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最近新選聘的博士生導師中,“70后”和“80后”占了三成,立即引起議論紛紛—— “80后”當博導?請給個理由 不到30歲,卻已當上了博士生導師!最近,天津大學選聘的新一批博導中出現了“80后”的身影,把許多人“嚇一跳”。 圈外人印象中,博導可是比教授更大的頭銜,代表著更高的學術水平。其實這種印象源自教育圈有點尷尬的自我宣揚:這些年教授越弄越多,不乏濫竽充數者,結果搞得教授身價一路跌。怎么向外人說明“此教授不一般”?就要在介紹時隆重突出“博導”頭銜。現在,年紀輕輕的“80后”也戴上這頂“高帽”,當然讓人生疑。 理由一:博導其實只是個工作崗位 “其實博導并不是一個重要的學術頭銜,而是一個工作崗位——這一點長期以來一直被誤解了。”教育行家這么解釋。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和外交事務研究院院長蘇長和教授就說,在美國,獲得了博士學位的講師、助理教授都可以指導博士生,都是博導。國內高校讓“70后”、“80后”的年輕教師當博導,何必大驚小怪? 既然“只是個工作崗位”,那么,不講究年齡與資歷、新選聘博導中近30%是“70后”甚至“80后”——天津大學的“不拘一格”并不像一些人想的那樣“出格”。實際上,天津大學也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此前西南政法大學、東北大學等國內多所高校,都已有了“80后”博導。至于“75后”博導,在如今的大學校園里更已“有的是”。 理由二:力推學術新人是“必須的” 大學教師們對此自然很有感觸。任教于華東師范大學的一位年輕教師說,讓“80后”“躍上”博導崗位,實質上是向全體教師發出一個信號:在學術面前人人平等。說白了,它針對的是很多大學里嚴重的“論資排輩”問題,一些教授憑著“資深”掌控了過多的學術資源,而“青椒”(青年教師)們被擠壓得日子很難過。“誰有資格接課題、拿經費,誰能指導博士生,就應該憑教師的實際水平,而不能論資格、講年齡。” 大學管理層的想法更深一層:希望借此動作把一批學術新人推到前沿位置,在一些科研領域取得更大突破。這里說的“學術新人”,可不只是年紀輕屬“新秀”,更指他們掌握著新理論、新知識、新方法,做的是新課題。仔細一看,眼下國內大學里的年輕博導,多是在海外一流高校獲博士學位的“海歸”。 早在五六年前,復旦大學就已悄悄試點,聘用一些職稱才是副教授的年輕教師擔任博導。目前,副教授博導在復旦已有40多個,大多30出頭。只有正教授才能當博導的“慣例”,在上海早被打破了。 復旦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顧云深教授介紹說,這批副教授博導大多從事數、理、化、生等基礎學科的科研教學。與人文學科不同,這些基礎學科培養博士生自有特點,往往圍繞一個具體的前沿課題的研究展開;而自己身處前沿的“70后”、“80后”博導,更適合做博士生的領路人。 學生們認同這種做法。“現在選博導,與其選名氣大的,不如跟科研能力強的,這樣可能更有前途。”一名博士生直言,在很多大學的理工科,不少年輕講師、副教授在教學和科研上的“生產力”高過資深的老教授、老博導。從科研規律看,30歲至40歲是搞科研的人的黃金期,比如很多諾貝爾獎獲得者,盡管拿到獎的時候已經七老八十,但獲獎成果卻是在三四十歲時做出來的。由此而言,讓“70后”、“80后”當博導,不僅不是“破格”,而是“必須的”。 質疑:博導的“綜合素養”夠不夠? 也有教育專家指出,博導的快速年輕化屬“非常之舉”,因為形勢逼人:1977年恢復高考后入學,畢業后留校任教,而后成為教授、博導的那一批人,如今已步入退休年齡,加上近年來博士生擴招,導致“博導短缺”,不得不讓年輕人加快接棒。“一旦過快,就不免‘冒險’。” 不少網友對“80后”博導就有質疑:讓一個不到30歲的人指導博士生做學問?他自己博士畢業才幾天?太年輕的博導,至少教學經驗不足——“自己學問做得好是一回事,指導別人是另一回事”。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顧祥林教授指出,大學教師梯隊中固然應該有少數冒尖的“80后”當博導,但不宜人為地大面積推廣。“帶教博士生,導師的綜合能力包括人文素養、社會經驗,比單純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更重要,而年輕博導容易有所欠缺。” 顧祥林解釋,他帶教的每個博士生,遇到的“困難”各不相同。因為博士生們多已老大不小,在搞科研做學問的過程中時不時會受到經濟壓力、婚戀家庭、人際關系之類問題的困擾。引導博士生應對科研之外的難題,也是博導的責任,否則他們怎能全心投入?就此來說,太年輕的博導能否指導好跟自己差不多年齡或者還要年長些的博士生,難以預料。 蘇長和則強調,如今冒尖的“70后”、“80后”博導,專業能力無需多疑,要質疑的是博導評審機制——申請者只要有論文、有課題、得過獎,滿足一些硬性指標條件,基本就能過關;而綜合素養、教學能力以及指導學生搞科研的能力,根本未列入考核。“依我看,眼下更保險的做法或許是發揚傳、幫、帶的傳統,博士生可以請一名資深博導和一名年輕博導一起帶教。” 看來,“博導年輕化”的得失還需深入探討。畢竟,讀到博士不容易,我們可不能拿博士生們的前途“冒險”。
|
熱門資料下載: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名師指點迷津:究竟何為考研名校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
報考直通車 |
·請給理由:網友質疑“80后”也能當博導 |
·名師指點迷津:究竟何為考研名校 |
·永不言棄:堅強女孩左手書寫考研奇跡 |
·小天鵝攜江南大學共建研究生工作站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5月26日舉辦研招宣傳日活動 |
·研招系列咨詢會將辦12場 可與學校直面交流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MBA2010年新生獎學金條例 |
·2011年考研復習指導:輔導書分類及如何鑒別 |
·考生面試指導:要多展現自己的知識結構 |
·2011年考研專業選擇指導及院校推薦 |
·專家指點考研迷津之如何邁好專業學校選擇第一 |
·法律碩士考研報考技巧與就業形勢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