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風險識別:是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的基礎,通過風險識別確定危險因素和風險類型。 1.風險識別的范圍:包括生產設施風險識別和生產過程所涉及的物質風險識別。 1.1生產設施風險識別范圍:主要生產裝置、儲運系統、公用工程系統、工程環保設施及輔助生產設施等。 1.2物質風險識別范圍:主要原材料及輔助材料、燃料、中間產品、最終產品以及生產過程排放的“三廢”污染物等。 2.風險類型:根據有毒有害物質放散起因,分為火災、爆炸、泄漏三種類型。 3.風險識別內容 3.1資料收集和準備。 ⑴建設項目工程資料:可行性研究、工程設計資料、建設項目安全評價資料、安全管理體制及事故應急預案資料。 ⑵環境資料:利用環境影響報告書中有關廠址周邊環境和區域環境資料,重點收集人口分布資料。 ⑶事故資料:國內外同行業事故統計分析及典型事故案例資料。 3.2對所涉及的有毒有害物質進行風險識別,篩選環境風險評價因子。 3.3計算各功能單元中環境風險評價因子貯(積)存量,對各功能單元進行風險識別。 3.4分析潛在事故的類型、可能的危害及向環境轉移的途徑。 |
環境影響評價師輔導科目 |
主講老師 |
精講班 |
考題預測班 |
報名 |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
周建勛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 | 馮老師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韓志霞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環評師技術導則與標準輔導:風險管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