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象類比和相兼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09-27

  (一)相類脈比較

  在常見脈象中有些脈有相似之處,容易混淆,必須加以鑒別,下面從位、數、形、勢、律五個方面作鑒別:

  1.脈位類比較

  脈位居中,不浮不沉謂平脈。

  浮脈脈位淺顯,輕按即得;浮大中空,有邊無中為芤脈;浮大無力,不任重按為虛脈;浮軟細小為濡脈;浮大有力為洪脈;浮弦中空,如按鼓皮為革脈;浮而散亂,按之無力為散脈。

  沉脈脈位深沉,重按始得;更深于沉、緊貼于骨為伏脈;沉而弦長實大者為牢脈;沉而軟小為弱脈。

  2.脈率類比較

  一息四至,閏以五至為平脈。

  數脈為一息五至以上;疾脈為一息七至;促脈為數而時止;動脈為滑數而短。

  遲脈為一息三至;緩脈為一息四至,稍快于遲。

  3.脈形類比較

  脈形包括脈道粗細、脈形長短、脈象流利度和脈管的緊張性。

  洪脈與大脈、實脈 浮大有力,來盛去衰,如波濤拍岸之勢為洪脈;脈寬倍于尋常為大脈;脈長大有力,浮沉皆然為實脈。

  芤脈與革脈 浮大中空,如按蔥管為芤脈;浮大搏指,弦急中空,如按鼓皮為革脈。

  細脈與濡、弱、微脈 脈細如線,應指顯然為細脈;浮細而軟,輕取即得為濡脈;極沉細而軟,重按乃得為弱脈;細極軟,似有若無者為微脈。

  長脈與弦、牢、洪、實脈 脈動應指超逾三部為長脈;端直以長,如按琴弦為弦脈;長而沉實弦為牢脈;長而來盛去衰為洪脈;脈長而大,舉按有力為實脈。

  短脈與動脈 脈動應指不及三部為短脈;短而滑數者為動脈。

  4.脈勢類比較

  脈來無力,按之無根或脈勢空虛為虛脈。廣義虛脈包括濡、弱、微、緩、虛、散、芤、革等脈。濡、弱、微、緩等脈都有脈勢弛緩而無力的特征;虛、散、芤、革等脈有浮大無根或中空,脈勢空虛的特點,其不同點可以參考其他脈類比較。

  脈來三部舉按均有力,脈勢實滿為實脈。廣義實脈包括洪、長、實、弦、緊、牢類脈有力。不同點是實脈長大有力,浮沉皆然,來去俱盛;洪脈浮大有力,來盛去衰;長脈超逾三部,而脈力遜于洪、實脈;弦脈端直以長,應指有緊張感,但脈寬、脈力皆不及洪、實脈。

  脈勢往來流利為滑、數、動脈;數脈頻率快,一息五至以上;滑脈往來流利圓滑,如珠走盤;動則短而滑數,厥厥動搖。

  5.脈律類比較

  脈象節律異常如促、結、代、澀、散脈,主要區別在于促脈數而時止,止無定時;結脈緩而時一止而復來,止無定數;代脈緩而時止,止有定數;脈律不齊,似止非止,往來艱澀,形態不勻為澀脈;脈律不齊,浮散無根為散脈。

  (二)相兼脈

  相兼脈的主病往往是各個脈所主病的總和,現將臨床常見的相兼脈及其主病列舉如下:

  浮緊脈: 主外感寒邪之表寒證,或風寒痹病疼痛。

  浮緩脈: 主風邪傷衛,營衛不和的太陽中風證。

  浮數脈: 主風熱襲表的表熱證。

  浮滑脈: 主表證挾痰,常見于素體多痰濕而又感受外邪者。

  沉遲脈: 主里寒證。

  沉弦脈: 主肝郁氣滯,或水飲內停。

  沉澀脈:主血瘀,尤常見于陽虛而寒凝血瘀者。

  沉緩脈: 主脾腎陽虛,水濕停留諸證。

  沉細數脈: 主陰虛內熱或血虛。

  弦緊脈: 主寒主痛,常見于寒滯肝脈,或肝郁氣滯,兩脅作痛等病證。

  弦數脈: 主肝郁化火或肝膽濕熱、肝陽上亢。

  弦滑數脈: 多見于肝火挾痰,肝膽濕熱或肝陽上擾,痰火內蘊等證。

  弦細脈: 主肝腎陰虛或血虛肝郁,或肝郁脾虛等證。

  滑數脈: 主痰熱、濕熱或食積內熱。

  洪數脈: 主氣分熱盛,多見于外感熱病。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亚洲乱码免费视频 | 精品五月婷婷在线 | 在线视频国产网址你懂的 | 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 婷婷色五月开心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