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把意識同物質等同的庸俗唯物主義觀點 C.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感覺論觀點 D.揭示意識起源的辯證唯物主義的正確觀點 二、選擇題Ⅱ 12下列屬于物質范疇的有( ) A.自然界盲目自發的的運動 B.動物的本能活動 C.人的感性活動 D.人的實踐活動 13中國古代哲學家方以智指出:"氣凝為形,蘊發為光,竅激為聲,皆氣也"。這句話在哲學上表達了( ) A.萬物都是物質的不同表現形式的思想 B.樸素辯證法的思想 C.物質和運動不可分的思想 D.物質運動形式多樣性的思想 14社會的物質性表現為( ) A.社會形態的發展是自然歷史過程 B.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 C.社會基本矛盾決定著社會歷史的一般過程 D.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精神生活的過程 15《傳習錄》記載:"先生(指明代哲學家王陽明)游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于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陽明這一觀點的錯誤是( ) A.把人對花的感覺與花的存在等同起來 B.把人對花的感覺夸大成脫離花的獨立實體 C.認為人對花的感覺與花的存在具有同一性 D.肯定人對花的感覺的能動性 16馬克思主義哲學物質觀的意義是( ) A.指出物質的惟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批判了唯心論和二元論 B.堅持了物質世界的可知性,體現了本體論和認識論的統一 C.堅持了世界的多樣性物質統一,克服了舊唯物主義物質觀的缺陷,體現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 D.堅持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物質統一性,體現了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 17物質和運動不可分,物質是運動的( ) A.形式 B.主體 C.承擔者 D.基礎 18承認相對靜止的意義在于( ) A.它是理解運動的前提 B.通過靜止可以衡量運動 C.它是事物多樣性的條件 D.它是事物相互區別的基礎 19物質和運動不可分,運動是物質的( ) A.根本屬性 B.存在方式 C.內在結構 D.外在形式 20我國古代哲學家王夫之認為:"動靜乃陰陽之動靜也。""皆本物理之固然。""靜者靜動,非不動也。""靜即含動,動不舍靜。""動、靜,皆動也。"這在哲學上表達了( ) A.運動和靜止都是物質的固有屬性 B.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是緩慢不顯著的運動 C.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 D.靜止和運動是相互包含的 21"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這一命題揭示了( ) A.人腦是意識的源泉 B.意識是人腦產生的特殊物質 C.意識是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1考研政治備考練習題及答案解析(4)[1] |
|
閱讀下一篇:2011考研政治備考練習題及答案解析(4)[3] |
|
|
報考直通車 |
·2011年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 |
·【訪談實錄】2011考研政治真題點評 |
·2011年考研政治科目試題及答案解析匯總 |
·考研教育網:2011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解析 |
·文都徐之明版2011年考研政治試題參考答案 |
·文都版2011年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 |
·2011年考研政治押題預測:法律基礎部分知識框 |
·2011年考研政治馬克思主義原理概論押題預測 |
·2011年考研政治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押題預測 |
·2011年考研政治毛澤東思想概論押題預測 |
·2011年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押題預 |
·2011年考研政治分析題試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