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考綱要點: ( 1 )掌握自然保護區的功能區劃分及保護要求; ( 2 )掌握自然保護區內禁止行為的有關規定; ( 3 )掌握內部未分區的自然保護區按照核心區和緩沖區管理的規定。 《自然保護區條例》1994年頒布實施 一、掌握自然保護區的功能區劃分及保護要求; 第18條 自然保護區可以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 自然保護區內保存完好的天然狀態的生態系統以及珍稀、瀕危動植物的集中分布地,應當劃為核心區,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除依照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經批準外,也不允許進入從事科學研究活動。 核心區外圍可以劃定一定面積的緩沖區,只準進入從事科學研究觀測活動。 緩沖區外圍劃為實驗區,可以進入從事科學試驗、教學實習、參觀考察、旅游以及馴化、繁殖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等活動。 原批準建立自然保護區的人民政府認為必要時,可以在自然保護區的外圍劃定一定面積的外圍保護地帶。 二、掌握自然保護區內禁止行為的有關規定; 第26條 禁止在自然保護區內進行砍伐、放牧、狩獵、捕撈、采藥、開墾、燒荒、開礦、采石、挖沙等活動;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27條 禁止任何人進入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因科學研究的需要,必須進入核心區從事科學研究觀測、調查活動的,應當事先向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提交申請和活動計劃,并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其中,進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的,必須經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原有居民確有必要遷出的,由自然保護區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妥善安置。 第28條 禁止在自然保護區的緩沖區開展旅游和生產經營活動。因教學科研的目的,需要進入自然保護區的緩沖區從事非破壞性的科學研究、教學實習和標本采集活動的,應當事先向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提交申請和活動計劃,經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批準。 從事前款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將其活動成果的副本提交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 第29條 第3款 嚴禁開設與自然保護區保護方向不一致的參觀、旅游項目。 第32條 在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內,不得建設任何生產設施。在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內,不得建設污染環境、破壞資源或者景觀的生產設施;建設其他項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在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內已經建成的設施,其污染物排放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應當限期治理;造成損害的,必須采取補救措施。(是限期治理不是繳納超標排污費) 在自然保護區的外圍保護地帶建設的項目,不得損害自然保護區內的環境質量;已造成損害的,應當限期治理。 限期治理決定由法律、法規規定的機關作出,被限期治理的企業事業單位必須按期完成治理任務。 三、掌握內部未分區的自然保護區按照核心區和緩沖區管理的規定。 第30條 自然保護區的內部未分區的,依照本條例有關核心區和緩沖區的規定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