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時代新型股民觀“期”做“股”攻略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6-17
在股指期貨上市“雙月”之際,股民對期指的抱怨和責難之聲較前期降低了不少“分貝”,越來越多的股民開始認真觀察、了解、分析股指期貨,并嘗試將其應用于股票交易策略中。歸納起來,以下方式正成為新型股民學習、利用股指期貨的主要切入點。
一、看股指期貨早盤走勢,提前調整對策
滬深300股指期貨每日開盤時間比股市早15分鐘,其早盤走勢對當日股市開盤走勢的影響較為顯著。如今,越來越多的股民正在改變老習慣,提前“上班”,他們發現期指主力合約與股市開盤的市場方向和漲跌幅通常一致,極少偏離。如5月21日期指主力IF1006合約平開后“垂直落地”,于9:28創下股指期貨上市以來的新低2677點后反身向上,緊接著滬深兩市也跳空低開,于9:31創出本輪行情新低后強勢反彈,二者均以接近全日最高價收盤。筆者所接觸的一位股民李先生預計股市將“復制”股指期貨走勢見底反彈,遂趁開盤后大盤下行之機,以低于集合競價價格的23.36元買入五糧液股票,當日該股以光頭陽線收報24.8元。又如5月31日,另一位股民吳小姐前期以15.36元買入的招商銀行股票業已虧損2元左右,本來眼看多條均線粘合,股價有望走出反彈行情,但在當日股指期貨跳空低開并在午后走低的情況下,吳小姐以13.48元忍痛“割肉”,隨后招商銀行股價一路下跌,直至6月9日創出12.31元新低。
二、等待股指期貨收盤,研判后市軌跡
滬深300股指期貨市場收盤比股市晚15分鐘,觀察其間交易狀況對于預測次日股市開盤走勢有一定的意義,這使得不少老股民開始推遲“下班”。如6月8日滬深兩市在13:45之后雙雙跳水,并在14:30后見底回升,最終以紅盤報收。而接下來15分鐘內股指期貨繼續強勢拉升,幾乎以全日最高點收盤。期現兩市走勢相同,并且期市延續了股市的強勢,這堅定了股民陳先生入市的信心。次日,期現兩市雙雙高開,陳先生及時以集合競價價格15.75元買入成份股銅陵有色,當日收高至16.2元。
三、盯股指期貨盤中走勢,捕捉變盤時機
據中金所監測,期指IF1005合約與滬深300指數的相關系數達99.4%,顯示期現兩市走勢高度趨同。大部分交易日股指期貨與滬深300期貨的基差率在2%以內,期價圍繞現價上下波動。當基差超過合理區間并持續較長時間時,套利資金就會“聞風而動”,在滬深300指數現貨與期貨合約間買入價位低者,賣出價位高者,從中“無風險”賺取差價,這也導致基差很快向合理區間收攏。
當市場各方因素博弈最終驅動行情走勢出現“拐點”時,期貨往往領先現貨幾分鐘。這是因為期貨T+0交易機制能更及時地體現投資者意志,保證金制度能“以小博大”,且股指期貨交易標的物單一,而在股市則需通過300只成份股的交易來共同形成滬深300指數點位的變化。在了解“期價領先現價”的原理后,許多股民為把握股市先機,開始隨時關注期指走勢。
如5月27日9:57期指主力IF1006合約觸底反彈,當日以次高點收盤。滬深兩市則于10:00觸底反彈,“復制”期指走勢。股民小王在10:00左右以低于現價申買中國寶安未果,后于10:20左右以9.68元追入,當日該股收報10.05元。次日期指高開后于9:30見頂逐浪回落,2分鐘后滬深兩市于9:32見頂亦步亦趨,小王于9:50左右以10.32元賣出,當日該股報收10.15元,至6月1日探低見9.19元。
四、查股指期貨倉位,謹防市場逆轉
股指期貨成交量的放大如不伴隨走勢的顯著變化,則其中多為套利盤,對股市運行不造成方向性影響。如成交量放大伴隨走勢明顯變化則往往預示行情起動。若持倉總量明顯放大則顯示市場主力多頭或空頭對后市走勢的預期增強,其增倉加碼值得股民關注和參考。
如5月26日至28日中國平安H股連收三陽,28日更是以光頭陽線收于最高點,3天漲幅近11%。5月26日上證綜指和滬深300指數5日線上穿10日線,盤后一直關注中國平安股票的股民老張從中金所網站上查到26日成交前20名會員的期指合約成交量增加55657手,而所持多單、空單分別較前一日減少400多手和300多手,差別不大。于是老張按原計劃以44.9元買入中國平安,27日滬深兩市及中國平安股票均持續上行。27日盤后數據顯示,股指期貨大漲但成交量反減4599手,位列前兩名的會員增持空單明顯超過多單,于是老張28日在市場開盤沖高后趕緊將中國平安股票以開盤價46.65元賣出。當日中國平安H股上漲3.73%,收報63.9港元,而中國平安A股卻隨滬深股市和股指期貨一道沖高回落,報收于45.96元。此后中國平安連續下跌,至6月9日創新低43.6元。
五、觀股指期貨交割,防到期日市場波動
期貨合約臨近交割時,期現價差會逐漸收窄趨于一致,此時主力合約將進行“交班”,下月合約成交量和持倉量將大幅增長。而當期指合約臨近到期時,如果套利盤和參與現金交割的數量足夠大,或者交割合約與現貨指數的價差較大,期現兩市就可能同時出現大量平倉盤,導致買賣失衡、成分股價格異常波動,這種“到期日效應”在我國香港、臺灣等市場多有出現,而內地期指首個主力合約IF1005在到期日走勢較為平穩,內地股市尚未體驗到“到期日效應”。
本周五期指主力IF1006合約即將迎來交割日。截至上周五收盤,IF1006合約持倉量為10034手,約為IF1005合約到期日前第三個交易日持倉量的10倍,且6月合約成交量和持倉量仍遠超7月合約,“交班”仍未完成。同時,端午節長假因素使IF1006合約減少了三個交易日,本周四和周五IF1006合約的集中移倉和平倉將會增加發生“到期日效應”的風險,如果IF1006合約在節后兩個交易日的流動性不足,也可能加大期現市場的波動幅度。
了解了股指期貨市場在交割日可能對現貨市場產生的影響后,股民就需要將這一因素納入考慮,提前關注股指期貨主力合約轉換及期現價差變化等情況,判斷期指“到期日效應”對股市的影響程度,并采取相應的股票操作策略,以避免可能發生的風險。
股指期貨市場與廣大股民一樣都在不斷走向成熟。“期指時代”中,股民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就在于善于學習期貨,并利用股指期貨來趨利避險。越來越多的股民在實踐中體會到,決定股市走勢的因素歸根結底仍在于基本面、政策面和消息面因素。股指期貨走勢只是對各方因素的提前反應和量化。目前一些股民對股票交易軟硬件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希望證券營業廳的大屏幕能夠顯示股指期貨的即時信息,通過股票交易軟件能夠方便地查看期指各合約走勢,并顯示中金所有關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