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是直屬于我國人文社會科學最高學術研究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生培養基地,是我國第一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生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作為我國人文和社會科學學科設置最完整的一流研究生院,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0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09個;自主設置博士授權點9個、碩士授權點15個;還有公共管理碩士、工商管理碩士、社會工作碩士、法律碩士、金融碩士、稅務碩士和文物與博物館碩士7個專業學位授權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35年來,培養并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研究生萬余名。到目前為止,這些畢業生中先后走上省部級領導崗位的過百人、廳局級領導崗位的近千人,還有大批學子先后成長為學術界著名專家或學科帶頭人、商界領袖或著名企業家。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陳元、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中國國際金融公司董事長李劍閣、中國人保控股公司董事長吳焰、萬通地產董事長馮侖、華夏銀行行長樊大志、深圳能源集團董事長高自民都是社科院培養的碩士或博士畢業生。
2014年社科院繼續面向全社會公開招收工商管理碩士(MBA)研究生。社科院將安排具有極高學術聲譽和社會影響力的著名學者、博士生導師授課并參與指導學位論文,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前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揚教授以及著名經濟學家余永定教授、蔡昉教授、劉迎秋教授、金碚教授、王國剛教授、裴長洪教授、高培勇教授、黃速建教授、黃群慧教授等。此外,社科院還將在中央有關部委和大型企業中選聘一批理論功底較深、實際操作經驗豐富的教授或學者型干部和企業家參與授課并指導學位論文。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以其強大的學科支撐體系、超強的師資隊伍陣容、富有特色的課程設置、豐富的高品質課程為依托,強調MBA項目前沿性、開拓性和實戰性,致力于培養具有世界眼光、本土經驗、人文素養、社會責任的商界領袖和企業高級經營管理人才。
一、招生計劃
2014年計劃招收160名(實際招生人數以教育部最后下達的指標為準)。
二、報考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a) 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后,具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經歷者(最遲于2011年9月1日前獲得本科畢業證書)。
b) 已獲碩士、博士學位,并有兩年或兩年以上工作經歷者。
c) 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專畢業學歷后,具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經歷者(最遲于2009年9月1日前獲得大專畢業證書)。
4.身體健康狀況符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要求。
5.黨校學歷除中央黨校成人教育學院本科學歷外,其余的黨校學歷不能報考。
6.在境外獲得的學歷證書須通過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
三、報名
1.考生報名前應仔細核對本人是否符合報考條件,考生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和戶口本上的姓名、出生日期、民族、性別等信息必須一致,如不一致,請在報名前到公安部門更正。凡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將不予錄取,相關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2.所有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MBA考生均須在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網上報名系統報名,網上支付報名費。
3.現場照相:網上報名成功后,考生本人須攜帶本人有效證件、學歷證書和學位證書原件到社科院現場照相。
4.準考證:考生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下載打印《準考證》,社科院不再給考生寄發《準考證》。
5、為保證錄取進程順利,請考生確認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是否能夠進行電子查驗,具體登陸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了解相關信息。
報名流程以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布信息為準,請考生登錄查詢。
四、考試
入學考試分為初試和復試兩部分。
1.初試
初試為全國聯考。
(1)初試科目: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滿分為200分)、英語二(滿分為100分)。考試的內容和具體要求請參考由教育部指定的考試大綱。
(2)初試時間:2014年1月上旬(具體時間以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布信息為準)。
(3)初試地點:北京市房山區良鄉高教園區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詳細考試地點請在考試前一天來社科院查看)。
2.復試
復試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MBA教育中心負責組織實施。聯考成績達到國家錄取線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復試分數線的考生將有資格參加復試,復試方式為差額復試,擇優錄取。
(1)復試包括思想政治理論筆試、英語(聽力、口語)、綜合素質(面試)三部分。
(2)復試分數及復試具體安排將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MBA教育中心網站公布。網址: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碩士項目特色包括實力雄厚的教師隊伍、先進的課程理念、堅實寬廣的實踐平臺、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和龐大的校友網絡、豐富的國際教育資源和國際化氛...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