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復旦的MBA學費和去年比一下子漲了50%。太恐怖了。我打算放棄了。”今年年初報名MBA培訓班的外企白領朱小姐(化名)告訴記者。昨天,記者以報名者的身份咨詢了多家MBA培訓班,發(fā)現滬上一線名校的MBA價格均有所上漲。對于這番漲價風波,在讀培訓班的學生們的態(tài)度出現了兩極分化:有的覺得通過學費杠桿可以屏蔽掉一批讀不起MBA的同窗,還有一些則轉向了一些漲幅不厲害的學校。 朱女士 薪水增速難抵學費漲速 今年27歲的朱小姐大學畢業(yè)后工作已有3年,在滬上一家知名外企工作,由于一直不滿意現在的薪水,加上學歷只有本科,她希望通過攻讀MBA,作為跳槽的資本。于是今年年初,她繳納了近6000元,報名參加了一個MBA培訓班,打算攻讀母校復旦的在職MBA。不過,當得知明年復旦的學費竟突然從12萬漲到了18.8萬后,朱小姐覺得不能接受。“為了報考MBA,我已經準備好了學費,本來讀2年的課程綽綽有余,按照現在18.8萬的標準,現在第一年的學費就要13萬,第二年還要6萬左右。到明年為止,撇開日常開銷不算,我4年加起來所有的薪水總額只有16萬,還缺了一兩萬。這讓我感覺心里很不舒服。” 朱小姐表示,直到今年9月份在開宣講會的時候有關部門還聲稱不會漲學費,沒想到10月15日開始網報時,突然說學費要漲了。復旦公布學費沒幾天,交大也宣布漲價。 “不是報考MBA的都是公司高層嗎?他們應該不會在乎學費吧。”記者試探地問。朱小姐解釋說,在她所在的培訓班里,很多都是27歲~30歲左右的白領,真的高管可能會選擇EMBA。大家的目的很簡單,希望MBA能為自己的職業(yè)生涯加分。“前兩年,我的月薪并不高。直到現在,也只有每月七千元,對我來說,漲價的6.8萬元可不是小數目。” 朱小姐告訴記者,原本她想考慮貸款的,但后來發(fā)現這幾年的貸款利率也不低。現在她正在考慮要不要繼續(xù)報考復旦的MBA。“要么就放棄,要么就干脆辭職報考全日制MBA,因為后者的學費沒有漲價。”但說歸說,真的要做出決定,朱小姐有點兩難。 記者調查 許多名校在職MBA學費看漲 近日,隨著國內各高校MBA招生簡章的公布,記者發(fā)現,2011年名校MBA學費“漲”聲一片,漲幅最高的超過40%。其中,最為熱門的在職MBA項目,清華、北大分別提價6萬元和4萬元。其中,清華經管學院在職MBA項目學費飆升到18.8萬元人民幣,漲幅超過40%。而北大MBA的在職班報價16.8萬元。 記者昨天以報名者的身份撥通了復旦MBA的咨詢電話,一位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向記者確認了復旦在職MBA學費的報價。這位工作人員表示,其中,普通的在職MBA項目的學費為18.8萬元。 “聽說你們2010年的在職MBA的學費只有12萬啊?怎么會漲那么多?”記者問道。 “你是做什么的?”這位工作人員不由得警惕起來。當記者重申自己是打算報考的學生時,對方解釋說,“不光是我們一個學校漲呀,清華、北大、交大等都漲了。”當問起漲價原因時,對方表示,“我們會在課程上進行調整,會適當增加一些有分量的選修課。” 記者了解到,并非所有的高校都大漲。比如同濟明年所有MBA項目學費都保持不變。普通班的學費維持在8.5萬元、國際班學費為9.3萬元。財大明年MBA學費也只小漲了一萬多。 培訓班 學費說不定還會漲,想讀要趁早 就名校MBA的學費漲價問題,記者昨天采訪了本市的多家MBA培訓班。眾凱培訓的一位培訓老師直言不諱地預測說,“看來明年的學費還要漲。”不過,他表示,由于有一部分白領讀MBA的錢都是公司報銷的,所以影響不是很大。還有的讀MBA則和職位升遷,還有跳槽等息息相關,即使?jié)q價,也非讀不可。 記者隨后又聯系到了復旦求是培訓機構一名老師,他透露,原先復旦MBA是全國學費價格最高的,但今年清華和北大突然猛漲,復旦也跟著將學費漲了。“現在的MBA學費和房價一樣了,越來越高,所謂早考早收益,MBA帶來的是一生的收益,花這點錢還是值得的。所以你如果想考的話,還是趕快吧。” 不過,該老師分析說,隨著學費上漲,這些高校的估計獎學金也會跟著漲,雖然現在新的獎學金方案還沒公布,但估計以后的獎學金覆蓋面會擴大。還有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考慮拿全獎。 部分白領打算轉戰(zhàn)不漲價學校 記者在各大BBS上看到,有考生發(fā)出了“清華MBA學費漲到18.8萬,你還報考嗎?”的討論帖。有考生感嘆費用越來越高,MBA不是“窮人”能念的。也有考生表示會繼續(xù)報考,覺得MBA能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升職空間。“畢竟這次漲價過后,學校之間的MBA學費最多的要差10多萬,這是一筆不小的費用,我們這次培訓班里有400~500位學員,估計有20%會轉向那些學費不變或漲幅較小的學校。”眾凱培訓的一位培訓老師表示。而復旦求是培訓機構的一名老師告訴記者,除了那些可以單位報銷學費的考生外,其實有些“家底”的考生對于學費漲價,并不是太敏感,“因為,他們希望收入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和自己成為同窗。還有的學生工齡在8年以上的,已經有相當的積蓄,所以對這點學費不是很在乎。” -編后 畢業(yè)后4年辛苦的存款,如無父母資助,可能付不起學費。這讓許多白領唏噓不已。誠然,他們通過幾年的辛苦工作,口袋里有了些積蓄,但面對動輒五六萬元的學費漲幅,仍是感到有一些不安。 我們欣喜,近兩年來,許多MBA的課程質量正在進一步提高。但同時學校能否多考慮普通收入且要求上進的考生,讓他們也能得到求知的機會?筆者認為,MBA不能成為“天價”專業(yè)的代名詞。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中央財經大學MBA案例研討會征文啟事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fā)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