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課程  書店 學校  題庫 論壇  網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鄭州 | 天津
報名咨詢熱線:010-51268840、51268841
 考研網
考試動態 報考指南 考研知識: 資料下載|考研經驗|院校招生|專業碩士|考研輔導 考研教材 考研論壇 考研下載
 數學: 真題|模擬題|學習指導|講義輔導  英語: 真題|模擬題|學習指導|講義輔導  政治: 真題|模擬題|學習指導|講義輔導  專業課試題  網絡課程  在職研
地區信息

考研政治《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復習筆記(6)

作者:不詳   發布時間:2010-08-07 09:05:30  來源:網絡
  • 文章正文
  • 網校課程
  • 資料下載
  • 育路攻略
  • 論壇

考研政治《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復習筆記(第二章第2節)

  第二節 貨幣

  【基本內容

  ⒈價值形式的發展和貨幣的起源

  貨幣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發展的必然產物。貨幣產生以后,商品的價值是用貨幣來表現的。但是,貨幣是隨著價值形式的發展而產生的。只有分析價值形式的發展,才能正確地揭示貨幣的起源和本質。

  價值形式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⑴、 簡單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

  簡單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是指一種商品的價值偶然地個別地表現在另一種商品上。如:

  1只羊=2把斧子

  在這個等式中,等式兩端的商品處于不同的地位,起著不同的作用。由于等式左端的 1只羊的價值是借助斧子相對地表現出來的,因而羊處于相對價值形式的地位;由于等式右端的2把斧子,只是充當1只羊的價值的表現材料,以自身的使用價值反映羊的價值,證明羊同它一樣花費了數量相等的人類勞動,因而斧子處于等價形式的地位。

  等價形式的特點是:第一,使用價值成為價值的表現形式,即處于等價形式的斧子,以自身的使用價值來表現羊的價值和價值量;第二,具體勞動成為抽象勞動的表現形式,即斧子的使用價值是生產斧子的具體勞動的產物,但是,當它處于等價形式時,它就被用來表現羊身上凝結的抽象勞動,從而生產斧子的具體勞動也就成為抽象勞動的表現形式;第三,私人勞動成為社會勞動的表現形式,即在私有制條件下,斧子是私人勞動的產物,但是,當它處于等價形式時,它就被用來表現生產羊的勞動所具有的社會性質,從而生產斧子的私人勞動也就成為社會勞動的表現形式。

  相對價值形式和等價形式的關系是:它們相互依存,處于相對價值形式的商品要表現自己的價值,不能離開處于等價形式上的商品;處于等價形式上的商品,只有依賴處于相對價值形式的商品,才能成為價值的表現材料。沒有等價形式就沒有相對價值形式,同樣,沒有相對價值形式也就沒有等價形式。它們相互對立,同一商品不能同時既處于相對價值形式又處于等價形式。

  在簡單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中,商品內部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開始表現為兩個商品之間的外部對立,即處于相對價值形式的商品只是直接當作使用價值而存在,它的價值要通過另一種商品來表現,處于等價形式的商品只是直接當作價值而存在,它的使用價值成了表現另一種商品價值的材料。

  ⑵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

  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是指一種商品的價值表現在與它相交換的一系列商品上。如:

  =20尺布
             =80斤谷
        1只羊 2把斧子
  =6分黃金
             =……其他商品

  在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中,處于相對價值形式一端上的商品的價值,已經表現在一系列商品上;處于等價形式一端上的商品則是經常變化的。商品的價值比較充分地表現為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凝結,商品的價值量也是由社會必要勞動量決定的。

  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的缺陷是:商品價值沒有一個被社會公認的統一的表現形式,各種商品都有無數的特殊的等價形式。這必然給交換帶來困難。

  ⑶、一般價值形式

  在商品交換的進一步發展中,逐漸從商品世界中分離出一種在交換中經常出現并為大家樂意接受的商品,作為一切商品的共同的等價形式,這就是一般價值形式,即:

  20尺布=

  80斤谷子=

  2把斧子=  1只羊

  6分黃金=

  其他商品……=

  人們在進行商品交換時,任何商品只要先換成作為一般等價物的商品,例如羊,就能用這種商品作為媒介去換回自己所需要的任何商品。這樣,一切商品的價值,都統一地表現在從商品世界分離出來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一種商品上。

  一般價值形式的不足是:用作一般等價物的商品還沒有完全固定在某一種商品上,不利于不同地區、不同時期、不同民族的交換。

  ⑷貨幣形式

  一般價值形式發展為貨幣形式的表現形式是:

        20尺布=      
  80
斤谷子=      
        2把斧子=   6分黃金
  1
只羊=      
  其他商品……=      

  貨幣形式與一般價值形式沒有本質區別,唯一區別在于:在一般價值形式中,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是不固定的,而在貨幣形式中,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已經固定地由某種商品如金銀來承擔。金銀之所以能夠充當貨幣,一方面是因為它本身就是包含一定價值的商品,另一方面是因為它具有體積小、價值大、質地均勻、易于分割、不易腐爛、便于保存、收藏和攜帶等特點,便于執行貨幣的職能。

  價值形式的發展過程也就是貨幣的產生過程。這一過程說明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商品內在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

  2、貨幣的本質

  貨幣的本質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它體現著商品經濟條件下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

  貨幣的本質表明,貨幣原本就是一種商品,也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但它和一般商品的不同之處是:⑴一般商品的價值是通過貨幣體現出來的,而貨幣則是商品價值的體現物,是價值的一般代表;⑵一般商品只具有由它的自然屬性所決定的使用價值,而貨幣則除了具有由它的自然屬性所決定的使用價值,如金銀可以作裝飾品等之外,還具有由它特有的社會職能所決定的特殊的使用價值,即在商品世界起一般等價物的作用。

  貨幣產生后,商品的價值就由貨幣來表現了,整個商品世界也就分成了商品和貨幣兩極。商品都是特殊的、各不相同的使用價值;貨幣是一切商品價值的代表。這樣,商品內部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矛盾、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就發展為商品與貨幣的外部對立。一切商品,只有換成貨幣,商品生產者的私人勞動才會轉化為社會勞動,具體勞動才會還原為抽象勞動,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決。但是,貨幣產生后,商品能否轉化為貨幣,對商品生產者來說極為重要,因此,它又使商品經濟的內在矛盾進一步加深和發展了。
 3、貨幣的職能

  貨幣的職能是指貨幣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作用。貨幣的本質決定了貨幣的職能,貨幣的職能是貨幣的本質的具體體現。在發達的商品經濟中,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五種職能。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最基本的職能,其他三種職能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在前兩種職能的基礎上產生的。

  ⑴價值尺度

  價值尺度是指貨幣充當表現和衡量一切商品價值量大小的尺度。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不需要有現實的貨幣,只是通過觀念中的貨幣就可以了。

  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就是價格。商品價值和商品價格之間的關系表現為: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商品價格與商品價值成正比變化,與貨幣價值成反比變化。貨幣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實際上就是把商品的價值表現為一定的價格。

  貨幣在表現商品的價值時,為了使各種商品的價格能夠計算,就必須有一個固定的貨幣單位,并把它分為若干等份,這如同衡量物品的長度時,需要把一定長度的“米”、“尺”、“寸”作為計量單位一樣。包含一定重量貴金屬的貨幣單位及其等份就是價格標準。價格標準是為貨幣能夠準確地執行價值尺度服務的一種技術規定,是由價值尺度職能派生的。

  ⑵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指貨幣作為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必須是實在的貨幣,而不能是觀念上的貨幣。

  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是商品流通。在商品流通過程中,貨幣作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斷運動,就是貨幣流通。商品流通是貨幣流通的基礎,貨幣流通由商品流通引起并為商品流通服務。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時,在一定時期內,流通中究竟需要多少貨幣才能滿足商品交換的需要,是由貨幣流通規律決定的。貨幣流通規律就是指一定時期內商品流通過程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的規律,用公式表示如下:

  一定時期內流通     商品價格總額(待售商品總量×商品價格)
            = ─────────────────────
  中所需的貨幣量       同一單位貨幣的流通速度(次數)

  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是由金屬條塊的形式,發展為鑄幣,然后發展為紙幣的。紙幣是由國家發行并強制流通的價值符號或貨幣符號。它作為金屬貨幣的代表,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紙幣流通是以金屬貨幣的流通規律為基礎的,同時又有其特殊的規律。紙幣流通規律的內容是:紙幣的發行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為限。如果紙幣發行量限于流通中所需的金屬貨幣量,每張一定面額的紙幣就能代表相應數量的金屬貨幣;如果紙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的金屬貨幣量,每張紙幣所代表的金屬貨幣就會相應減少,造成紙幣貶值和物價上漲。由紙幣的發行量超過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而引起的紙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現象,就叫通貨膨脹。

  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使商品交換分解為買和賣兩個階段,打破了商品直接交換所受到的限制,在促進商品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導致了買和賣的脫節,加劇了商品經濟的矛盾,產生了經濟危機的可能性。但經濟危機的可能性只有在資本主義經濟條件下才變為現實性。

  ⑶貯藏手段

  貯藏手段是指貨幣退出流通領域,被當作獨立的價值形式和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來的職能。真正能夠充當貯藏手段職能的貨幣,必須是實在的足值的金屬貨幣,如金銀鑄幣、金銀條塊等。

  在金屬貨幣流通的條件下,貨幣作為貯藏手段會像蓄水池一樣,自發地調節貨幣流通量。當流通中的貨幣需要量減少時,一部分貨幣就退出流通而貯藏起來;當流通中的貨幣需要量增加時,貯藏中的一部分貨幣,又會重新進入流通。因此,在金屬貨幣流通中,不會產生流通中的貨幣量過多或過少的現象。

  ⑷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貨幣被用來支付商品賒買賒賣過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來支付債務、租金、利息、工資等職能。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是由商品的賒買賒賣引起的。

  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一方面暫時解決了由于缺乏現金而不能及時購買商品的矛盾,減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促進了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發展;另一方面,它也進一步擴大了商品經濟的矛盾。在賒買賒賣的情況下,許多商品生產者和商品經營者之間結成了債務關系的鏈條,如果其中一個商品生產者或經營者到期不能償還債務,支付鏈條就會斷裂,引起連鎖反應,整個信用制度就會遭到破壞,商品生產和經營就會發生困難,從而經濟危機的可能性就會增大。

  由于賒買賒賣方式的存在和貨幣執行支付手段的職能,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就會相應減少,因而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的公式也就進一步表現為:

           待售商品  賒銷商品  到期支付  相互抵銷的
             -     +     -
  一定時期內流通中   價格總額  價格總額  總  額  支付總額
         = ────────────────────────
  所需要的貨幣量        同一單位貨幣的流通速度(次數)

  ⑸世界貨幣

  世界貨幣是指黃金或白銀越出一國的范圍,在國與國之間充當貨幣,發揮一般等價物的職能。執行世界貨幣職能的貨幣,必須是貴金屬。但是,在當代國際經濟關系中,黃金作為世界貨幣已經減少,某些經濟發達和經濟實力雄厚的國家的貨幣如美元,在一定程度上執行了世界貨幣的職能。

  世界貨幣執行三方面的職能:一是充當一般購買手段,用來購買其他國家的商品;二是充當一般支付手段,用來清償國際貿易的差額,支付外債;三是作為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從一國轉移到另一國,例如用黃金或白銀支付戰爭賠款、向國外貸款、輸出資本等。

  【重點難點分析

  1、貨幣的起源

  考察貨幣的起源問題,必須考察價值形式的發展過程。可從三個方面理解。

  ⑴貨幣產生的原因。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商品內在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

  ⑵貨幣產生的過程。價值形式的發展所經歷的簡單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一般價值形式和貨幣形式四個階段,就是貨幣產生的過程。在闡述這一過程時,首先要講清楚商品內在的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矛盾表現為兩個商品之間的外部對立,即處于相對價值形式的商品與處于等價形式的商品之間的對立,其次要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講清楚價值形式發展的必要,即每一種價值形式的進步之處和不足之處,最后還要講清楚一般等價物與貨幣的區別,即在一般價值形式中,用作一般等價物的商品既不相同也不固定,而貨幣則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⑶貨幣產生的意義。貨幣的產生揭示了貨幣的本質,即貨幣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它體現著商品經濟條件下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貨幣的產生說明了“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因為金銀具有價值,其價值量是由生產金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金銀體積小而價值大,便于收藏和攜帶,不易磨損,便于長期保存,硬度小,質地均勻,便于分割。貨幣的產生反映了整個商品世界分成了商品與貨幣對立的兩極;商品內在的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矛盾、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的矛盾、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發展為商品與貨幣的外部對立。

  2、貨幣流通規律、紙幣流通規律與通貨膨脹

  在搞清楚三者各自不同的含義之后,還應從三者的聯系上去思考。貨幣流通規律是紙幣流通規律的基礎,通貨膨脹是違背紙幣流通規律所產生的一種經濟現象。

  ⑴貨幣流通規律。要了解貨幣流通規律的內容以及決定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數量的三個因素。要知道待售商品的總量與商品價格水平的乘積就是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速度就是同一單位貨幣在一定時期內的流轉次數,它們的商就是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數量。

  ⑵紙幣流通規律。要明白紙幣流通是以貨幣流通規律為基礎的,但同時又有其特殊的規律。了解紙幣的發行是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為限的。

  ⑶通貨膨脹。在掌握紙幣流通規律內容的基礎上,說明紙幣發行量一旦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就會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這種現象就叫通貨膨脹。
 【概念辨析】 貨幣與紙幣

  貨幣 紙幣

  相同之處 財富的象征和代表

  不同之處

  ① 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

  ②是價值形式發展的必然產物

  ③執行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世界貨幣五種職能 ① 貨幣的價值符號

  ② 有國家發行并強制使用的

  ③代表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職能

  【輔助閱讀

  某年內待售的商品價格總額是350億元,賒銷的商品價格總額是30億元,到期支付  的商品價格總額是50億元,相互抵消的支付總額是40億元。根據經驗測定,每元貨幣年平均流通次數是6次,當年該國發行紙幣是1000億元。問:①一年內該國商品流通中需要多少貨幣量?②這一年該國每元紙幣貶值多少?

  解答:①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產生后,一定時期內的貨幣流通量就要發生相應的

  變化。因此,用公式可以計算出一年內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

  待售商品 賒銷商品 到期支 相互抵消的

  一定時期內流通中 價格總額 - 價格總額 + 付總額 - 支付總額

  所需要的貨幣量 = ---------------------------------------------------

  同一單位貨幣的流通速度(次數)

  350-30+50-40

  = ---------------------- =55(億元)

  6

  ②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為限,因而先求出貨幣貶值后每元紙幣所代表的金屬貨幣量,然后再求出每元紙幣的貶值。

  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 55億元

  ------------------------- = ------------- = 0.55元

  當年該國發行的紙幣量 100億元

  每元紙幣的票面值 – 每元紙幣代表的價值 = 每元紙幣的貶值

  因此,1元 – 0.55元 = 0.45元 ,045元就是每元紙幣的貶值數量。
 

 

考研最新熱貼: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報考直通車
 
報名時間:2010年10月10日——10月31日網上報名,
11月10日——11月14日現場確認。
報名地點:報名地點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辦
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一般在高校設報名點。
考試時間:2010年1月10日、11日初試,3月試復試。
                       MOR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更多>>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在线观看你懂的亚洲 |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免费 |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一本到在线网站 | 日韩免费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