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備考2011年環評師考試,育路教育網環評師頻道特整理2011年環評師技術方法大綱知識點,以供大家全面復習! 1、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的概念: 在一定區域內,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區域發展規劃為依據,從整體出發,綜合考慮區域內擬開展的各種社會經濟活動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并據此制定和選擇維護區域良性循環,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佳行動規劃或方案,同時也為區域開發規劃和管理提供決策依據的過程。 2、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的特點: 戰略性 復雜性 整體性 不確定性 超前性 3、區域環境影響評價主要類型: 流域開發環境影響評價 開發區建設環境影響評價 城市建設與開發環境影響評價 4、環境承載力 概念:環境承載力是在某一時期、某種狀態或條件下,某地區的環境所能承受的人類活動作用的閾值。 (2)研究對象 區域環境承載力的研究對象就是區域社會經濟-區域環境結構系統。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區域環境系統的微觀結構、特征和功能,一是區域社會經濟活動的方向、規模。4.主要自然資源影響 環境容量概念: 環境容量是指在人類和自然環境不致受害的情況下,某一環境單元所能容納的污染物的最大負荷。或者說在某一區域內容納污染物質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這個限度稱為環境容量。 水環境容量的計算方法: 1、對于擬接納開發區污水的水體,如常年徑流的河流、湖泊、近海水域應估算其環境容量; 2、污染因子應包括國家和地方規定的重點污染物、開發區可能產生的特征污染物和受納水體敏感的污染物。 3、根據水環境功能區劃明確受納水體不同斷面的水質標準要求;通過現有資料或現場監測弄清受納水體的環境質量狀況;分析受納水體水質達標程度。 4、在對受納水體動力特性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利用水質模型建立污染物排放和受納水體水質之間的輸入響應關系。 5、確定合理的混合區,根據受納水體水質達標程度 ,考慮相關區域排污的疊加影響,應用輸入相應關系,以受納水體水質按功能達標為前提,估算相關污染物的環境容量(即最大允許排放量或排放強度)。 大氣環境容量的計算方法: 工作步驟 (1)準備工作 按通常調查城市空氣質量的方法準備下述資料。 a 確定所控制的污染物,環境標準(或環境目標值)以及基準年。 b 將城市控制區網格化。 c 按排放高度、排放源的密集程度等項將基準年內的污染源劃分為點、面等類源,并按網格添入。 d 調查基準年的氣象條件,給出污染嚴重季節的風向風速穩定度聯合頻率或典型日的相應資料,確定湍流擴散參數,本項內容視當地地形復雜程度和所選用的擴散模式而定。 e 選擇擴散模式。 f 給出有關控制點的監測資料。 g 調查當地污染防治的可行措施以及有關的規劃、政策、制度等。 (2)模式校驗和預測 根據所選用模式和輸入資料,計算各控制點的濃度,利用監測數據,對模式進行校驗和調整,最后預測控制區濃度分布并對超標情況進行分析。 (3)初步削減 主要是按排放標準對點源、以及可以執行排放標準的其它類源(例如廠礦、企事業單位的無組織排放源)進行初步削減。然后,按削減后的排放量進行下一步的有關計算。 (4)模式計算 這一步視所采用的具體削減方法而定。例如:平權削減法主要需預測各個污染源在各控制點的污染貢獻分擔率;反演法可以越過上述第(3)步,直接利用模式給出各個污染源的允許排放量和超標量;逐級削減法則需計算環境容量。 (5)削減 按所采用的削減方法對超標污染源進行削減 (6)給出最佳方案 (7)制定常規監控制度 大氣環境容量通常采用以下方法進行計算: a-p值法:各功能區內污染物排放總量限值模式: 其中:qbki 為第 i 功能區內低架源某種污染物年允許排放總量限值,(104t); a為低架源分擔率,見gb3840-91; qaki 為第 i 功能區內某種污染物年允許排放總量限值,(104t); 反演法: 模擬法 線形規劃法 總量控制基本概念: 所謂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是指在某一區域環境范圍內,為了達到預定的環境目標,通過一定的方式,計算或核定區域內主要污染物的環境最大允許負荷(近似于環境容量),并以此對區域內污染物排放總量進行合理規劃和分配,最終確定區域內各污染源允許的污染物排放量。 固體廢物環境影響評價 預備知識: 1、固體廢物的概念: 定義——是指人類在生產建設、日常生活和其它活動(社會生產、流通和消費活動)中產生的,在一定時間和地點無法利用(相對占有者不具原有使用價值)而被丟棄的污染環境的固態、半固態(泥狀)物質。 了解固體廢物的類型 按組成分:有機廢物和無機廢物; 按形態分:固態廢物(粉狀、粒狀、塊狀)和半固態廢物(污泥); 按污染特性分:危險廢物和一般廢物 按來源分為城市固廢、工業固廢、農業固廢和危險廢物。 1、城市固體廢物 城市固體廢物是指居民生活、商業活動、市政建設與維護、機關辦公等過程產生的固體廢物,一般分為: (1) 生活垃圾 (2) 城建渣土 (3) 商業固體廢物 (4) 糞便 2、工業固體廢物 工業固體廢物是指在工業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 冶金工業固體廢物 (2) 能源工業固體廢物:主要包括燃煤電廠產生的粉煤灰、爐渣、煙道灰、采煤及洗煤過程中產生的煤研;有等。 (3) 石油化學工業固體廢物 (4) 礦業固體廢物 (5) 輕工業固體廢物:主要包括食品工業、造紙印刷工業、紡織印染工業、皮革工業等工業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動物殘物、廢酸、廢堿以及其他廢物。 (6) 其他工業固體廢物:主要包括機加工過程產生的金屬碎屑、電鍍污泥、建筑廢料,以及其他工業加工過程產生的廢渣等 |
環境影響評價師輔導科目 |
主講老師 |
精講班 |
考題預測班 |
報名 |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
周建勛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 | 馮老師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1年環評師技術方法輔導:大綱知識點(22)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