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對現貨股票市場影響的爭論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6-17
從國外金融期貨的發展實踐來看,股指期貨推出之后,其交易量和市場規模都大大超越股票、商品期貨等投資產品。股指期貨的到來將對我國金融市場產生積極的意義。
一、對資金面的影響
觀點一,由于股指期貨具有交易成本低、保證金比例低、杠桿倍數高等特點,股指期貨的推出在短期內將會降低部分偏愛高風險的投資者由股票市場轉向期指市場,產生一定的資金擠出效應,股市的資金會流向期市,造成股市暫時失血。日本初期就遭遇過這種情況。
觀點二,開展股指期貨交易后,由于吸引了大批套利者和套期保值者的加入,股市的資金和流動性都有較大的提高,且股市和期市交易量呈雙向推動的態勢。股指期貨的推出可以大規模增加投資者的數量,擴大市場容量并增加股市的活躍程度。利用期指無論在牛市或熊市都有均等的獲利機會,這樣可以提高投資者的交易積極性,有利股市特別是低迷時期的股市活躍。
結論:雖然,股指期貨的市場規模可能超過現貨市場,但這是場外資金大量流入造成的,對股市的發展具有長期推動作用。香港在1986年推出恒生股指期貨后,股票交易量當年就增長了60%,之后,股票交易量不斷增加,根據統計2000年上半年香港股票交易金額已達到17566億港元,比恒生期貨推出前同期香港股票交易金額已增加近50倍,帶來了香港金融市場的空前繁榮。因此,我們認為,流入股市的資金規模可能大于流出股市的資金規模。
二、對股價波動率的影響
觀點一,期指交易有很高的杠桿作用,利用其高度投機可能使期指價格產生大幅波動而影響現貨價格。期指的“到期日效應”也有可能會使現貨市場的價格波動加劇。由于股指期貨與預期相聯系,不確定性更大,價格波動往往更為激烈,這種價格波動又通過期貨價格與現貨市場價格之間的聯系迅速影響股票現貨市場的價格,增大了現貨市場的價格波動。美國在1982年4月21日之后推出股指期貨后,波動率大幅增加;英國在1984年5月3日推出股指期貨后,短期波動率增加;韓國在1996年5月3日推出股指期貨后,現貨市場波動率增加;臺灣市場也是如此。
觀點二,由于期貨市場流動性極好、信息渠道暢通,因此,一旦有信息影響大家對市場的預期,就會很快地在期貨市場上反映出來,并且可以快速地傳遞到現貨市場,從而使現貨市場價格達到均衡,抑制股市不穩定情形的發生。
結論:長期來看,股指期貨的推出使投資主體投資策略多元化,現貨市場信息傳導機制加強,程序化交易、套利交易等交易方式的存在使價格不可能偏離基本價值太遠,如果股指價格高估或者低估,立即會有套利者做出反應,將其價格拉回到合理的水平,因此,股市的定價效率將得到提升。Friedman1984通過實驗研究發現,期貨市場的存在加快了現貨市場趨于平衡的速度,降低了股市中的泡沫成分,避免了現貨價格變化的盲目性和市場炒作行為,使現貨市場在長期傾向于有更小的波動性。因此,股指期貨的推出將促進股市更為完善和成熟,投資者更趨理性,減少股價不正常的暴漲暴跌現象,從長期來看能起到穩定股市的作用。
三、對股價走勢的影響
觀點一,在短期內對標的物指數的走勢仍然有著一定的影響。通過分析股指期貨推出時的市場表現后發現,幾乎所有國家都呈現出推出前上漲,推出后下跌的態勢。短期影響偏正面。
觀點二,從海外主要證券市場具有代表性的指數期貨推出前后現貨市場指數運行態勢可以看出,指數期貨的推出不能改變標的物指數的中長期基本走勢,因為決定指數中長期走勢的還是股市的基本面。影響我國A股市場走勢的關鍵因素是中國的宏觀經濟形勢,例如經濟增長率、利率、匯率以及政策因素、行業前景、企業贏利水平等經濟基本面因素。股指期貨是投資者對于股市價格的預期,它本身并不能改變經濟的基本面。因此,長期來看,股指期貨的推出不會從根本上改變股市的價格走勢。股指期貨推出后,成份股將不僅僅是作為組合基本配置品種而被買入,還將作為避險工具被長期戰略性地持有,增加對該類股票需求。同時,由于股指期貨的推出擴大了股市的資金總量,股市的交易量和流動性也得到了提高,根據重力原理流動性的加大,資金的支持將使得股價的上升有了強有力的支撐,市場做空的力量將嚴重缺乏,因此,在短期和中期來看,股價尤其是成份股的價格上漲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理論依據。
結論:期指推出初期參與者不多,但隨著期指上市日期臨近,開戶數定會增加,特別是券商營業部IB業務資格的密集獲批,及之后的券商第二批營業部IB業務資格獲批,開戶數將迎來一個小高潮。正是由于期指剛開始流動性不足的狀況,導致股指期貨套期保值、價格發現等功能短期內無法實現,短期對現貨市場的影響也不會很大,這種情況可能需要半年的時間會得到改善。實際上,期指的流動性越小,市場的風險反而越大。從長期來看,股指期貨的推出并沒有改變現貨市場原有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