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限價抑制美豆走高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6-28
4月以來,美豆走勢振蕩偏弱。3月底的季度庫存報告以及4月的供需報告公布后,美豆大幅上漲,但漲勢并不延續。美豆將在4月底開始種植,通常來說1—4月份看需求,而5—8月份看天氣,因此筆者認為,在天氣題材炒作之前,美豆恐還將維持振蕩偏弱的走勢。
3月31日美國農業部的季度庫存報告顯示,截至3月1日,美豆庫存為12.48億蒲式耳,低于市場預期的12.99億蒲式耳,同比降低1.67%。而當日的種植意向報告也顯示,美豆種植面積為7660.9萬英畝,低于預期的7687萬英畝。兩項數據均略微利多美豆,但美豆種植的面積將取決于4—5月份美玉米(2389,10.00,0.42%)的播種速度。目前美國中部地區土壤偏潮濕,農戶需要等待土壤干燥。據美國農業部預估的數據,截至4月10日,美玉米的播種率在3%,與去年同期持平。本周一,暴雨襲擊了美國中東部的伊利諾斯州、印第安納州及俄亥俄州,且本周后半段玉米的種植帶大部分區域也將面臨降雨,降雨可能延遲玉米播種或減少播種面積,進而對美豆價格產生利空影響。
4月美國農業部的供需報告也略微偏空。報告上調了巴西本年度的大豆(4425,14.00,0.32%)產量200萬噸至7200萬噸,導致全球的大豆庫存增加261萬噸,庫存消費比由16.44%上調至17.2%,也大大緩解了對全球大豆供應緊張的擔憂。同時,美豆的出口和國內壓榨預期也被分別下調了27萬噸與13萬噸,雖然期末庫存維持不變,但后期報告下調期末庫存的空間和可能性均減少。
本周,我國發改委要求油脂企業暫停上調食用油價格,期限為兩個月或者更長。自去年11月底我國采取食用油限價政策以來,國內油脂廠的壓榨利潤一直較低甚至為負,使國內油廠進口大豆的意愿降低,從而影響美豆出口。進口數據對此也有所反映。今年第一季度我國大豆進口量為1096萬噸,低于去年同期的1103萬噸,也低于去年四季度的1463萬噸。為了彌補油廠的損失同時調控食用油價格,國家加大了拋儲的力度。國家物資儲備局近期稱,該局將以3500元/噸的價格出售300萬噸國儲大豆,拋儲價遠低于進口大豆4200元/噸價格。國家以低價格拋儲,一方面是因為前期拋儲價格不具吸引力導致成交慘淡,另一方面是為了保證油廠的壓榨利潤,調動油廠的購買積極性。這和近期一直實施的菜籽油(10330,-32.00,-0.31%)拋儲手法十分相似。
從美豆出口情況來看,截至3月31日,美豆出口累計完成3487.6萬噸,高于去年同期的3407.1萬噸。而美豆已銷售未裝船的數量為556.7萬噸,高于去年同期的245.6萬噸。受國內進口大豆意愿不積極的影響,美豆完成預期出口目標4300萬噸的難度正在加大。近期中糧的高管也表示,我國將延遲或取消部分大豆的進口,從而對美豆價格產生利空。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4月份之前,國內食用油限價和低價拋儲政策將抑制我國大豆的進口需求,從而令美豆價格繼續呈現弱勢振蕩格局,但價格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也不大,在1250—1300美分有較強支撐。而進入5月份以后,美豆生長區的天氣將成為左右美豆價格的重要因素,如天氣惡劣導致播種不順利,則提振美豆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