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醫醫師輔導:浮脈類脈象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10-12

  浮脈類脈象包括浮、洪、濡、散、芤、革等6種脈象。

  浮脈

  [脈象特征]:浮脈輕取即得,重按稍減而不空,舉之有余,按之不足。其特征是脈管的搏動在皮下較淺表的部位,即位于皮下淺層。

  [臨床意義]:浮脈一般見于表證,也見于虛證。此外瘦人肌薄而見浮脈,夏秋脈象偏浮,皆屬常脈。浮脈作為六綱脈之一,是脈位表淺的象征。

  [機理分析]:表證見浮脈是機體驅邪外出的表現。外邪侵襲肌表,衛陽抗邪于外,人體氣血趨向于肌表,脈氣鼓動于外,故見浮脈。邪盛而正氣不虛時,脈浮而有力;久病體虛也有見浮脈者,脈多浮大而無力。

  洪脈

  [脈象特征]洪脈脈體寬大,充實有力,來盛去衰,狀若波濤洶涌。其特征主要表現在脈搏顯現的部位、形態和氣勢三個方面。脈體寬大,搏動部位淺表,指下有力。由于脈管內的血流量增加,且充實有力,來時具有浮、大、強的特點。脈來如波峰高大陡峻的波濤,洶涌盛滿,充實有力即所謂“來盛”;脈去如落下之波濤,較來時勢緩力弱,即所謂“去衰”,其脈勢較正常脈為甚。

  [臨床意義]洪脈多見于陽明氣分熱盛。此外夏季脈象稍現洪大,若無疾病也為平脈。

  [機理分析]洪脈多見于陽明氣分熱盛證。此時邪熱亢盛,充斥內外,且正氣不衰而奮起抗邪,邪正劇烈交爭,氣盛血涌,脈管擴大,故脈大而充實有力。若久病氣虛、或虛癆、失血、泄瀉等病證見洪脈多屬于邪盛正衰的危候。

  濡脈

  [脈象特征]:濡脈浮細無力而軟。其特點是脈管搏動的部位在淺層,形細而軟,輕取即得,重按不顯,故又稱軟脈。

  [臨床意義]:濡脈多見于虛證或濕證。

  [機理分析]:濡脈多見于精血陽氣虧虛者。脈管因氣虛而不斂,無力推運血行,形成松弛軟弱之勢;精血虛而不榮于脈,脈管不充,則脈形細小應指乏力。另外,濕困脾胃,阻遏陽氣,脈氣不振,也可以出現濡脈。

  散脈

  [脈象特征]:散脈浮散無根,至數不齊。其特點是浮取散漫,中候似無,沉候不應,并常伴有脈動不規則,時快時慢而不勻,但無明顯歇止,或表現為脈力前后不一致。所以散脈為浮而無根之脈,古人形容其為“散似楊花無定蹤”。

  [臨床意義]:散脈多見于元氣離散,臟腑精氣衰敗的危重病證。

  [機理分析]:散脈多由于氣血虛衰,精氣欲竭,陰不斂陽,陽氣離散,以致脈氣不能內斂,渙散不收所致。

  芤脈

  [脈象特征]:芤脈浮大中空,如按蔥管。其特點是應指浮大而軟,按之上下或兩邊實而中間空。說明芤脈位偏浮、形大、勢軟而中空,是脈管內血量減少,充盈度不足,緊張度低下的一種狀態。

  [臨床意義]:芤脈常見于失血、傷陰。

  [機理分析]:芤脈多因突然出血過多之時,血量驟然減少,無以充脈,或者劇烈吐瀉,津液大傷,血液不得充養,陰血不能維系陽氣,以致脈氣浮散而成。

  革脈

  [脈象特征]:革脈浮而搏指,中空外堅,如按鼓皮。其具體特征是浮取感覺脈管搏動的范圍較大而且較硬,有搏指感,但重按則乏力,有豁然而空之感,因而恰似以指按壓鼓皮上的外急內空之狀。

  [臨床意義]:革脈多見于亡血、失精、半產、漏下等病癥。

  [機理分析]:因為精血耗傷,脈管不充,正氣不固,氣無所斂而浮越于外,以致脈來浮大搏指,外急中空,恰似繃急的鼓皮。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久久香蕉亚洲视频 | 免费国产a深夜影院 | 久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看片 | 亚洲国产另类在线观看 | 亚洲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字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