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價漲勢或啟動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6-28
維持6月初白糖期價擴張底部,并逐漸轉強的判斷。在供應緊張背景下,需求走強能夠推動糖價上漲。但期價相對現貨價格而言將有更大上漲空間,波動也會進一步劇烈。
全國白糖產量約1050萬噸的水平,是連續第三年減產,也使糖市繼續維持供應緊張局面。
今年3~5月,ICE原糖期價大幅下跌,BDI指數低位運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緩慢升值,進口食糖估價大幅下跌。5月上中旬時現貨報價與進口估價(扣除加工費、運雜費)差額甚至超過2300元/噸,這意味實際進口價格尚不到6000元/噸。這種情況一來促使白糖期價下跌,二來也使進口擴張。4月份15.75萬噸的進口量有助于改善國內糖市供不應求局面。雖然5月下旬現貨價格與進口估價價差已收縮到5000元/噸以上,但整體上依然利于進口擴張。如此,預計5~6月進口量依然會很大。
只是5月下旬以來,ICE原糖指數期價在20~21美分企穩,并逐漸反彈至最高25.20美分,反彈幅度已達到22%,行情在預期之中。這種情況不利于后期進口,但目前原糖價格折算出的進口糖價依然低于國內白糖現貨報價,進口擴張還能持續。不過,ICE原糖期價繼續上漲到26.58美分,這樣進口價格與國內現貨報價相當,就不再會利于進口擴張。
有關部門宣布已經適時補庫,并在5月31日放儲。成交均價6862元/噸,介于國內白糖現貨報價與進口糖價之間。這對國內白糖現貨報價而言并非有利,倒是可以推動國內白糖期價上漲。不論如何,鑒于5月CPI指數居高不下與糖市供不應求的局面仍然存在,預計有關部門還將在其后數月陸續放儲,數量可能從十萬噸到二十余萬噸一次,這對改善糖市供不應求的局面同樣有所幫助。
雖然國內糖市供應緊張局面會因為進口擴張與放儲而有所改善,但無法完全扭轉供應緊張局面。6月中下旬夏季需求將逐步啟動,需求推動糖價上漲的可能性較大。
不過要注意的是,高糖價也明顯使國內白糖需求下降。數據顯示,軟飲料生產4月份便已經逐漸進入高峰生產時節,但國內銷量下降意味著高糖價對白糖需求的擠出,也意味著白糖替代產品可能被廣泛使用。未來兩三個月,飲料業的環比產量會持續增加,對白糖需求也會增加,銷量也有望好轉。5月銷量走好就是一個預兆。在低迷銷量后,銷量增加,會導致貿易商、加工商的補庫出現,而這種補庫在5月底~6月初就已有出現,這依然利于白糖價格回升。
另一方面,“海外糖價貼水國內,遠期糖價貼水現貨”的格局預計還會維持。這意味著主力合約期價的上漲受到遠期價格與海外糖價制約。然而,即便維持這種貼水格局,海外糖價與國內糖價、遠期糖價與現貨糖價之間的貼水幅度也都會收縮。這種改變主要得益于ICE原糖期價自身因為供求原因出現的反彈,遠月則因為主力合約切換。這種情況無疑會抬升白糖期價底部。
不過,僅僅依靠需求推動,無法完全克服糖價上方阻力,尤其是6月份需求還只是剛剛啟動。雖然預計白糖期價6月上中旬擴張底部,卻并非沒有可能再創新低,不過目前看來,底價區間已經形成較強支撐,以白糖基本面條件看來未必就能跌破,縱然跌破下方也只是100元~150元/噸的空間;另外,6月中下旬期價有可能逐漸走強,卻同樣并不意味著就會突破上行。情況也有變數,短期變數一是海外糖價有可能比預計的更強,也可能更弱;二是需求因為高糖價、替代品盛行而減弱,致使銷量始終不如預期,可能使糖價弱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