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每到這個時候,身邊好多同學朋友都開始互相打聽:誰誰誰辭職去讀MBA了,誰誰誰在職讀到第二年薪酬已經大漲了,又有誰誰誰更高端大氣地出國讀商學院了……人們都在談論MBA,羨慕也好,吐槽也好,仿佛在工作了三五年后,在朋友圈里要不透一透風說自己想要充充電、學點商務和管理帶帶團隊,就不夠上檔次,證明你混得不咋地,不求上進屌絲相。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心態,MBA教育的市場需求不僅沒有因為暴漲的學費而萎縮,反而愈加火爆,F如今的MBA學歷,頗有點像曾經的研究生和海歸一樣,不再被奉為遙不可及的目標,從高端跌入平民,從稀缺變為普及。放眼望去,哪家企業招中高層管理人員,不赫然寫著MBA學歷優先?
問問自己,為什么要讀MBA?
大部分在職MBA學員恐怕多多少少都有這樣的心態:生存和競爭壓力加大,年年都會被“最難就業季”的陰影影響一下心情,想進修又害怕耽誤工作,想全心全意讀書又擔心丟了飯碗找不到更好的,對MBA的教育質量和個人受關注度也時不時懷疑一番,但還是不忘掰著指頭算一算人家畢業后薪水漲了幾個百分點,升了幾個檔次。而一旦真的考進MBA,又無奈地因為功課難、時間緊、精力不夠而不得不對付兩下。
要擺脫這種糾結心態,就別再盯著人家,先想明白自己為什么要讀MBA,自己期待從兩三年的上課、看書、分析案例中真正獲得什么。因為不管哪個階段的學習,從來都不應該追求立竿見影。帶著急功近利的心讀書,讀不回來MBA真正的價值。不如靜下心來,做一個單純的學生。
術道兼修,學科融合與應用是王道
采訪中發現,從穩步快速發展的中國MBA院校的層面來說,如何提高辦學質量、打造差異化特色、真正與國際接軌,吸引到更為優質的生源,是在MBA市場化的今天最令辦學者頭痛的問題?闪_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西方已然成熟的東西被引進到中國,總會有些水土不服,該積淀的時間,我們還是要等。多位MBA院校的掌門人都憂心忡忡地表示,中國的MBA還是要本土化,但目前卻是國際化有余,本土化不足。所謂“國際化”只是參考西方先進的思路,借鑒他們的經驗,但案例在中國典型的文化環境中的運用,一定要采用本土的方式。業內行家們表示,純粹照搬西方模式,灌輸西方案例,這樣成長出來的MBA畢業生在中國的企業毫無用武之地。而只會這種教授方法的老師也不再能在講臺上站穩腳跟。
因此,中國的MBA院校已經開始關注培養學員的軟實力,越來越重視文化素養、文化底蘊的積累,力求打造通識教育,在傳統的管理學知識的基礎上,增加文史哲,加大表達、溝通、協作能力的培養。在習術的同時,還要懂道、用道、悟道。
數據
MBA有多火?
2012年的考研報名人數高達165.6萬人。通過統計歷年MBA報考資料顯示,近年來報考MBA的人數大幅上升,2012年MBA報考人數居各專業報考人數之首。
據新華社數據,數年來,中國MBA報考人數一直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長,2011年同期增長了25%,達到9萬人。例如廣州的暨南大學,2011年報考該院MBA人數同比增加37%。
2014MBA:♦2014MBA聯考時間安排♦2014MBA考試大綱♦沖刺復習指導
在職MBA:♦免試入學SMBA報考指南 ♦在職MBA熱招院 ♦EMBA名校簡章
在職讀研:♦在職讀研6大方式♦在職研名校大比拼♦在職研究生有用嗎?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在職mba是什么學歷?在職MBA是國家認可的正規研究生學歷,畢業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雙證),學歷層次明確為“研究生”。法律效力、社會認可度與...
在職MBA報考面試技巧包括:深入了解所申請的MBA項目、梳理個人經歷,突出亮點、模擬常見面試問題、展現團隊協作與領導力、注意儀表與禮儀、準備好問題并積極互動、冷...
在職MBA項目獎學金政策:香港亞洲商學院線下面授班最高減免1.38萬元學費。MBA、EMBA的線上、面授班都有不同額度獎學金,政策亮點多。申請攻略包括三重價值評...
本文深入探討報考在職MBA對拓展人脈的作用及核心優勢,分析其人脈圈層的多元性、資源整合價值,結合課程體系、師資力量、行業合作等維度,闡述在職MBA在職業發展中的...
在職mba報名遵循“院校自主招生、專業定向培養”原則,需完成信息提交、資格審核、繳費注冊三步驟。部分院校有特殊要求,如提供證件照、企業推薦信等,還提供團隊報名優...
在職考mba流程:四種在職MBA招生方式:非全日制研究生(國內雙證MBA)、同等學力申碩(單證碩士)、中外合作辦學碩士和國際碩士。每種方式都詳細說明了適合人群、...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