標準標到二三十萬,委托中介只有十幾萬,扭曲了正常競爭的市場。有的學校則通過低價惡性競爭,靠出賣學校的品牌勉強生存。
價格為何出現與價值的背離?EMBA這個號稱最具市場化的教育項目,為何價值規律失效?
究其原因,是因為大部分學員都不是自己掏錢來聽課,很多是公司的“福利”,官員則是政府來埋單,只有將近20%的EMBA學員需要自己承擔高昂的EMBA學費。很有意思的是,這同樣符合“二八法則”,難怪商學院宣稱“EMBA學員對學費漲價不敏感”。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戴亦一認為,價格最終會回歸理性,不可能一直漲上去,國外的很多著名商學院也來中國發展,也是對價格的抑制因素。廈門大學EMBA是學員滿意度最高的商學院之一,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性價比高,因此廈門大學的EMBA出現了很多“回頭客”,很多老板在完成學業后,還介紹自己的朋友或將自己的管理層送到廈門大學EMBA深造。
“圈子”泛濫之殤
讀EMBA本是企業家人到中年的“修行”,更像是商場征途中的加油站和保健站,學習和交流是主體,通過完善修補原有知識體系、提升領導力、增強社會責任、擴大國際視野以及在同學的分享中進入企業管理更高層次的境界。
商學院本是企業家“修行”的“道場”,卻被很多人當成看作另一種形式的高端私人會所,成為充滿銅臭味的“名利場”。有些低學歷的企業家只是為博得高學位虛名,有人則是通過EMBA“鍍金”獲得晉升和更高的薪金,還有人則純粹是來結交更多的朋友,如今抱著各種目的來求學的EMBA學員魚龍混雜,而建立一個好的人脈關系讓他們殊途同歸。
有的學員擠進商學院的主要目的在于認識更多的老板,希望能夠做成生意,可謂“小錢砸進大錢輸出”,學費的高低就變成了身份價值的標簽,幾十萬的“投資”對于人脈帶來的巨大收益來講不值一提。這也就是為何越是收費高的項目越受追捧,價格低的項目反倒無人問津的原因所在。
有些EMBA項目也以“圈子”為噱頭進行招生宣傳,商學院變成“社交學院”,“學位”變成“爵位”,將進入名校EMBA項目通知書當成進入所謂上流社會的通行證。而讀書學習這個原本最重要的目標卻越來越邊緣化,學員上課無精打采,飯局精神抖擻。
學員之間的交際應酬本無可厚非,即使在歐美商學院,EMBA也是一個社交平臺,但他們的交流是相同理念的人群之間的探討以及企業經營理念的梳理。不是因為“誰是我的同學”而入讀,關鍵還是能夠從這里拿到“靈魂”。
價值回歸
面對EMBA的“墮落”,業界開始反思EMBA的價值,國內商學院EMBA的改革和優化都將回歸教育本質當作最核心的目標。什么才是EMBA的核心價值所在?
有個形象的比喻,那些行醫同時還教學、做實驗并與國際交流的醫生醫術高超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他們在實踐上多了系統的理論支持,理論學習也有了實踐的檢驗,EMBA的學習也是一樣。
中國的EMBA教育缺失“靈魂”,“授業”多,“傳道”少,很難培養出企業家獨立的人格和多維度看待人生與社會的視角。如何將EMBA教育與企業家的責任、道德和價值觀結合起來?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張志學正在推動EMBA改革,北大光華將更多引入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借助高校理想主義的環境,注入更多人文主義的血液,將EMBA拉回教育原點。
為何中國的EMBA只能培養管理者而培養不出企業領袖?人大商學院副院長宋華指出, EMBA必須實現價值的回歸,要回歸EMBA的本質,不是按照一個掙錢的培訓項目來做,而是要真正體現教育價值。讓學員在學習和交流中構建新的知識體系,修補知識體系的缺陷,反思過去的行動,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企業管理實踐中,實現學以致用。
良性發展模式
如何破解EMBA價格不斷上漲的魔咒,走出“奢侈品”迷途,找到可持續的良性發展模式?
像哈佛商學院這樣的歐美成熟商學院的主要收入來自捐贈,而并非靠學費生存,國內商學院是否能探索一條相對適中和穩定的學費加校友捐贈結合的發展模式?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衛龍寶介紹了浙大的探索經驗,浙大EMBA在名校中學費一直處于偏低水平,致力于培養引領中國未來的健康力量,不在意領跑EMBA學費,更在乎為企業家成長所創造的特殊價值,期待EMBA校友在畢業后感恩學校培養,通過捐贈回報母校。浙大管理學院一直是國內大學中校友捐贈數額最多的商學院,達到2億元人民幣。這也是大學文化和精神的影響,讓學員懂得社會責任,懂得回報社會,其實也是EMBA教育是否成功的一個很好的“硬指標”。
雖然浙大EMBA學費在國內屬于偏低水平,但其校友捐贈數額在國內商學院中是最多的,目前已有2億元。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衛龍寶認為,浙大不想領跑學費增長,更在乎引導企業家創造特殊價值,讓他們認同浙大文化和精神,讓學員懂得回報社會和自身的責任。而這,將是中國EMBA教育良性發展的一個重要體現。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在職MBA學費排行榜,西南財經大學學費3萬元,授課有周末班和集中班,3年學制,獲雙證;北京林業大學學費2.2萬元,同樣授課方式與學制,也獲雙證;香港亞洲商學院學...
在職mba是什么學歷?在職MBA是國家認可的正規研究生學歷,畢業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雙證),學歷層次明確為“研究生”。法律效力、社會認可度與...
在職MBA報考面試技巧包括:深入了解所申請的MBA項目、梳理個人經歷,突出亮點、模擬常見面試問題、展現團隊協作與領導力、注意儀表與禮儀、準備好問題并積極互動、冷...
在職MBA項目獎學金政策:香港亞洲商學院線下面授班最高減免1.38萬元學費。MBA、EMBA的線上、面授班都有不同額度獎學金,政策亮點多。申請攻略包括三重價值評...
本文深入探討報考在職MBA對拓展人脈的作用及核心優勢,分析其人脈圈層的多元性、資源整合價值,結合課程體系、師資力量、行業合作等維度,闡述在職MBA在職業發展中的...
在職mba報名遵循“院校自主招生、專業定向培養”原則,需完成信息提交、資格審核、繳費注冊三步驟。部分院校有特殊要求,如提供證件照、企業推薦信等,還提供團隊報名優...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