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再見,延安》英國學者林邁可中國抗戰攝影展學術討論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3月30日下午,《再見,延安!》英國學者林邁可親歷的中國抗戰(1937—1945)晉察冀軍民抗戰紀實攝影展學術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來自歷史學、考古文博、影像學等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和攝影界人士匯聚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回顧展覽所反映的中國共產黨領導晉察冀軍民八年抗戰的歷史,就作品的文獻價值、影像價值、歷史意義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討。研討會拉開了中國人民大學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的序幕。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緬懷銘記中國人民大學從抗日烽火一路走來的輝煌歷史,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中國人民大學華僑華人研究中心、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攝影研究會共同舉辦了本次研討會。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張建明,國學院院長、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楊慧林等出席活動。
張建明常務副書記表示,林邁可不僅親歷了中共抗日,也見證了中國人民大學的前身華北聯合大學抗戰期間的辦學活動。時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本次展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今年學校還將舉辦系列紀念活動,希望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
與會專家學者就林邁可為中共抗戰作出的貢獻,林邁可攝影作品的歷史價值、編輯出版、收藏整理,中國抗戰的國際意義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并表示,林邁可為中共抗戰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堅持真理、無私奉獻,使世界人民了解到共產黨抗戰的事跡和精神,這些作品背后的歷史價值得挖掘。
楊慧林副會長表示,林邁可作為國際友人對于這場戰爭的反映和記錄具有強烈的說服力,本次展覽真實地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抗日戰爭的情況,希望能夠借此機會幫助和引導青年人認識和了解抗日戰爭的歷史真相,全社會共同推動相關主題教育工作開展。
研討會開始前,與會專家學者在攝影策展人石志民的解說下,觀摩了《再見,延安!》英國學者林邁可親歷的中國抗戰(1937—1945)晉察冀軍民抗戰紀實攝影展。
研討會由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副館長李惠和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攝影研究會會長殷強主持。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衛生部原部長、中國白求恩精神研究會會長、中國醫師協會會長張雁靈將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衛生部原副部長、中國衛生攝影協會副會長袁永林將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兵種部原副部長、解放軍攝影學會副會長、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副主席宋舉浦將軍,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秘書長、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常務理事安然,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攝影研究會顧問、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黨委書記李鐵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副館長羅存康,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胡昊,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院長黃興濤、國際關系學院黨委書記牛彤等近40位專家學者參加研討。
展覽簡介
林邁可,英國學者,中共抗日的觀察者、見證者和親歷者,中國人民大學的前身——華北聯合大學抗戰期間辦學的見證者。1937年12月2日,年僅28歲的他從溫哥華坐船出發,和白求恩大夫同路來到中國,赴燕京大學任教。在八年的抗日烽火中,這位富有正義感的英國人、善于獨立思考的學者把自己的青春、才華、智慧毫無保留地貢獻給了中國人民的反法西斯事業,直到1945年抗戰結束后才帶著一家人離開中國。
作為一位教育家,他曾經這樣評論過華北聯合大學的辦學成就:“在敵人后方的解放區,中國有一批國內第一流的著名學者、教授,在艱苦的條件下辦大學,同人民一起戰斗,這是歷史的奇跡,是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
在中共抗日根據地,林邁可還肩負著無線電專家和新聞撰稿人等角色。同時,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他從1938年起就一直攜帶一架德國制造的蔡司伊康照相機,拍攝了大量當時中共抗日根據地的工作、生活、戰斗的情景。這些照片以其獨特視角留下了寶貴的抗日根據地的照片,其中既有林邁可與中共領導人的合影,也有與中國同事們的工作照,還有當時根據地人民的生活照。
此次展覽以林邁可家庭保存的第一手史料、照片為主,輔以其他歷史檔案資料,在紀念為中國抗日戰爭作出杰出貢獻的國際友人的同時,通過對分散的史料和圖像的研究整理,還原中國人民的抗戰歷史。
展覽由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共同舉辦,于3月27日至4月17日在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展出。
相關鏈接:
[人民日報]英國學者林邁可抗戰攝影展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中國新聞社]《再見,延安》圖片展舉行 英國人鏡頭記錄中國抗戰
[人民網]林邁可抗戰圖片展在京舉行 曾為白求恩拍照
[光明日報]林邁可紀實攝影展研討會舉行
[中青在線]英國學者林邁可中國抗戰紀實攝影展舉辦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