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環境風險評價的基本內容 【本文導讀】:環境風險評價的基本內容為:風險識別、源項分析、后果計算、風險計算和評價以及風險管理。 1.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的目的是確定風險類型。根據引起有毒有害物質向環境放散的危害環境事故起因,將風險類型分為火災、爆炸和泄漏三種。風險識別內容包括: (1)資料收集和準備 主要收集建設項目工程資料、環境資料和事故資料,為進行物質風險識別和生產設施風險識別提供基礎資料。環境資料主要應收集有關擬建項目附近居民分布及敏感目標方位、距離、重要水環境和生態保護資料。 (2)物質風險識別 對項目涉及的原材料及輔料、中間產品、產品及“三廢”污染物,按其危險性或毒性,進行危險性識別。 (3)生產設施風險識別 對項目主要生產裝置、貯運系統、公用和輔助工程,逐一劃分功能單元,分別進行重大危險源判定。 2.源項分析 源項分析包括確定最大可信事故發生概率和估算危險化學品的泄漏量兩項工作內容。最大可信事故指在所有預測概率不為零的事故中,對環境(或健康)危害最嚴重的事故,即給公眾帶來嚴重危害,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事故。可以采用事件樹、事故樹分析方法或類比法確定最大可信事故及概率。本導則中推薦了危險化學品泄漏量的計算方法,這些方法也是世界銀行/國際信貸公司編制的《工業污染評價技術導則》推薦的方法。通過計算確定泄漏時間,估算泄漏率。 3.后果計算 后果計算是在風險識別和源項分析基礎上,針對最大可信事故對環境(或健康) 造成的危害和影響進行預測分析。事故泄漏的有毒有害物釋放入環境后,由于在水環境中的彌散,在大氣環境中擴散,從而引起環境污染,危害人群健康。后果計算要對這類環境事故進行預測,確定影響范圍和程度。 |
環境影響評價師輔導科目 |
主講老師 |
精講班 |
考題預測班 |
報名 |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
周建勛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 | 馮老師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環評師技術導則與標準輔導:風險識別范圍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