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育路教育網小編特為大家整理了2011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技術方法輔導,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水環境現狀評價方法(掌握) (1)評價方法:單因子指數法。 推薦采用標準指數,計算公式見表4——12 理解公式,運用公式應對簡單計算題 水質因子的標準指數≦1,說明該水質因子在評價水體中的濃度符合水域功能和水環境質量標準的要求。 舉例說明: 1.氣溫為23℃時,某河段溶解氧濃度為4.5 mg/L,已知該河段屬于Ⅱ類水體,如采用單向指數法評價,其指數為()(根據GB,Ⅱ類水體溶解氧標準為≥6 mg/L) 解析:首先判斷實測數值和標準限數的大小,因為標準數值大于實測數值,所以帶入公式:SDO,j=10-9DOj/DOs=10-9×4.5/6=3.25 2. .氣溫為23℃時,某河段溶解氧濃度為6.5 mg/L,已知該河段屬于Ⅲ類水體,如采用單向指數法評價,其指數為()(根據GB,Ⅲ類水體溶解氧標準為≥5mg/L) 解析:首先判斷實測數值和標準限數的大小,因為標準數值小于實測數值,所以用公式1,根據DOf=468/(31.6+23)=8.57 所以SDO,j=(8.57-6.5)/(8.57-5)=0.58 3.某水樣PH為6.5,如采用單項指數法評價法,其指數為() 解析:PHj≤7,所以SPH,j=(7-6.5)/(7-6)=0.5 4.某水樣PH為13,如采用單項指數法評價法,其指數為() 解析:PHj≥7,所以SPH,j=(13-7)/(9—7)=3 注:任何水體PH的限值都是6-9,要記住。 實測統計代表值的獲取 ①極值法,適用于某水質因于監測數據量少,水質濃度變化大的情況。 ②均值法,適用于某水質因子監測數據量多。水質濃度變化較小的情況。 ③內梅羅法,適用于某水質因子有一定的監測數據量,水質濃度變幅較大的情況。 式中c——某水質監測因子的內梅羅值,mg/L; C極—一某水質監測因子的實測極值,mg/L; C均——某水質監測因子的算術平均值,mg/L; 1.某水域及此監測CODCr的濃度為:16.9mg/L 、 19.8 mg/L、 17.9 mg/L 、 21.5 mg/L 、 14.2 mg/L,用內梅羅法計算CODC統計濃度值() 解析:5個樣本的平均值是18.06,實測極值是21.5,則: =[(21.52+18.062)/2]1/2=19.9mg/L 2. 某水域及此監測溶解氧的濃度為:5.6mg/L 、 6.1 mg/L、 4.5 mg/L 、 4.8 mg/L 、 5.8mg/L,用內梅羅法計算溶解氧的統計濃度值() 解析:5個樣本的平均值為5.36,實測值為4.5,(注:對溶解氧來說不能去最大值,因為溶解氧的值越大表示水質越好),則: =[(5.362+4.52)/2]1/2=4.95mg/L 3.某Ⅲ類水域BOD5實測濃度代表值是4mg/L, Ⅲ類水域的標準值是4 mg/L,該水質因子是否達標。 解析:記住一句活,誰知參數的標準指數>1,表明該水質參數超過了規定的水質標準,即超標。該題4=4,沒有超過,所以達標。 |
環境影響評價師輔導科目 |
主講老師 |
精講班 |
考題預測班 |
報名 |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
周建勛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 | 馮老師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1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技術方法輔導(13)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