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試題及答案_沖刺試卷一(2)
來源:互聯網絡發布時間:2010-10-06
22、心神煩亂,失眠多夢,怔忡驚悸,胸中自覺懊惱,甚則欲吐,舌紅,脈細而數者,治宜選用( )。
A.朱砂安神丸
B.珍珠母丸
C.磁朱丸
D.天王補心丹
E.酸棗仁湯
23、氣陰不足,體倦氣短,口渴多汗,舌燥咽干,脈虛細者,治宜選用( )。
A.生脈散
B.清暑益氣湯
C.當歸補血湯
D.竹葉石膏湯
E.白虎加入參湯
24、首創"衛氣營血"辨證方法的醫家是( )。
A.王孟英
B.吳鞠通
C.葉桂
D.吳有性
E.余霖
25、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
A.膽為中正之官
B.膽為奇恒之腑
C.膽主謀慮
D.膽病易耳鳴
E.膽主決斷
26、血證病因病理不包括下列哪項( )。
A.飲食所傷
B.感受外邪
C.情志過極
D.勞倦過度
E.寒邪凝脈
27、胃脘脹痛連及兩脅,攻撐走竄,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喜太息,不思飲食,舌苔薄白,脈弦滑。方選( )。
A.良附丸
B.香蘇散
C.龍膽瀉肝湯
D.柴胡疏肝散
E.化肝煎
28、便秘不包括下列哪項( )。
A.大便干結
B.排便時間延長
C.大便不干排便困難
D.大便秘結不通
E.矢氣頻作
29、下列對虛勞論述不準確的是( )。
A.以臟腑虧虛,氣血陰陽不足為主要病機
B.多種慢性衰弱性疾病的總稱
C.病勢纏綿,病程較長
D.諸虛不足嚴重而兼見
E.具有一定的傳染性
30、患者,男,36歲,患者面瘦骨立,兩顴紅赤,時咳,痰如米粥并挾血塊和血絲,咳聲低怯,胸悶,心悸氣短,眩暈耳鳴,盜汗,肌膚燥熱,手足心發熱,口干不欲飲,腹脹納呆,腹瀉日4~5次,困倦乏力而臥床不起,舌質紅而少津,舌邊有齒痕,脈沉細數無力。應為( )。
A.肺癰
B.肺癆
C.肺痿
D.肺脹
E.咳嗽
31、以下治療月經病諸法,除哪一法外均為常用之法( )。
A.調理沖任法
B.養血調經法
C.補腎養肝法
D.疏肝健脾法
E.涼血止血法
32、我國第一個鑄造針灸銅人的醫家是( )。
A.皇甫謐
B.王執中
C.王唯一
D.竇漢卿
E.楊繼洲
33、任脈的別絡從鳩尾分出后,散布于( )。
A.頭部
B.胸脅
C.腰骶部
D.背部
E.以上均不是
34、矯正胎位的腧穴為( )。
A.大敦
B.足竅陰
C.至陰
D.隱白
E.三陰交
35、九針中有( )。
A.鈹針、火針、長針
B.鋒針、芒針、三棱針
C.梅花針、圓針、大針
D.水針、火針、大針
E.大針、提針、饞針
36、行痹為風勝引起,治療行痹時,取血海、膈俞為主穴其目的主要是( )。
A.調合營衛
B.清血分熱
C.活血養血
D.振奮陽氣
E.祛風解表
37、肝氣郁結(實證),脅痛的主要病機是( )。
A.氣郁化火、灼傷肝絡
B.肝失調達,絡脈受阻
C.寒凝血滯、脅絡受阻
D.耗血傷陰,絡脈失養
E.濕熱內蘊,絡脈不暢
38、鼻淵的治法為( )。
A.溫肺散寒,通利鼻竅
B.清熱宣肺,通利鼻竅
C.肅肺降氣,通利鼻竅
D.疏風解表,通利鼻竅
E.以上都不是
39、齒突位于( )。
A.寰椎
B.樞椎
C.隆椎
D.胸椎
E.骶骨
40、關于肱三頭肌正確的是( )。
A.由長頭、短頭和外側頭所構成
B.由長頭、內側和外側頭所構成
C.可使肩關節外展
D.可使肩關節內收
E.可使肩關節屈
41、關于背闊肌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背下部深層
B.起于骶骨內面
C.可使肱骨外展
D.可使肱骨旋內
E.可使肱骨旋外
42、關于腮腺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最大的消化腺
B.有頸內動脈穿過
C.位于下頜骨體內側
D.腮腺管開口于平對上頜第二磨牙的頰粘膜上
E.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