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恢復擠壓膠市泡沫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6-28
滬膠市場自春節以后就一直維持調整的態勢。早在去年末,市場就預計天膠價格將在供應逐漸恢復的5月出現下跌行情。時至上周五,滬膠主力9月合約已經跌至30000元/噸附近,盤中最低至29400元/噸。4月中下旬,大部分人還在擔心天膠9月合約是否能夠跌到32000元/噸,這相對于該合約的歷史最高價42195元/噸來說,就意味著下跌了超過24%,但結果是,隨后的兩周內膠價直接下降到30000元/噸以下,筆者用慣性下跌來解釋這一現象。從因果關系來看,現在的橡膠市場可以用利多出盡來解釋,也可以用多種利空因素出現來解釋。目前滬膠5月份合約價格是34120元/噸,相對于9月份的主力合約來說,價差在3830元/噸,歷史同期平均的價差僅為1000元/噸左右。這就意味著,9月合約被過度拋空了。
總結起來,目前市場上對膠價具有或者可能有影響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國際油價。許多人可能會認為我們所交易的橡膠品種是原油的下游產品,因此都把它稱為化工品種,還有人認為日本東京工業交易所交易的是合成橡膠,這些都是錯誤的認識。天然橡膠與合成橡膠具有替代作用,因此,天然橡膠就和原油價格具有聯系。理論上是有聯系,但是化工品的影響因素太多,原油這個上游產品的價格波動有時候未必能夠順利傳導到下游品種上,橡膠就是個例證。2月份以來,國際油價一直在創新高,而橡膠市場卻在創新低。原油價格5月初才開始下跌,好像事實證明二者關系不大,實際上是,影響天然橡膠的因素太多了,而原油價格波動這個因素不能順利傳導至天然橡膠市場,因此天膠本身供求因素占據了主導。
其次,美元幣值。如果2月份以后依據美元貶值來做多橡膠市場,那么你輕則忍痛割肉,重則全軍覆沒。正如此前所說,市場會反映預期因素,當美元持續貶值的時候,橡膠并未出現大幅上升行情,反而持續創新低,二者的關系已經很明顯。所以你不能基于美元指數繼續走低,而做多橡膠,事實是,即使美元指數繼續下跌,膠價也未必會上升。反而,美元指數的強勁反彈,可能會令膠價雪上加霜,這主要是從目前市場的聯動性來考慮的,而非某種直接的聯系。
最后,天然橡膠的本身供求因素。供求才是主導膠價的根本性因素,盡管可能摻雜了投資因素,但總體而言,現在的膠價反映了基本面的周期性轉變。后市來看,第一,橡膠供應未來仍然是影響市場的關鍵因素。3月29日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ANRPC)稱,受播種面積增加及單產提高推動,全球2011年天然橡膠產量預期將達到1006萬噸,高于之前預估的970萬噸。第二,中國、印度等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是對橡膠需求影響最大的因素。2011年上半年中國汽車產銷有所回落,主要與有關鼓勵消費政策退出和限購令政策實施、上年基數較高,以及上年年底各企業為節日進行了一定的生產儲備有關,但總體仍保持較高增速。另外,中國輪胎企業的生存狀況,也會影響到橡膠市場,此前有報道稱,高企膠價令國內50%以上的輪胎生產商陷入虧損,因此當時要求拋國儲平抑價格呼聲較高。第三,橡膠生產國的價格干預最終將影響到天然橡膠期貨價格。日本大地震發生后,天膠期現價格齊跌,泰國政府就入市干預膠價,通過限制橡膠貿易商出口的方式抬升現貨膠價,并表示不會接受低于100泰銖/公斤的現貨膠價,這種措施效果明顯,膠價隨即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