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價6月有望開啟上升通道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6-28
滬鉛期貨主力合約——滬鉛1109合約已經橫盤整理了一個月,價格運行區間在16200至17300元/噸,期貨升水為每噸八百元左右,套利空間不大。盡管如此,從上期所每天公布的交易與持倉排名來看,鉛1109合約前二十名空頭席位的持倉集中度仍然保持40%以上,遠高于多頭集中度,顯示企業客戶的賣出套保及期現套利倉位較為穩定。
國際鉛價方面,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鉛期貨在年初沖高,4月中旬開始大幅回調,累積風險得到釋放,后期或將重新積蓄上漲能量,并帶動國內鉛價企穩上行。昨日LME三個月鉛價續強勁上揚,一舉突破60日均線的壓力,創下4月26日以來階段性高點,是繼LME三個月鋁價受基金炒作后又一受青睞的品種。而滬鉛不為所動,繼續弱勢震蕩,在17000至17200區間徘徊。
小型鉛冶煉廠難以為繼。工信部2011年淘汰落后產能目標已經下達,其中鉛冶煉行業淘汰目標58.5萬噸,相當于2010年我國精鉛產量的15%。長期來看,政策會促進供應逐步收緊。《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自6月份開始實施,目錄中,限制類的鉛冶煉項目包括5萬噸/年以下的新建產能、2萬噸/年以下的改擴建項目以及不達標的再生鉛項目。因準入條件更加嚴格和對落后工藝的限制,廣東地區部分小冶煉廠經營者已逐步關停或轉行。綜合來看,鉛市供應將會更加集中,過剩、無序的局面會逐步改善。
環保成焦點。目前對鉛市需求的擔憂,主要來自鉛酸蓄電池行業的整頓。年初以來血鉛事件愈演愈烈,引起政府部門關注,一場環保檢查的行動席卷全國。環保部5月18日下發《關于加強鉛蓄電池及再生鉛行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區環保部門在7月底之前公布轄區內所有蓄電池及再生鉛企業名錄及環保、生產信息,接受社會的監督。6月初,浙江近三百家蓄電池企業已經全部關停,配合檢查,南都電源等多家上市龍頭企業受到沖擊。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廣東、湖北等蓄電池生產大省。作為蓄電池生產原料,再生鉛同樣受到影響,很多生產企業遇到了采購清淡、貸款難的問題。4月中旬開始鉛價大幅走低,部分反映了市場對需求的擔憂。
終端需求是關鍵。蓄電池企業大面積停產,直接影響到鉛原料采購,但蓄電池的消費還要看汽車、電動車等下游行業的增長情況。我國4月汽車銷量155萬噸,同比持平,環比下降15%,還是保持了較高水平。我們認為汽車銷量下滑一方面是從前期增長高峰的正常回落,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日本地震影響了汽車關鍵配件的供應。中期來看,存量需求和國內汽車配件業的發展都會提振鉛酸蓄電池需求。另外,中國也是蓄電池的出口大國。歐洲、美國、日本等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蓄電池需求穩中有升,同樣有利于我國蓄電池的價格走高,進而提振鉛原料價格。
緊縮壓力繼續存在。在基本面溫和向好的同時,資金面則存在一些壓力。盡管“端午節”加息的預期落空,但是只要緊縮的“靴子”不落地,市場交投的謹慎心理就將持續,再加上通脹壓力的持續攀升,導致央行緊縮政策近期出臺的可能性越發加大。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對物價調控措施的再三強調,進一步印證了市場對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高企的預期。端午節后,央行執行了一系列公開市場操作,以應對本周到期的2260億元流動資金,無論是央票發行還是正回購力度都大大加強,市場的加息預期越來越強。美聯儲主席伯南克7日的講話對于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的結束沒有任何指導,而且并未透露美聯儲是否將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QE3)的相關信息,這暗示至少在短期內不會推出QE3。在當前全球經濟活動放緩和歐美發達經濟體債務風險急劇的背景下,市場避險情緒急劇升溫,這對倫鉛強勢將造成打擊,滬鉛也或將受到影響。
綜合來看,今年鉛產業政策密集,整改力度更大。短期內,由于鉛礦供應充足,國內冶煉產能的利用也沒有達到上限,所以政策對供給的影響不大,需求則在短期受到抑制。中長期的影響還是要看終端行業特別是全球汽車工業的發展情況。
我們預計,6月份開始,鉛價有望開啟上升通道。首先,夏季需求旺季來臨,鉛酸蓄電池更換需求增加;二是終端需求向好,歐美日汽車工業有望迎來新發展;三是行業集中度的提高促進鉛產業健康發展。隨著國內鉛期貨1109合約從遠月轉為近月,其流動性會增強,有利于行情的發動,建議投資者可逐步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