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綜合:玉米消費企業買入套保實例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6-20
如果作為玉米消費企業出現在期貨市場,諸如飼料加工企業、淀粉加工企業,以及酒精加工企業等,他們在玉米市場上充當買方的角色,希望自己能買到最為便宜的原料,使得成本最小化。因此加工企業可做買入套期保值。
范例1:假設4月份,一家飼料企業了解到玉米現貨價格為1300元/噸,市場有短缺跡象,預計到6月1日該企業庫存已經降至低點,需要補庫。企業擔心到6月份價格出現上漲。因此該飼料企業4月1日決定在大連商品交易所進行玉米期貨交易。假設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下跌幅度相同,交易情況如表1所示:
表 1
現貨市場 |
期貨市場 |
|
4月1日 |
玉米價格1300元/噸 |
買入100手6月份玉米合約:價格1250元/噸 |
6月1日 |
買入1000噸玉米:價格1400元/噸/ |
賣出100手6月份玉米合約:價格1350元/噸/ |
套保結果 |
虧損100元/噸 |
盈利100元/噸 |
從上例可以得出:
第一,完整的買入套期保值實際上涉及兩筆期貨交易。第一筆為買入期貨合約,第二筆為在現貨市場買入現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賣出對沖原先持有的部位。
第二,因為在期貨市場上的交易順序是先買后賣,所以該例是一個買入套期保值。第三,通過這一套期保值交易,雖然現貨市場價格出現了該飼料不利的變動,價格上漲了100元/噸,但是在期貨市場上的交易盈利了100元/噸,從而消除了價格不利變動的影響。
范例2:如果現貨價格上漲幅度大于期貨價格,現貨每噸上漲150元,期貨每噸上漲100元。交易情況如表2所示:
如果現貨價格上漲幅度大于期貨價格,現貨每噸上漲元,期貨每噸上漲元。交易情況如表所示:
表 2
現貨市場 |
期貨市場 |
|
4月1日 |
玉米價格1300元/噸 |
買入100手6月份玉米合約:價格1250元/噸 |
6月份 |
買入1000噸玉米:價格1450元/噸 |
賣出100手6月份玉米合約:價格1350元/噸/ |
套保結果 |
虧損150元/噸 |
盈利100元/噸 |
在上例中,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均上升,但現貨價格的上升幅度大于期貨價格的下降幅度,基差擴大,從而使得飼料廠在現貨市場上因價格上升買入現貨蒙受的損失大于在期貨市場上因價格上升賣出期貨合約的獲利,從表2可以看出,該飼料廠在現貨市場虧損150元/噸,在期貨市場盈利100元/噸,其損失已部分地獲得彌補,盈虧相抵后仍虧損50元/噸,實現減虧保值。
如果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價格不是上升而是下降,加工商在現貨市場獲利,在期貨市場損失。但是只要基差擴大,現貨市場的盈利只能部分彌補期貨市場的損失,結果仍是凈損失。
范例3:如果期貨價格上漲幅度大于現貨價格,現貨每噸上漲100元,期貨每噸上漲150元。交易情況如表3所示:
表 3
現貨市場 |
期貨市場 |
|
4月1日 |
玉米價格1300元/噸 |
買入100手6月份玉米合約:價格1250元/噸 |
6月份 |
買入1000噸玉米:價格1400元/噸 |
賣出100手6月份玉米合約:價格1400元/噸 |
套保結果 |
虧損100元/噸 |
盈利150元/噸 |
如果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價格不是上升而是下降,加工商在現貨市場獲利,在期貨市場損失。但是只要基差縮小,現貨市場的盈利不僅能彌補期貨市場的全部損失,而且會有凈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