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面積銳減國產豆再度減產成定局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6-28
新年度國內大豆將再度減產,這從播種的那一刻起就已成為定局。現階段,國內大豆正處于出苗生產階段,播種面積已經確定。從主產區反饋的信息來看,大豆種植面積的縮減幅度可能高于預期。業內人士認為,國產豆產量下降對市場會形成一定利多支持,豆類投資價值將逐步顯現。
“大豆種植面積今年下滑很厲害,”黑龍江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表示,去年黑龍江全省大豆種植面積為6720萬畝,從目前情況來看,今年降到了5000萬畝左右,降幅超過了兩成。
多位實地調研歸來的豆類專家日前也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今年國內大豆種植面積降幅或接近三成,高于此前下降20%的預估。
格林期貨農產品事業部盧為利稱,國內大豆主產區集中在東北地區,由于大豆相對種植收益低,今年該地區豆農大多改種玉米,而墾區也對種植結構進行了調整。能改水田的先改水田,不能改的大多就換種玉米。
王小語指出,黑龍江往年玉米大豆價格比平均數據在1:2.3~2.6,今年則達到1:1.8的歷史紀錄,大豆在價格上沒有比較優勢。
大豆讓地玉米、水稻是市場化的正常結果,前者的種植收益僅為后兩者的四分之一。據記者了解,國內大豆種植收益普遍在1500元/公頃左右,而同面積玉米、水稻收益則高達6000元以上,如果是自有地生產,收益能達到10000元。
分析人士表示,國內大豆產量預期大幅下滑,未來豆市供需趨緊的概率加大,豆類底部將因此抬升。
光大期貨分析師王娜稱,由于大連商品交易所大豆一號合約交割品還局限于國產豆,雖近幾年交割量有所萎縮,但國內大豆減產也會對其造成利多支持,未來行情如何演繹還需要關注美國的種植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歷史上國產豆減產年度期貨市場也曾出現過激烈反應。2007/2008年度,國內大豆大幅減產近200萬噸,2007年下半年開始,連豆市場連續大幅上揚,主力合約出現逼倉現象,連豆價格一度漲至5500元/噸以上歷史高位。
新湖期貨研究所在該公司年中策略會上表示,大豆種植面積減少將造成國內大豆產量大幅下滑,在大豆食用油消費和大豆蛋白消費持續增長的情況下,國內大豆港口庫存未來有望消化,中長期大豆具備較好的投資價值。
然而,因為大豆消費中國產豆占比較低,國內港口庫存持續高位,且美國天氣炒作告一段落,國內減產對于市場的影響,也不應過分看重。相關數據顯示,由于此前大量進口,國內港口大豆庫存已達到720萬噸以上高位。
東證期貨分析師鮑紅波指出,隨著美國大豆產區降溫降雨天氣的好轉,美豆種植進度已經達到歷史同期均值,國內東北產區大豆生長良好,大豆的天氣炒作難以維系。美豆出口下滑、庫存上調奠定國際大豆價格弱勢格局,豆類油脂仍然面臨回落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