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課程  書店 學校  題庫 論壇  網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鄭州 | 天津
 成人高考網
 考試資訊  報考指南  專科起點  高中起點  錄取分數  招生簡章  成考教材   人大成考   網校課程
   專升本大學語文|英語|高數一|高數二|政治 高升本語文|英語|數學(理)|數學(文)|歷史|地理|物理|化學  高校信息  復習指導  經驗分享  成考論壇
地區信息

成考專升本三章 聯系和發展的規律及其核心3

作者:不明   發布時間:2009-07-22 15:41:22  來源:網絡
  • 文章正文
  • 網校課程
  • 資料下載
  • 圈子話題
  • 論壇
三、簡答題

  1.簡述聯系的客觀性、普遍性及其意義。

  (1)聯系的客觀性是指,聯系是客觀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把握聯系的客觀性原理,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就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如實地反映事物之間的各種聯系,反對用主觀臆想的聯系代替客觀的真實的聯系。

  (2)聯系的普遍性是指:

  ①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同周圍的其他事物聯系著;

  ②每一事物內部的各個要素都同其他要素聯系著;

  ③整個世界是一個萬事萬物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把握聯系的普遍性原理,就要用聯系的觀點看世界。在了解個別事物時,注意它同其他事物的相互影響;在分析事物的某一要素時,注意它同其他要素的相互制約。不要孤立地看問題(不能就事論事),不能只見部分,不見整體。

  2.系統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整體和部分的關系怎樣?

  (1)系統是指相互聯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組成的統一整體。

  系統有如下主要特征:

  一是整體性:指系統作為整體具有它的各個要素都不單獨具有的性質和功能,這是系統的最本質特性。

  二是結構性:即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的聯系是有組織的,遵循一定的順序和規則,而且趨向優化的特性。

  三是層次性:系統和要素的關系是相對的,任何一個系統可以成為更大系統的要素,作為系統的任何一個要素,相對于它的下一層次來說,又是一個系統。

  四是開放性:系統總是處于一定的環境之中, 并同環境相互聯系、相互作用。

  (2)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是:

  第一,整體和部分相互依存。一方面,整體是由部分組成的,離開部分就不存在整體。

  另一方面,部分離不開整體,離開整體的部分就失去其原來的意義。

  第二,整體不是部分的簡單相加,而是按一定聯系結合在一起的,優化的系統整體大于部分的總和。

  第三,整體和部分相互作用。一方面,整體對部分起支配、決定作用;

  另一方面,各個部分也有其相對獨立性,反作用于整體。

  3.簡述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和根本分歧。

  (1)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是兩種對立的發展觀。

  它們的對立主要表現在:

  第一,唯物辯證法用普遍聯系的觀點看世界,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普遍聯系的;形而上學則用孤立的觀點看世界,認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聯系的。

  第二,唯物辯證法用發展變化的觀點看世界,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形而上學則用靜止不變的觀點看世界,認為世界上的事物在本質上是不變的,如果說有變化,也只是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否認事物的質變和飛躍。

  第三,唯物辯證法用全面的觀點看世界,既看到事物的正面也看到事物的反面,既看到事物的過去也看到事物的現在;形而上學則用片面的觀點看事物,只看事物的一面而否認另一面。

  第四,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形而上學則否認事物內部矛盾的存在,把事物變化的原因歸結為外部力量的推動。

  (2)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根本分歧和斗爭焦點在于是否承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4.為什么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

  (1)新事物符合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而舊事物喪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失去了生命力和發展前途,因而必然被新事物所代替。

  (2)新事物優越于舊事物。新事物是在舊事物的基礎上產生和成長的,它克服了舊事物中一切消極的因素,吸收了舊事物中的積極因素,并增添了富有生命力的新內容。因而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

  (3)在社會領域中,新事物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它必然戰勝舊事物。

  5.簡述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1)唯物辯證法是關于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科學理論體系。

  (2)在唯物辯證法的 理論體系中,對立統一規律處于實質和核心的地位,這是因為:

  ① 對立統一規律提示了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和事物變化發展的內在動力;

  ② 對立統一規律是貫穿于唯物辯證法其他規律和范疇的中心線索,也是理解和把握它們的關鍵;

  ③ 矛盾分析法即對立統一的分析方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④ 是否承認對立統一規律即矛盾規律,是辯證法和形而上學斗爭的焦點和根本分歧。

  6.簡述質、量、度的含義以及把握度的意義。

  (1)質是指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內在規定性。事物的質與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屬性是質的外在表現。量是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構成成分在空間的排列組合等可以用數量來表示的規定性。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意思是相同質的事物有不同的量。)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質的數量限度,它體現著質和量的對立統一。

  (2)把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只有認識了事物的度,才能準確地把握事物的質。

  第二,只有準確地把握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導實踐活動的正確準則,堅持適度原則,防止"過"或"不及".

  7.簡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及其相互關系。

  (1)矛盾是指事物內部兩個方面之間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

  (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聯系和相互吸引的性質和趨勢,包括兩個方面的涵義:

  第一,矛盾雙方相互依存,因一定條件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

  第二,矛盾雙方相互滲透和向對立面轉化的趨勢。矛盾的斗爭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對立和相互排斥的性質和趨勢。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是既相區別又相聯結的關系。

  1、 二者的區別表現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矛盾的斗爭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       2、 二者的聯系是:同一性是包含著斗爭性的同一性,沒有斗爭性就沒有同一性;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沒有同一性也就沒有斗爭性。

  (4)矛盾是既對立又統一,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爭性。失去其中任何一種屬性就不成其為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原理,要求我們觀察和解決問題,必須在對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對立。

  8.簡述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1)事物發展的動力是事物的內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都起著重要作用。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第一,矛盾雙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對穩定性,為事物的存在和發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第二,矛盾雙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發展。

  第三,矛盾的同一性規定了事物向著對立面轉化的基本趨勢。

  (矛盾雙方相互轉化的含義:一是,地位的轉化;二是,作用的轉化;三是,性質的轉化;)

  (3)矛盾的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第一,在事物量變過程中,斗爭推動矛盾雙方的力量對比和相互關系發生變化,為質變做準備。

  第二,在事物質變過程中,斗爭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轉化,實現事物的質變。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結合在一起才能成為事物發展的動力。有條件的、相對的同一性和無條件的、絕對的斗爭性相結合,構成一切事物的矛盾運動。

  9.簡述唯物辯證法的"兩點論"和"重點論"的關系。

  (1)"兩點論",就是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矛盾時,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會陷入片面性而犯"一點論"的錯誤。

  (2)"重點論",就是認識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要著重抓住它的主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矛盾時,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不分主次輕重,不抓重點,就會犯"均衡論"的錯誤。

  (3)"兩點論"和"重點論"是相互包含的。"兩點"是有重點的兩點,"重點"是兩點中的重點。唯物辯證法是"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要求看問題、辦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點。

  10.簡述原因和結果的辯證關系及其意義。

  (1)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結果是指由原因所引起的現象。原因和結果的關系是對立統一關系。

  (2)原因和結果是對立的,在具體的因果聯系中,原因和結果不能混淆和顛倒,這是二者區別的確定性。

  (3)原因和結果又是統一的,表現在:

  ①原因和結果相互依存。

  ②原因和結果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同一種現象在一種聯系中是原因,在另一種聯系中則是結果,反過來也是一樣。這是二者區別的不確定性。

  ③原因和結果是相互作用的。原因引起結果,結果反過來作用于原因,引起原因的進一步變化,這就是彼此之間互為因果。

  (4)掌握原因和結果辯證關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義。

  ① 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現象產生的原因,才能認識其本質和規律,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② 正確把握因果聯系,才能很好地總結經驗教訓,有利于今后的行動取得成功,避免失敗。

  11.簡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辯證關系及其意義。

  (1)必然性是指事物聯系和發展中一定要發生的、不可避免的趨勢。偶然性是指事物聯系和發展中不確定的趨向。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對立統一的關系。

  (2)二者是對立的,它們是事物發展的兩種不同趨向,產生的原因以及在事物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3)二者是統一的,其表現是:

  第一,必然性總是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來,由此為自己開辟道路,沒有脫離偶然性和純粹必然性;

  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必要補充,偶然性背后隱藏著必然性并受其制約,沒有脫離必然性的純粹偶然性;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可以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

  (4)必然性和偶然性辯證關系的原理,對指導科學研究和社會實踐有重大意義。

  12.什么是現實性和可能性?如何把握可能性?

  (1)現實性(或現實)是指一切包含內在根據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事物和現象的種種聯系的綜合。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現實事物之中的、預示事物發展前途的種種趨勢。可能性是潛在的、尚未實現的東西。

  (2)把握可能性應分清以下四種情況:

  第一,要分清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第二,要分清現實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

  第三,要分清兩種相反的現實可能性—— 好的可能 性和壞的可能性;

  第四,要分清可能性的大小,或然率是對可能性大小的一種科學說明和測定。

  13.簡述量變和質變的復雜多樣性。

  (1)量變和質變的復雜多樣性,首先表現為量變形式的復雜多樣性,但高度概括起來,有兩種基本形式:即數量的增減與構成事物的成分空間排列次序和結構形式的變化。

  (2)量變和質變的復雜多樣性,還表現為質變形式的多樣性,但高度概括起來,也有兩種基本形式:即爆發式飛躍和非爆發式飛躍。

  (爆發式飛躍是指這種飛躍是通過激烈的外部沖突而發生的質變;)

  (非爆發式飛躍是指事物本身舊質要素的不斷死亡和新質要素的不斷產生而發生質變。)

  (3)量變和質變的復雜性,還表現為量變和質變的相互滲透,即在總的量變過程中,雖然事物整體的根本性沒有發生變化,但發生了階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質變。而在質變、過程中又包含著新質要素的量的擴張。

  14.簡述形式和內容的辯證關系及其意義。

  (1)內容是指構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總和。形式是指把內容諸要素統一起來的結構或表現內容的方式。內容和形式的關系不僅是對立統一的關系,而且是相互作用的關系。

  (2)內容和形式是對立的統一。內容和形式是現實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二者是對立的,對特定事物來說,內容和形式不能混淆和顛倒。同時,內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依存的,離開了內容沒有形式,離開了形式也沒有內容。另外,內容和形式的區別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二者相互轉化。

  (3)內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

  第一,內容決定形式。有什么樣的內容 就要求有什么樣的形式與之相適應;內容發生了 變化,形 式遲早要發生相應的變化。

  第二,形式對內容有重大的反作用。當形式適合于內容時,對內容的發展起積極的促進作用;當形式不適合于內容時,對內容的發展起消極的阻礙作用。

  第三,內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構成二者之間的矛盾運動。內容是活躍易變的, 形式是相對穩定的。 形式與內容之間是從基本適合到基本不適合, 再到新的基本適合的矛盾運動過程。

  (4)掌握內容和形式辯證關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內容決定形式,我們在觀察處理問題時,必須特別注意事物的內容,根據內容的需要保持或改變形式。要反對脫離內容片面追求形式的形式主義。

  其次,形式對內容有反作用,我們不能忽視形式,要選擇、利用和創造適當的形式,促進內容的發展。要反對否認形式作用的形式虛無主義。

  15.簡述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系及其意義。

  (1)本質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質和內在聯系。 現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聯系。本質和現象是對立統一關系。

  二者的區別和對立主要表現在:

  ① 現象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為人們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質則深藏于事物內部,只能通過抽象思維才能把握。

  ② 現象是個別的、具體的、多種多樣的,而本質則是同類現象中一般的、共同的東西。

  ③ 現象是多變的、易逝的,而本質則是相對穩定的。

  二者的統一主要表現在:

  ① 任何本質都要通過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沒有不表現為現象的赤裸裸的本質。

  ② 任何現象都從一定方面表現本質,真相從正面直接地表現本質,假象則從反面歪曲地表現本質。

  (2)掌握本質和現象辯證關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義。

  ① 本質和現象的區別和對立表明,認識了事物的現象不等于認識了本質,我們決不能使認識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現象上,更不能被假象所迷惑,而是要通過科學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質。

  ② 本質和現象的統一表明,本質通過現象表現出來,現象從一定方面表現著本質,我們只能通過對現象的分析研究,才能達到對事物本質的認識,決不能脫離現象憑空想象事物的本質。所以我們在認識和實踐活動中,必須通過對大量現象的分析研究,去揭示事物的本質。

  16.為什么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

  (1)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即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指導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體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方面都有其特點。矛盾的特殊性規定著事物的特殊本質而同其他事物區別開來。

  (2)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之所以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這是因為:

  ①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認識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學的認識事物的基礎,是區別事物的前提。

  ② 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認識其事物的特殊本質和規律,才能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唯物主義思想路線。

  ③ 只有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決具體矛盾的正確方法。

  四、論述題

  1.試述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原理對我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對外開放的重要意義。

  (1)內因就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與他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內因和外因的關系是: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內因和外因辯證關系的原理,是我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對外開放方針的理論基礎。

  (2)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首先依靠本國人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強國。

  (3)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對外開放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項基本國策。現代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各國經濟技術聯系非常密切,在這種情況下,閉關自守只能導致愚昧、落后,不可能實現現代化。

  (4)我國的對外開放是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為基礎的。我們必須從我國的實際出發,積極地借鑒和吸收世界各國一切文明成果,為我所用,增強我國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

  2.運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原理,闡明我國堅持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意義。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每一過程的矛盾及其各方面都有特點。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辯證的統一: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聯結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著普遍性,特殊性與普遍性相聯系而存在。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區別的,共性只是包括個性中共同的、本質的東西,個性總有許多自己獨有的特點,是共性包括不了的,個性比共性豐富得多。所以二者不能互相代替。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統一的原理,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這一基本思想原則的理論基礎。我國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普             遍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的理論成果。

  (3)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方面,我們必須堅持社會主義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則;另一方面,我們又必須從中國的國情出發,注意中國的特點。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大國,又是一個窮國,人口多,底子薄,生產力水平低,即我國現在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就是把社會主義 基本原則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結果。只有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走自己的路,我們才能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不斷取得勝利。

  3.運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原理,闡明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與"兩手抓"的重要意義。

  (1)在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矛盾存在,其中有一種居于支配地位、起著決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處于服從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影響、 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在實際工作中應首先抓住和解決主要矛盾,同時又不忽略次要矛盾。

  (2)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為了解決這一主要矛盾,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強綜合國力,為其他各種社會矛盾的順利解決創造有利條件。

  (3)我們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還要注意解決好其他社會矛盾,堅持一系列"兩手抓":一手抓物質文明建設,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 一手抓改革開放, 一手抓打擊犯罪;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民主法制。只有這樣,才能推動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全面進步。

  4.闡明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意義。

  (1)量變和質變是辯證的統一。

  第一,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第二,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第三,質變體現和鞏固量變的成果,并為新的量變開拓道路。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就是通過量變和質變表現出來的。

  (2)量變和質變辯證關系的原理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① 把我國建設成一個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也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多、底子薄、經濟文化比較落后、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大國搞建設,不能急于求成。必須實干苦干,穩步前進,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等方面進行長期的量的積累。

  ② 而當事物經過量變的準備而面臨質的飛躍時,要敢于并善于抓住機遇,推動事物走向新的階段、躍向新的臺階。急躁冒進,會欲速則不達;過于保守,又會坐失良機,推遲發展進程。

  ③ 只有二者辯證結合起來,才能早日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強國。

  5.試述辯證的否定觀和形而上學否定觀的區別并說明怎樣正確對待我國的歷史文化遺產和外國文化。

  (1)辯證的否定觀認為,否定是通過事物內部矛盾進行的自我否定,而不是外力作用的結果。形而上學否定觀認為,否定不是事物的我否定,而是外力強加于事物的。

  (2)辯證的否定觀認為,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和聯系的環節。

  第一,否定是發展的環節。事物的發展是通過否定實現的。沒有新事物對舊事物的否定,就沒有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就沒有發展。

  第二,否定是聯系的環節。新事物是在舊事物中生長起來的,它否定了舊事物中消極的東西,保留了其中積極的因素,辯證的否定又把新舊事物聯系起來。形而上學否定觀認為,否定是對舊事物的消滅,是發展的中斷。

  (3)作為發展環節與聯系環節之統一的辯證的否定是揚棄,是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既克服舊事物中消極的東西,又保留舊事物中的積極因素。辯證的否定是包含著肯定的否定,是連續性和非連續性的統一。形而上學否定觀認為,否定是絕對的否定,是否定一切,全盤拋棄。

  (4)堅持辯證的否定觀,反對形而上學的否定觀,具有重要意義。

  ① 對待歷史文化遺產,要采取批判地繼承的態度,批判和剔除其封建主義的糟粕,吸取其精華,做到"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必須反對全盤否定傳統文化的歷史虛無主義,同時也要反對全盤肯定傳統文化的復古主義。

  ②對待外國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選擇、有批判地借鑒和吸收的態度。在對外開放中,要積極吸收外國文化中的一切優秀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國資產階級腐朽的、沒落的東西。必須反對閉關自守、盲目排外的狹隘民族主義,同時也要反對崇洋媚外、全盤西化的錯誤傾向。

  6.運用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相統一的原理,闡明怎樣正確對待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1)由于事物內部的矛盾運動,事物的發展經過兩次否定,從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

  ① 否定之否定階段克服了前兩個階段的片面性,保留了前兩個階段的積極因素,并增加了更高級的新內容,因而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

  ② 否定之否定階段重復肯定階段的某些特征,仿佛又回到出發點,使事物發展過程呈現出周期性,因而事物的發展道路是曲折的。

  ③ 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這一原理對我們正確認識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我們要堅信前途是光明的,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充滿必勝的信心。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社會主義必然最后戰勝資本主義,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一定會取得成功。要堅定不移地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要被一時的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因暫時的挫折而動搖。

  (3)我們要準備走曲折的道路,有克服各種困難的精神準備。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會遇到各種困難,遭受各種挫折。我們要充分認識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艱巨性和復雜性,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要反對看不到我們事業的艱巨性和復雜性、缺乏克服困難的精神準備的盲目樂觀的傾向,在曲折的斗爭中開辟前進的道路。

課程名稱 精講班 沖刺班 基礎+沖刺 報名
價格   課時 價格 課時 價格


語文(專升本) 200元 試聽 40 100元 試聽 20 200元 報名
政 治 200元 試聽 40 100元 試聽 20 200元 報名
英語(專升本) 200元 試聽 40 100元 試聽 20 200元 報名
高等數學(一) 200元 試聽 50 100元 試聽 20 200元 報名
高等數學(二) 200元 試聽 50 100元 試聽 20 200元 報名


語文(高起點) 200元 試聽 40 100元 試聽 20 200元 報名
英語(高起點) 200元 試聽 29 100元 試聽 20 200元 報名
數學(理) 200元 試聽 38 100元 試聽 20 200元 報名
數學(文) 200元 試聽 38 100元 試聽 20 200元 報名
歷 史 120元 試聽 30 —— —— —— 報名
物 理 120元 試聽 30 —— —— —— 報名
化 理 120元 試聽 30 —— —— —— 報名
地 理 200元 試聽 30 —— —— —— 報名
熱門資料下載:
成考版塊列表:
成考最新熱貼:
【責任編輯:盧雁明  糾錯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成人高考科目輔導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韩欧美动漫国产另类中文字幕 | 偷自拍亚洲综合在线不卡 | 亚洲曰韩欧美在线看片 | 亚洲色国产电影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 久久在国产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