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發展規劃、年度計劃均屬計劃調控范疇。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計劃的性質、功能 1.計劃的基本性質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計劃(戰略、規劃)必須以市場為基礎,反映市場、預測市場、引導和調控市場,而不是取代市場。 2.計劃的功能 (1)綜合協調平衡功能。 (2)信息導向功能。 (3)政策指導調節功能。 (4)引導資源配置功能。 (二)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1.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是指國家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的,總體的、長期的部署和謀劃 2.我國"三步走"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1)"三步走"的戰略。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同志從實現中華民族振興和中國跨世紀發展的高度,設計了中國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藍圖。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根據鄧小平的戰略構想,正式確定:"我們的經濟建設的戰略部署大體分三步走。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這個任務已經基本實現。第二步,到本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個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2)第三步發展的新部署。從新世紀開始,我國將進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并加快推進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要全面完成第三步發展戰略目標。1997年,江澤民總書記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根據鄧小平的"三步走"戰略和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第三步發展戰略作出了新的部署:"展望下世紀,我們的目標是,第一個十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十年的努力,到建黨一百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紀中葉建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3)我國本世紀頭二十年的奮斗目標。江總書記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進一步提出:"我國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這是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必經的承上啟下的發展階段,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關鍵階段。" 例題3: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是指國家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的、總體的、長期的部署和謀劃,下列關于我國"三步走"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 B.第二步,到本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C.第三步,到下個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D.展望下世紀,我們的目標是,第一個1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10年的努力,到建黨100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紀中葉建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E.我國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答案:A、B、C、E. (三)發展規劃的目標、方法和重點 1.發展規劃 發展規劃即中長期發展計劃,是為實現發展戰略的分階段目標而進行的謀劃與安排。發展規劃是戰略性、宏觀性、政策性的規劃,包括發展目標、重大任務和主要措施。 2.發展規劃的主要內容 (1)闡述政府的戰略意圖; (2)明確政府的工作重點; (3)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方向。 例題4:發展規劃的主要內容包括的全部內容為( ) A.制定宏觀發展戰略 B.確定發展目標、重大任務和主要措施,闡述政府的戰略意圖,明確工作重點 C.闡述政府戰略意圖,明確政府的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的行為方向 D.分析中長期發展所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階段性特征及發展趨勢,提出規劃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提出對經濟結構調整重大生產力布局等政策措施、立足全局、整體規劃 答案:C. 3.發展規劃體系和制定方法 (1)發展規劃的體系。發展規劃按范圍分為綜合規劃和專項規劃。 綜合規劃是完整的全面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專項規劃是針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或薄弱環節、關系全局的重大問題編制的規劃,專項規劃是綜合規劃在若干主要方面、重點領域的展開和深化,必須符合綜合規劃的總體要求,并與綜合規劃相銜接。 例題5:下列關于專項規劃的敘述最準確的為( ) A.專項規劃是針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關系全局的重大問題編制的規劃 B.專項規劃是具有鮮明對象性的規劃,它對綜合規劃具有舉足輕重的影向。 C.專項規劃是基于綜合規劃的基礎上把綜合規劃簡化,而得出的有一定對象性的決定 D.專項規劃是基于綜合規劃的基礎上,把綜合規劃細致化,具體實行措施規范化的規劃方式,具有鮮明對象性 答案:A. 按層次分為全國規劃和地方規劃。 全國規劃是整個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規劃,包含了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內容,對制定地方規劃具有宏觀指導和調控作用。 地方規劃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區(省轄市、自治州盟)、縣(縣級市、旗)的規劃。 (2)規劃制定的原則與程序。 發展規劃要以黨中央關于制定中長期計劃的建議作為主要依據。 規劃原則。發展規劃的制定,要貫徹以下一些基本原則: ①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增強計劃的科學性,體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突出計劃的宏觀性、戰略性和政策性; ②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把握好改革力度、發展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程度; ③保持經濟總量基本平衡,使建設規模與國力相適應,貨幣供應量與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相適應,防止出現需求過熱、通貨膨脹或需求不足、通貨緊縮; ④促進經濟結構優化,依靠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積極推進經濟增長方式和經濟體制的根本轉變,全面提高國民經濟的整體素質和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 ⑤要把不斷提高城鄉居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質量,促使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根本出發點和歸宿; ⑥規劃目標既要體現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精神,又要積極可靠、適當留有余地,應對難以預料的意外情況,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 例題6:發展規劃的制定,要貫徹的基本原則有( ) A.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把握好改革力度、發展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程度 B.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增強計劃的科學性 C.保持經濟分量基本平衡 D.促進經濟結構優化,依靠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積極推進經濟增長方式和經濟體制的根本轉變,全面提高國民經濟的整體素質和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 E.要把不斷提高城鄉居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質量,促使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根本出發點和歸宿 答案:A、B、D、E. (3)規劃制定的程序。在形成發展規劃草案之前,黨中央召開中央全會通過關于制定中長期計劃(規劃)的建議,根據中央建議的精神,國務院擬訂中長期計劃綱要(草案),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批準。中長期計劃體系中的專項規劃,一般不必提請全國人大審議批準,可由國務院審定。 地方發展規劃制定的程序和步驟,與全國計劃相同。其計劃草案須經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批準。不設人民代表大會的專區,由行政專員公署審定 |
輔導科目 | 精講班 |
沖刺班 |
串講班 |
報 名 |
||||||
主講老師 |
課時 |
試聽 |
主講老師 |
課時 |
試聽 |
主講老師 |
課時 |
試聽 |
||
李述萍 |
40 |
張立寧 |
20 |
張立寧 |
12 |
|||||
劉翠玲 |
40 |
劉翠玲 |
20 |
劉翠玲 |
12 |
|||||
成麗芹 |
40 |
曹明銘 |
20 |
成麗芹 |
12 |
|||||
王雙增 陳憲 |
40 |
王雙增 陳憲 |
20 |
王雙增 陳憲 |
12 |
|||||
王曉琴 |
40 |
杜 軍 |
20 |
杜 軍 |
12 |
|||||
咨詢工程師考試輔導優惠套餐方案>> | ||||||||||
精講班:每科課程學費 200 元 沖刺班:每科課程學費 100 元 串講班:每科課程學費 100 元 | ||||||||||
套餐:咨詢工程師全科套餐價2000元, 新學員1350元,老學員1200元。 | ||||||||||
咨詢工程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韓志霞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咨詢工程師政策與法規精選習題(7) |
|
閱讀下一篇:2010年咨詢工程師政策與法規精選習題(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