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精神與物質不具有同一性B.精神對物質具有相對獨立性 C.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D.觀念的東西不能代替物質的東西 三、分析題 14意識體現了主觀和客觀的統一。 15"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并且創造客觀世界。" 16論述機器"思維"與人類思維的關系。 17分析說明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的關系及其方法論意義。 18庸俗唯物主義認為"意識也是物質",而列寧也說過,意識和物質的對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圍內才有絕對的意義,超出承認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這個認識論的基本問題的范圍,其對立便是相對的。二者有什么區別? 答案與解析 一、選擇題Ⅰ 1.【答案】C 【考點】本題考查產生意識的決定性因素。 【解析】人們是在社會勞動中產生意識、語言,并認識世界的,A、D兩項排除;B項說不通。 【拓展】要注意本題C選項中的社會性勞動活動是一個大概念,相當于社會生產實踐活動。 2.【答案】D 【考點】本題考查世界的統一性原理。 【解析】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統一于多樣性的物質,A、B兩項沒有說明統一于何者;C項明顯錯誤。 3.【答案】C 【考點】本題考查語言的本質。 【解析】語言就是意識的物質外化,是意識的載體,屬于物質范疇,是意識的物質形式而非客觀內容,也不能說它是人的主觀意識。 4.【答案】B 【考點】本題考查意識的能動性。 【拓展】題干中的"心"指的是人的意識,"使"表示能動。抓住這個關鍵字就可以了。 5.【答案】D 【考點】本題考查庸俗唯物主義對意識本質的認識。 【解析】混淆物質和意識的嚴格界限,取消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是庸俗唯物主義的觀點。 【拓展】對于各哲學學派的一些主要觀點,考生務必要注意。 6.【答案】D 【考點】本題考查人工智能對于意識論的意義。 【解析】社會實踐、意識活動是最高級的物質運動形式,但是它也可以轉化成其他物質運動形式,如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只是人們意識活動的低級物質化而已,并沒有否定意識本身的能動性,相反,它是人們試圖將意識活動的規律外在地呈現出來,是人們在意識活動中主體性的反映。 【拓展】只要抓住人工智能的本質就可以順利解答該題了。 7.【答案】A 【考點】本題考查實踐活動在改變人與世界過程中的作用。 【解析】實踐活動是人與世界雙向互動的基礎,而其他選項都是實踐活動中的附屬項,對于實踐活動的理解,一定要記住從辯證的角度把握,它使相互對立的主客體、人與自然同時得到了改變,又實現了統一。 二、選擇題Ⅱ 8.【答案】ABD 【考點】本題考查意識與物質對立的絕對性和相對性。 【解析】A項:從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而言,物質的第一性的,意識根源于物質,意識與物質的對立的絕對的;B、D項:從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方面說,意識本身也是物質的反映,意識可以轉化為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1考研政治備考練習題及答案解析(6)[1] |
|
閱讀下一篇:2011考研政治備考練習題及答案解析(6)[3] |
|
|
報考直通車 |
·2011年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 |
·【訪談實錄】2011考研政治真題點評 |
·2011年考研政治科目試題及答案解析匯總 |
·考研教育網:2011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解析 |
·文都徐之明版2011年考研政治試題參考答案 |
·文都版2011年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 |
·2011年考研政治押題預測:法律基礎部分知識框 |
·2011年考研政治馬克思主義原理概論押題預測 |
·2011年考研政治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押題預測 |
·2011年考研政治毛澤東思想概論押題預測 |
·2011年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押題預 |
·2011年考研政治分析題試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