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 51. A.甲構成盜竊罪,入戶盜竊是法定的從重處罰情節 B.丙不構成犯罪,因為客觀上沒能為甲提供實質的幫助 C.即便甲未使用丙提供的圖紙,丙也構成盜竊罪的共犯 D.甲、丙構成盜竊罪的共犯,甲是主犯,丙是幫助犯 52. A.甲構成故意殺人中止 B.甲構成故意殺人未遂 C.甲的行為具有導致乙死亡的危險,應當成立犯罪 D.甲不構成犯罪 53. A.甲自動投案后,如實交代自己的殺人行為,但拒絕說明兇器藏匿地點的,不成立自首 B.乙犯有故意傷害罪、搶奪罪,自動投案后,僅如實供述搶奪行為,對傷害行為一直主張自己是正當防衛的,仍然可以成立自首 C.丙雖未自動投案,但辦案機關所掌握線索針對的貪污事實不成立,在此范圍外丙交代貪污罪行的,應當成立自首 D.丁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但在二審判決前又如實供述的,應當認定為自首 54. A.甲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B.乙采取欺騙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逃避繳納稅款1,000萬元,但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了應納稅款。即便乙拒絕繳納滯納金,也不應當再對其追究刑事責任 C.丙明知趙某實施高利轉貸行為獲利200萬元,而為其提供資金帳戶的,構成洗錢罪 D.丁組織多名男性賣淫,由于《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條并未限定組織賣淫罪中的被組織者是婦女,對丁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55. A.應當以強奸罪、故意殺人罪和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責任,數罪并罰 B.應當以強奸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C.應當以故意殺人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D.不應當追究任何刑事責任 56. A.造成飲用者中毒的直接責任人是某村辦酒廠,應以生產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劉某不清楚酒的有毒成份,可不負刑事責任 B.對劉某應當以生產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責任 C.應當對構成犯罪者并處罰金或沒收財產 D.村辦酒廠和劉某構成共同犯罪 57. A.甲違反國家規定,擅自經營國際電信業務,擾亂電信市場秩序,情節嚴重 B.乙非法組織傳銷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 C.丙買賣國家機關頒發的野生動物進出口許可證 D.丁復制、發行盜版的《國家計算機考試大綱》 58. A.甲冬日深夜搶劫王某財物,為壓制王某的反抗將其刺成重傷并取財后離去。三小時后,王某被凍死 B.乙搶劫婦女高某財物,路人曾某上前制止,乙用自制火藥槍將曾某打死 C.丙和賀某共同搶劫嚴某財物,嚴某邊呼救邊激烈反抗。丙拔刀刺向嚴某,嚴某躲閃,丙將同伙賀某刺死 D.丁盜竊邱某家財物準備駕車離開時被邱某發現,邱某站在車前阻止丁離開,丁開車將邱某撞死后逃跑 59. A.構成盜竊罪 B.構成詐騙罪 C.構成侵占罪 D.不構成犯罪,屬民事糾紛 60. A.甲用假幣行賄,其行為成立行賄罪未遂,是實行終了的未遂 B.丙的行為沒有侵犯任何人的合法財產,不構成盜竊罪 C.乙雖然收受假幣,但其行為仍構成受賄罪 D.丙的行為侵犯了乙的占有權,構成盜竊罪 61. A.使用假幣罪 B.信用卡詐騙罪 C.盜竊罪 D.以假幣換取貨幣罪 62. A.甲幫助強奸罪犯毀滅證據 B.乙(乘車人)在交通肇事后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C.丙明知實施殺人、放火犯罪行為是恐怖組織所為,而作假證明予以包庇 D.丁系歌舞廳老板,在公安機關查處賣淫嫖娼違法行為時為違法者通風報信,情節嚴重 63. A.搶劫罪 B.包庇罪 C.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D.幫助毀滅證據罪 64. A.甲系某國企總經理之妻,甲讓其夫借故辭退企業財務主管,而以好友陳某取而代之,陳某贈甲一輛價值12萬元的轎車。甲構成犯罪 B.乙系已離職的國家工作人員,請接任處長為缺少資質條件的李某辦理了公司登記,收取李某10萬元。乙構成犯罪 C.丙系某國家機關官員之子,利用其父管理之便,請其父下屬將不合條件的某企業列入政府采購范圍,收受該企業5萬元。丙構成犯罪 D.丁系國家工作人員,在主管土地拍賣工作時向一家房地產公司通報了重要情況,使其如愿獲得黃金地塊。丁退休后,該公司為表示感謝,自作主張送與丁價值5萬元的按摩床。丁構成犯罪 65. A.甲(警察)與犯罪嫌疑人陳某曾是好友,在對陳某采取監視居住期間,故意對其放任不管,導致陳某逃匿,司法機關無法對其追訴。甲成立徇私枉法罪 B.乙(法官)為報復被告人趙某對自己的出言不遜,故意在刑事附帶民事判決中加大趙某對被害人的賠償數額,致使趙某多付10萬元。乙不成立徇私枉法罪 C.丙(鑒定人)在收取犯罪嫌疑人盛某的錢財后,將被害人的傷情由重傷改為輕傷,導致盛某輕判。丙不成立徇私枉法罪 D.丁(法官)為打擊被告人程某,將對程某不起訴的理由從“證據不足,指控犯罪不能成立”擅自改為“可以免除刑罰”。丁成立徇私枉法罪 66. A.有權要求不公開自己的姓名和報案行為 B.如公安機關不立案,有權要求告知不立案的原因 C.作為證據使用的鑒定結論,經申請可以補充或者重新鑒定 D.如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訴 67. A.法定代理人基于法律規定或法定程序產生,訴訟代理人基于被代理人委托產生 B.法定代理人的權利源于法律授權,訴訟代理人的權利源于委托協議授權 C.法定代理人可以違背被代理人的意志進行訴訟活動,訴訟代理人的代理活動不得違背被代理人的意志 D.法定代理人可以代替被代理人陳述案情,訴訟代理人不能代替被代理人陳述案情 68. A.偵查人員在搜查錢某住宅時,發現一份能夠證明錢某無罪的證據,對此證據予以扣押 B.在杜某故意殺人案中,偵查機關依法扣押杜某一些物品和文件。對與案件無關的物品和文件,偵查機關應當在五日內解除扣押、凍結,退還杜某 C.公安機關在偵查劉某盜竊案中,可以依照規定查詢、凍結劉某的存款、匯款 D.在對周某盜竊罪審查起訴中,周某死亡,檢察院決定將依法凍結的周某贓款的一部分上繳國庫,其余部分返還給被害人 69. A.是當事人以外的人 B.與案件或案件當事人沒有利害關系 C.具有不可替代性 D.有義務出席法庭接受控辯雙方詢問 70. A.總是與一定的積極訴訟主張相聯系,否認一方不負證明責任 B.總是與一定的不利訴訟后果相聯系,受到不利裁判的不一定承擔證明責任 C.是提出證據責任與說服責任的統一,提出證據并非完全履行了證明責任 D.是專屬于控訴方獨自承擔的責任,具有一定的責任排他性 71. A.吳某是否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B.是否存在為吳某所實施的被指控事實 C.被指控事實是否情節嚴重 D.是否具有法定或酌定從重、從輕、減輕及免除處罰的情節 72. A.當地經濟水平落后 B.甲和甲父靠種地為生且無其他收入,生活貧困 C.甲只偷他人一頭牛,可能判處的刑罰不重 D.甲無前科,社會危險性小,妨礙訴訟可能性小 73. A.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但被告人真實身份不明的 B.起訴時未移送證據目錄的 C.證人名單未列明出庭作證和擬不出庭作證的證人的住處和通訊處的 D.移送材料中辯護人通訊地址不明確的 74. A.所在區基層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 B.所在市中級法院審理的一審案件 C.所在市中級法院審理的二審案件 D.所在省高級法院審理的一審案件 75. A.在審判員不能參加合議庭時,經院長指定,助理審判員可以臨時代行審判員職務擔任審判長 B.開庭審理和評議案件,必須由同一合議庭進行 C.合議庭成員如有意見分歧,應當按照三分之二以上多數作出決定 D.經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的案件,合議庭有不同意見時,可以建議院長提交審判委員會復議 76. A.自訴案件都可以適用簡易程序 B.即使適用簡易程序,被告人最后陳述也不能取消 C.被告人委托辯護人的,辯護人應當出庭 D.經審判員準許,被告人可以同公訴人進行辯論 77. A.不能適用簡易程序 B.在法庭上,必要時才對未成年被告人使用戒具 C.休庭時,可以允許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成年近親屬、教師會見未成年被告人 D.對未成年人案件,宣告判決應當公開進行 78. A.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的規定,只適用于一審公訴案件 B.被告人犯數罪,但只對部分犯罪認罪的案件,不適用該規定 C.被告人認罪,但經審查認為被告人可能不構成犯罪的案件,不適用該規定 D.即使適用該規定,控辯雙方對證據有異議時,仍應出示、宣讀并進行質證 79. A.甲犯貪污罪被一審判處有期徒刑五年,檢察院認為量刑畸輕而抗訴的 B.乙犯傷害罪被一審判處無期徒刑,乙上訴的 C.丙犯搶劫罪被一審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丙對事實、證據無異議,以量刑過重為由上訴的 D.丁犯殺人罪被一審判處死刑立即執行,丁上訴的 80. A.與抽象行政行為不同,具體行政行為一經成立即生效 B.行政強制執行是實現具體行政行為執行力的制度保障 C.未經送達領受程序的具體行政行為也具有法律約束力 D.因廢止具體行政行為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國家應當給予賠償 81. A.該村民可以口頭提出申請 B.因會議紀要形成于《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前,故不受《條例》規范 C.因會議紀要不屬于政府信息,某縣政府可以不予公開 D.如某縣政府提供有關信息,可以向該村民收取檢索、復制、郵寄等費用 82. A.降級 B.免職 C.撤職 D.責令辭職 83. A.機構的名稱 B.機構的職能 C.機構人員的數量定額 D.機構的領導職數 84. A.對鎮政府的行為,段某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B.縣政府為本案第三人 C.如當事人未能提供協議書原件,法院不能以協議書復印件單獨作為定案依據 D.如段某與王某在訴訟中達成新的協議,可視為本案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發生改變 85. A.如甲公司對某省建設廳的決定也不服,向同一法院起訴的,法院可以決定合并審理 B.市安全監督管理局不能適用簡易程序作出罰款三萬元的決定 C.某省建設廳作出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決定前,應為甲公司組織聽證 D.因市安全監督管理局的罰款決定違反一事不再罰要求,法院應判決撤銷 86. A.某區公安分局在給予張某拘留處罰后,應及時通知其家屬 B.張某之妻為本案的第三人 C.本案既可以由某區公安分局所在地的法院管轄,也可以由黃某所在地的法院管轄 D.張某不符合申請暫緩執行拘留的條件 87. A.原告需對縣民政局準予離婚行為違法承擔舉證責任 B.鑒定結論應有鑒定人的簽名和鑒定部門的蓋章 C.當事人申請法院重新鑒定可以口頭提出 D.當事人申請法院重新鑒定應當在舉證期限內提出 88. A.某縣公安局應當對電話舉報進行登記 B.警察對薛某住所進行檢查時不得少于二人 C.警察對薛某住所進行檢查時應當出示工作證件和縣級以上政府公安機關開具的檢查證明文件 D.因薛某未在警察制作的檢查筆錄上簽字,該筆錄在行政訴訟中不具有證據效力 89. A.國家應當對王某從2008年6月5日到2009年3月2日被羈押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B.國家應當對王某從2006年12月11日到2008年3月4日被羈押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C.國家應當對王某從2006年12月5日到2008年3月4日被羈押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D.國家應當對王某從2008年3月4日到2009年3月2日被羈押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90. A.行政機關認為需要聽證的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許可事項應當向社會公告 B.行政許可直接涉及申請人與他人之間重大利益關系的,申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聽證申請的,行政機關應當予以公告 C.行政機關在其法定權限范圍內,依據法律委托其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對受委托行政機關和受委托實施許可的內容應予以公告 D.被許可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行政機關予以撤銷的,應當向社會公告 三、不定項選擇題。 91. A.甲構成貪污罪,數額是20萬元;行賄罪與貪污罪之間是牽連關系,不再單獨定罪 B.甲構成貪污罪、行賄罪,數罪并罰,貪污數額是5萬元,行賄15萬元 C.甲構成貪污罪、行賄罪,數罪并罰,貪污數額是20萬元,行賄15萬元 D.甲對乙說過要“去把公司錢款補上”,應當構成挪用公款罪,數額是20萬元,再與行賄罪并罰 92. A.乙構成受賄罪既遂 B.乙構成受賄罪中止 C.乙犯罪以后上交贓物的行為,屬于酌定從輕處罰情節 D.乙不構成犯罪 93. A.丙構成受賄罪共犯 B.丙構成介紹賄賂罪 C.丙構成行賄罪共犯 D.丙沒有實行行為,不構成犯罪 94. A.甲的行為只構成放火罪 B.甲索要10萬元“精神損害賠償”的行為不構成敲詐勒索罪 C.甲的行為是敲詐勒索罪與放火罪的想象競合犯 D.甲的行為是敲詐勒索罪與放火罪的吸收犯 95. A.判決不適用于解決案件的程序問題 B.裁定不適用于解決案件的實體問題 C.決定只適用于解決案件的程序問題 D.解決案件的程序問題只能用決定 96. A.在一個案件中,可以有多個判決 B.在一個案件中,可以有多個裁定 C.在一個案件中,可以有多個決定 D.在一個案件中,可以只有決定,而沒有判決或裁定 97. A.判決只有經過法定上訴、抗訴期限才能發生法律效力 B.裁定一經作出立即發生法律效力 C.有些決定可以申請復議,復議期間不影響決定的效力 D.法院減刑、假釋裁定的法律效力并不最終確定,檢察院認為不當而提出糾正意見的,法院應當重新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作出最終裁定 98. A.復議機關是縣國稅局的上一級國稅局 B.復議機關應自收到王某復議申請書之日起二個月內作出復議決定 C.被告為縣國稅局 D.是否適用《稅收征收管理法》“納稅人自結算繳納稅款之日起三年內發現的,可以向稅務機關要求退還多繳的稅款”的規定,是本案審理的焦點之一 99. A.被訴公安局把拘留三日的處罰決定改為罰款500元 B.被訴土地局更正被訴處罰決定中不影響決定性質和內容的文字錯誤 C.被訴工商局未在法定期限答復原告的請求,在二審期間作出書面答復 D.縣政府針對甲乙兩村土地使用權爭議作出的處理決定被訴后,甲乙兩村達成和解,縣政府書面予以認可 100. A.鄭某向市社保局提出的復議申請已超過申請期限 B.區社保局所在地的法院和市社保局所在地的法院對本案均有管轄權 C.鄭某的起訴屬重復起訴 D.如鄭某對告知書不服直接向法院起訴,法院可以被訴行為系重復處理行為為由不受理鄭某的起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