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課程  書店 學校  題庫 論壇  網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鄭州 | 天津
報名咨詢熱線:010-51268840、51268841
 考研網
考試動態 報考指南 考研知識: 資料下載|考研經驗|院校招生|專業碩士|考研輔導 考研教材 考研論壇 考研下載
 數學: 真題|模擬題|學習指導|講義輔導  英語: 真題|模擬題|學習指導|講義輔導  政治: 真題|模擬題|學習指導|講義輔導  專業課試題  網絡課程  在職研
地區信息

2011年考研《政治》基礎過關模擬試題及答案

作者:不詳   發布時間:2010-10-08 15:25:55  來源:網絡
  • 文章正文
  • 網校課程
  • 資料下載
  • 育路攻略
  • 論壇

2011年考研《政治》基礎過關模擬試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對于無產階級的重大意義之一是()

  A使無產階級成為資產階級的掘墓人

  B使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C使無產階級成為自為階級

  D使無產階級革命成為必然

  2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是()

  A資本主義最終必然走向滅亡

  B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切理論和奮斗都應致力于實現********

  C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切理論和奮斗都應致力于實現以勞動人民為主體的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無產階級是最先進、最革命的階級

  3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和實踐基礎是()

  A資本主義的剝削和壓迫

  B無產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

  C工人罷工和起義

  D工人運動得到了“農民的合唱”

  4恩格斯總結哲學發展的歷史,明確地提出: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基本問題是()

  A實踐與認識的關系問題

  B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問題

  C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D個人與世界的關系問題

  5馬克思曾經指出:以往的哲學都只是解釋世界,但問題在于改變世界。這一命題最恰當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哪一特性()

  A階級性

  B實踐性

  C革命性

  D科學性

  6馬克思在被恩格斯稱為“包含著新世界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中,闡明了實踐是感性的、對象性的物質活動,認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這里的“第一個文件”是()

  A《******宣言》

  B《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

  C《黑格爾的哲學批判》

  D《資本論》

  7馬克思指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質只有對社會的人來說才是存在的。”這表明()

  A人類社會是人的實踐活動的對象化,是人的對象世界

  B沒有人類就沒有自然界

  C自然界的人與社會的人的本質是不同的

  D人的本質時有時無

  8劃分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在于()

  A是否承認社會的內部矛盾推動社會發展

  B是否承認社會歷史發展是有規律的

  C是否承認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D是否承認社會歷史發展是有規律的

  9王夫之認為:“方動即靜,方靜旋動。靜即含動,動不舍靜。……待動之極而后靜,待靜之極而后動。”這一命題觀點屬于()

  A樸素辯證法

  B相對主義詭辯論

  C形而上學

  D先驗論

  10休謨說:“感覺是人與世界之間的屏障。”這一觀點屬于()

  A客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B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C不可知論的觀點

  D經驗論的觀點

  11物質世界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這里的“客觀實在”是指()

  A看得見,摸得到的實物

  B物質的具體形態和結構

  C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D不能被人們所認識

  12列寧說:“世界上除了運動的物質以外,什么都沒有”這句話的意思是()

  A世界上只有物質沒有意識

  B運動是世界的本原

  C物質與運動不可分割

  D世界上任何的東西都是物質

  13“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不怕辦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辦到。”這是()

  A充分發揮意識能動作用的表現

  B主觀唯心主義的表現

  C客觀唯心主義的表現

  D樸素唯物主義的表現

  14下列說法中,哪一種說法指明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A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變化發展的

  B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統一體

  C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D生產方式的物質性決定社會形態的性質

  15“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這屬于()

  A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B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C唯意志論觀點

  D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16“思維著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是指()

  A人類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思維著的精神

  B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

  C隨著實踐的發展和認識能力的提高,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的科學知識在不斷增加

  D意識是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正確反映

  17理解人與自然關系,人與自然統一的關鍵是()

  A科學的理論

  B正確的自然觀

  C正確的歷史觀

  D正確的實踐觀

  18有人認為,整個世界任何兩個事件之間都存在著內在的因果聯系,這種觀點否認了聯系的()

  A客觀性

  B多樣性

  C有條件性

  D普遍性

  19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兩種發展觀的斗爭焦點在于()

  A是否承認聯系的觀點

  B是否承認發展的觀點

  C是否承認內部矛盾的觀點

  D是否承認質變的觀點

  20《孫子兵法》曰:“投入亡地而后存,陷于死地而后生”。韓信據此背水一戰,大敗趙軍;馬謖據此屯官兵山下,痛失街亭。同是根據“兵法”卻造成兩種不同結果,這說明()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解決矛盾的關鍵

  C“兵法”本身有正確和錯誤之分

  D矛盾雙方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

  21毛澤東在《矛盾論》中指出:矛盾問題的精髓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系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

  D內因和外因的關系

  22杜甫詩曰: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這首詩蘊含的哲理是()

  A看問題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B承認矛盾客觀性,正確對待矛盾

  C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D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關鍵

  23老子說“治大國如烹小鮮”,也就是說要注意火候,這說明()

  A要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

  B要重視內因的作用

  C要堅持適度原則

  D要重視量的積累

  24“生命本身即具有死亡的種子。”這句話()

  A反映了矛盾的客觀性原理

  B認為事物自身即包含矛盾

  C認為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

  D認為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點

  25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

  A事物發展的道路和方向

  B事物發展的形式和狀態

  C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D事物發展的全部內容

  26唯物辯證法認為,度與關節點的關系是()

  A度就是事物質變的關節點

  B關節點是度中的任意一點

  C關節點就是度的兩端

  D關節點是度的最佳點

  27辯證的否定即“揚棄”,就是指()

  A對舊事物全盤拋棄

  B事物中好壞兩方面的結合

  C既克服事物中的消極因素又保留其積極因素

  D保留舊事物原有的一切東西

  28辯證的否定觀與形而上學的否定觀的對立在于是否承認()

  A肯定和否定是相互區別的

  B肯定和否定是相互排斥的

  C否定是對舊事物的克服

  D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29一位哲人說過:“單憑觀察所得到的經驗,是決不能充分證明必然性的,這是如此正確,以致不能從太陽總是在早晨升起來推斷它明天會再升起。”這表明()

  A所謂事物的因果聯系,不過是人們在觀察中所形成的習慣性聯想

  B感性認識必須上升到理性認識

  C人們只能認識事物的現象,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

  D歸納法只能得出或然性結論,這種結論在認識中沒有任何價值

  30“歷史是邏輯的基礎,邏輯是歷史的修正。”這一觀點()

  A準確地表述了歷史與邏輯的辯證關系

  B內含邏輯是另一檢驗真理標準的觀點

  C否認了歷史發展的客觀性

  D割裂了歷史與邏輯的內在關聯

 31恩格斯提到過:“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這一觀點說明()

  A實踐產生了認識的需要

  B實踐為認識提供了可能性

  C實踐使認識具有科學性

  D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32恩格斯說,把鞋刷子綜合到哺乳動物中,鞋刷子不會因此生出乳腺。這一觀點表明()

  A綜合不能離開分析,二者既對立又統一

  B綜合是一個純粹的思維過程

  C綜合這一思維過程仍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并非隨心所欲

  D綜合涉及的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不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

  33虎求百獸而視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后,觀百獸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⒉恢F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⒅苑高@種錯誤,在于割裂了()

  A必然與偶然之間的關系

  B內容與形式之間的關系

  C本質與現象之間的關系

  D可能與現實之間的關系

  34在現實中缺乏充分根據,因而在當前條件下尚不能實現的可能性稱之為()

  A不可能性

  B現實的可能性

  C抽象的可能性

  D微小的可能性

  35認識過程的第二次能動的飛躍是()

  A從認識到實踐

  B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

  C從實踐到認識

  D從經驗到理論

  36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是()

  A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B經驗論和唯理論

  C能動革命的反映論和直觀被動的反映論

  D唯物主義反映論和唯心主義先驗論

  37認識的主體性原則是指()

  A主觀性原則

  B主體決定客體的原則

  C主體的能動性原則

  D客體依賴主體的原則

  38造成認識過程反復性和無限性的原因是()

  A人們的認識欲望是無止境的

  B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度的

  C事物的本質是深刻的

  D主客觀條件限制和物質世界的無限性

  39“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題,其含義()

  A強調真理的客觀性

  B否認真理的主觀性

  C強調真理具有客觀標準

  D否認真理具有客觀標準

  40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既確定又不確定。其不確定是指()

  A有些認識是無法通過實踐加以檢驗的

  B不同的人、不同的階級,各有不同的實踐標準

  C實踐具有檢驗一切認識的能力,今天一時不能檢驗的,將來也可以檢驗

  D作為檢驗真理標準的社會實踐總是要受到歷史條件的制約

  41主體認識、改造客體的過程,從根本上說是()

  A主體認識客體、客體得到改造的過程

  B主體擺脫客體的制約,實現自身價值

  C主體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獲得一定的價值

  D主體為了滿足客體的需要,實現客體的價值

  42真理的客觀性與價值性的關系是()

  A堅持真理的客觀性必然否認真理的價值性

  B堅持真理的價值性必然否認真理的客觀性

  C真理的客觀性與真理的價值性是等同的

  D真理的價值性要以客觀性為基礎

  43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是()

  A人和自然的矛盾

  B人和社會的矛盾

  C自然界和社會的矛盾

  D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

  44恩格斯指出:“在歷史上出現的一切社會關系和國家關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論觀點,只有理解了每一個與之相應的時代的物質生活條件,并且從這些物質條件中被引申出來的時候,才能理解。”這里的“物質生活條件”主要指()

  A地理條件

  B人口條件

  C資源條件

  D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方式

  45人民群眾之所以是歷史的創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A人民群眾占人口大多數

  B人民群眾是生產力的體現者

  C人民群眾具有先進思想

  D人民群眾通曉歷史發展的規律

  46我國并沒有經歷資本主義社會的充分發展,而是由封建社會過渡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終進入社會主義社會,這說明()

  A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的規律在某些歷史條件下不起作用

  B社會發展道路具有多樣性而沒有統一性

  C社會發展規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改變

  D共性寓于個性之中

 二、多項選擇題: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47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是()

  A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

  B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題和發展真理

  C堅持最徹底的革命精神

  D堅持********的最崇高社會理想

  48下面關于物質和運動的關系表達錯誤的有()

  A脫離物質的運動和脫離運動的物質是不可想象的

  B運動就是物質

  C物質就等同于運動

  D物質和運動是有區別的

  49下列關于物質的運動和靜止,正確的說法有()

  A物質總是處于絕對運動之中,不存在靜止

  B夸大靜止將導致形而上學的錯誤

  C世界上不存在脫離物質的運動

  D離開物質談運動將會導致唯心主義

  50“氨”的希臘文含義是“太陽上的”,因為最早人們是通過光譜分析的方法在太陽上發現它的,可是不久之后,人們在地球上也發現了“氨”。這表明()

  A世界具有統一性

  B世界統一于宇宙所共有的各種元素

  C無論地球還是太陽,都是物質世界的組成部分

  D宇宙的存在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

  51諸葛亮四出祁山時,困住了魏都督司馬懿,形式對蜀軍極為有利,但后主劉禪聽信讒言,詔令諸葛亮班師。諸葛亮感嘆道:“主上年幼,必有佞臣在側!吾正欲建功,何故取回?我如不回,是欺主矣;若奉命而退,日后再難得此機會也。”這表明()

  A時間具有一維性

  B時間并非抽象的時間,有著特定的物質內容

  C事物存在的時間與事物存在的空間是不可分的

  D時機轉瞬即逝,不受具體運動著的物質的束縛

  52“克隆”、“轉基因”等生命科學的重大突破表明()

  A意識可以創造物質

  B為“世界統一于物質”提供了自然科學依據

  C意識的能動作性可以突破物質世界的規定

  D有力地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觀點

  53哲學上把未經人類改造的自然稱為“第一自然”,把經過人類改造的自然稱為“第二自然”。關于二者的正確的哲學判斷是()

  A第一自然是物質的,第二自然部分是物質,部分是意識

  B第一自然是脫離人的物質世界,第二自然是人的意識的產物

  C第一自然與第二自然都是物質自然,第二自然是人類實踐創造的物質新形態

  D第一自然與第二自然都是物質自然界,都是人類認識與改造的對象

  54恩格斯曾經說過:“物質相對靜止的可能性,暫時的平衡狀態的可能性,是物質分化的根本條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條件。”這一命題表明()

  A靜止是運動的特殊存在狀態

  B靜止和運動一樣都是物質的存在狀態

  C量變是質變的前提

  D運動和靜止的密切關系

  55客觀規律和主觀能動性的關系是()

  A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認識客觀規律

  B客觀規律不能違背,所以限制了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C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遵循客觀規律

  D越是尊重客觀規律,就越能發揮主觀能動性

  56下列哪些說法能夠引導人們正確地發揮主觀能動性()

  A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對客觀世界的改造

  B對癥下藥、量體裁衣

  C意識支配世界

  D人的任何意識都可以使人們獲得成功

  57實踐在人類生活中具有基本和根本的地位,實踐構成了人的存在方式,這是因為()

  A實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B實踐是人類特有的活動

  C實踐使人從動物界中提升出來

  D實踐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

  58下列哪些屬于主觀唯心主義的命題()

  A萬物皆備于我

  B人的理性為自然立法

  C理在事先

  D萬事萬物是對精神異化的產物

  59在聯系觀點的問題上,下列判斷哪些是正確的()

  A否認聯系的觀點是一切唯心主義的共同點

  B沒有普遍聯系就沒有世界的變化發展

  C事物的普遍聯系使事物喪失了任何獨立性

  D任何具體事物的具體聯系都具有暫時性

  60事物的發展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

  A從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時間上的持續性和空間上的廣延性的交替

  B在內容上看,是事物在運動形式、形態、結構、功能和關系上的更新

  C存在于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領域的一切現象中

  D包含有種種的偶然性和倒退,但前進的發展終究會實現

  61社會主義在發展過程中出現挫折和反復,這一事實表明()

  A事物發展的道路是螺旋式的

  B新生事物的成長不是一帆風順的

  C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基本依據發生了改變

  D歷史有時會向后做出較大的跳躍

  62下列工作方法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原理的是()

  A抓典型

  B一般號召與個別指導相結合

  C一切經過實驗

  D欲擒故縱

  63矛盾的斗爭性和同一性的特點有()

  A矛盾的斗爭性和同一性都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B斗爭性具有絕對性或無條件性

  C斗爭性的無條件性是指它的存在和發展不需要任何條件

  D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基本屬性

  64整個世界的存在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下列選項屬于普遍性和特殊性關系的有()

  A一般和個別的關系

  B內容和形式的關系

  C物質與物質具體形態的關系

  D哲學的物質范疇和自然科學的物質結構理論的關系

  65質變的復雜性主要表現在()

  A質變過程中包含著量的擴張

  B總的量變過程包含著階段性的部分質變

  C質變形式的多樣性

  D總的量變過程中包含著局部性部分質變

 66度是指事物保持其質的量的限度,下列現象屬于突破事物存在的度的有()

  A積勞成疾

  B樂極生悲

  C苦盡甘來

  D水滴石穿

  67恩格斯認為,單就某些自然現象的有規則的依次更替,就可以產生因果觀念。例如,隨太陽而來的熱和光,但是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證明。在這一點上,休謨的懷疑論說的對,“在此之后”不能論證“由此而來”。但是,人類的活動卻可以對因果性作出驗證。如果我們用凸透鏡把太陽光集中在焦點上,取得像普通的火所長生的一樣的效果,那么我們用這一點就證明了熱來自于太陽。由此而論()

  A因果聯系具有前后相繼性,但并非所有具有前后相繼性的現象都屬于因果聯系

  B人們關于因果聯系的觀念來自于經驗,但經驗不能證明因果聯

  C因果聯系的本質特點是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這一點只能通過實踐予以證明

  D因果聯系只是人們習慣性的聯想

  68馬克思指出:“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話,那么世界歷史就會帶有非常神秘的性質……發展的加速或延緩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取決于這些偶然性的。”這種觀點表明()

  A否認偶然性的存在,將會導致神秘主義的宿命論

  B偶然性是客觀存在的

  C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過偶然性表現出來

  D世界歷史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統一

  69萬有引力規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的關系是()

  A現象和本質的關系

  B客觀辯證法和主觀辯證法的關系

  C必然和偶然的關系

  D物質和意識的關系

  70黑格爾說:“如果一個化學家取一塊肉放在他的蒸餾器上,加以多方面的割裂分解,于是告訴人們說這塊肉是由氧氣氮氣氫氣等元素所構成的?梢娺@些抽象的元素已經不再是肉了。”這段話蘊含的哲理是()

  A整體由部分構成

  B整體具有各個組成部分所不具有的性質

  C離開了整體的部分不再具有在整體中的性質和作用

  D各個部分必須按一定方式結合起來才能形成具有新的性質和作用的整體

  71馬克思說:“如果事物的表現形式和事物的本質會合二為一,一切科學就成為多余的了。”這個論斷表明()

  A現象和本質是有區別的

  B現象是由本質決定的

  C科學的任務在于通過現象發現本質

  D現象和本質沒有統一性,不表現本質

  72“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到它”,這一觀點說明()

  A感性認識對于認識事物的本質沒有任何幫助

  B感性認識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為理性認識

  C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

  D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相互依存和相互滲透的

  73毛澤東指出:物質可以變精神,精神可以變物質。對這一命題的正確理解有()

  A認識過程的第一階段就是由物質到精神的階段

  B認識過程的第二個階段就是由精神到物質的階段

  C物質和精神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D物質和精神的區別是相對的

  74實踐的主體、客體及其相互關系是()

  A實踐的主體是指從事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的人

  B實踐的客體是指無限的宇宙

  C實踐的主體首先認識世界,取得經驗,然后在經驗的指導下改造世界

  D實踐的主體改造客體要借助于一定的中介,即各種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運用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75實踐之所以成為認識發展的動力,是因為()

  A認識的課題總是由實踐提出來的

  B實踐給人們不斷地提供日益完善的認識手段

  C實踐推動者人類思維的提高

  D實踐給回答新問題提供了經驗材料

 76馬克思說:“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的力量只能用物質的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群眾掌握,也會變成物質力量。”這段話體現的哲學思想是()

  A理論就是巨大的物質力量

  B理論對實踐有指導作用

  C理論不能代替實踐

  D理論可以決定一切

  77“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作為認識發展的總過程,說明()

  A是實踐到認識和認識到實踐的多次飛躍的綜合

  B只有通過這一總過程才能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C只有通過這一總過程才能獲得絕對真理

  D表現了認識過程的反復性和無限性

  78對于認識過程的反復性和無限性的正確說法是()

  A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B人們總是受到自己認識能力和實踐活動范圍的限制

  C人的認識受到科學技術條件、客觀過程的發展和表現程度的限制

  D人的認識的任務就在于發現“永恒真理”

  79關于非理性因素在認識中的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非理性因素能激活、驅動和控制人的認識活動

  B所有非理性因素都能調動主體去努力實現認識的目標

  C有些非理性因素對認識起著消極作用

  D應該以正確的理性認識去指導和調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80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認識能力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統一,對這一命題的正確理解有()

  A從無限發展的世界來講,人們最終能達到對世界的全面而正確的認識,因為認識能力有至上性

  B在每個具體時代,人們的認識能力總是相對的,具有非至上性

  C人們只能認識事物的外部聯系,而不能把握事物的真正本質,因而具有非至上性

  D人的認識能力是不斷從非至上性向至上性的發展過程

  81辯證思維方法與現代科學方法的關系及作用是()

  A辯證思維方法的基本精神滲透在現代科學研究方法之中,可為科學創新提供正確的方法論的支持

  B現代科學方法日益豐富和深化了辯證思維方法

  C自覺地運用辯證思維方法,有助于更加有效地展開科學研究

  D辯證思維方法是高層次的,現代科學方法是低層次的,因而辯證思維方法可以取代科學方法

  82在檢驗真理的過程中,邏輯證明之所以不能代替實踐標準,是因為()

  A邏輯證明所依據的前提的正確性,必須依靠實踐來檢驗

  B邏輯證明所遵循的規則,是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

  C邏輯證明得出的結論最終還要由實踐來檢驗

  D邏輯證明是純粹主觀的東西

  83價值評價的特點包括()

  A評價是以主客體的價值關系為認識對象的

  B評價結果與評價主體有直接聯系,是依主體的特點而轉移的

  C評價結果的正確與否依賴于相關的知識性認識

  D評價結果與評價主體并無直接聯系

  84真理和價值在實踐中的辯證統一關系,主要體現在()

  A成功的實踐必然是以真理和價值的辯證統一為前提

  B價值的形成和實現以堅持真理為前提

  C真理和價值在實踐和認識活動中是相互制約、相互引導、相互促進的

  D真理必然是有價值的

  85唯物辯證法認為,由于矛盾的性質不同,解決矛盾的形式也不盡相同。矛盾解決的基本形式有()

  A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

  B矛盾雙方“同歸于盡”,為新的矛盾雙方所代替

  C矛盾雙方的調和,達到絕對統一

  D矛盾雙方通過斗爭達到對立面的融合

 86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和人的自覺活動的關系是()

  A人的自覺活動是在由社會客觀規律所規定的“可能性空間”中進行

  B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不能為人們所駕馭

  C人的自覺活動受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制約

  D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通過人的自覺活動得到實現

  87社會革命和社會改革的區別在于()

  A前者是用新的社會制度代替舊的社會制度,后者是同一社會制度的自我調整

  B前者是某一社會制度的根本質變,后者是同一社會制度的部分質變

  C前者的發動者是被統治階級,后者的發動者是統治階級

  D前者一般都是暴力的形式,后者一般是非暴力的形式

  88“如果資本主義的滅亡是由科學保證了的,為什么還要費那么大力氣去為它安排葬禮呢?”這種觀點的錯誤在于()

  A抹殺社會規律實現的特點

  B否認革命在社會變質中的作用

  C否認歷史觀上的決定論原則

  D否認歷史主體的能動作用

  89馬克思指出,科學“是歷史的有力的杠桿”,“是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這意味著()

  A科學技術是社會進步的革命因素

  B社會歷史是由科學技術所決定的

  C科學技術革命是社會動力體系中的一種重要的動力

  D科學技術具有多方位的社會功能

 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C2C3B4C5B

  6B7A8C9A10C

  11C12C13B14C  15D

  16C17D18A19C  20B

  21C22D23C24B25C

  26C27C28D29B30A

  31A32C33C34C35A

  36D37C38D39D40D

  41C42D43D44D45B46D

  二、多項選擇題

  47AB48BC49BCD50ACD

  51ABC52BD53CD54ABCD55ACD

  56AB57ABC58AB59BD60ABCD

  61ABD62ABC63BD64ACD65ABCD

  66ABCD67ABC68ABCD69BD70ABCD

  71AC72BCD73ABCD74AD75ABCD

  76BC77AD78ABC79ACD80ABD

  81ABC82ABC83ABC84ABCD85ABD

  86ACD87ABCD88ABD89ACD

考研最新熱貼: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報考直通車
 
報名時間:2010年10月10日——10月31日網上報名,
11月10日——11月14日現場確認。
報名地點:報名地點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辦
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一般在高校設報名點。
考試時間:2010年1月10日、11日初試,3月試復試。
                       MOR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更多>>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色婷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网 | 日本有码视频中文字幕 | 一本大道AV伊人久久综合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老师 午夜视频网址在线 | 日韩中文无线码在线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