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概況與特征 西寧市是青海省省會,全市轄城東、城中、城北、城西四區,及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湟中、湟源三縣,總面積7665.23平方公里,市區面積350平方公里。2000年市域總人口202萬人,市區戶籍人口71.17萬人,總人口共95.8萬。 高原城市 西寧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交界處。市區平均海拔2100米,氣壓低,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70%. 多民族城市 西寧市有漢、土、藏、回、蒙、滿、撒拉等35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約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西部的區域中心城市 西寧市是青藏高原唯一的大城市,也是青藏高原最適宜居住的城市。西寧市的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工業產值占全省近三分之二,地方財政收入占全省二分之一。全省人口的70%集中在西寧及其周圍的海東地區。 特殊的城市形態 西寧市既是進出高原和省內聯系的必經之地,又處于地質災害多發地區。這里地形復雜、溝壑縱橫、梁峁起伏,是典型的黃土地貌景觀。境內多發生暴雨,歷時短、強度大。暴雨洪水過程陡漲陡落,水土流失嚴重。市區緊鄰的南北山地區多次發生崩滑、泥石流災害。山岳挾持盆地的特殊的地形塑造了 “錯位十字”的特殊城市結構。 2.規劃分析與研究 區域 通過對青海省的區域特征、發展水平和發展趨勢的研究,“總規”明確了西寧市的市域城鎮體系結構、城鎮化水平和城鎮化模式。通過對主要經濟活動流向的研究,確定城市主要發展方向和格局。 生態環境 “總規專題研究”對西寧市所處區域的自然地理條件、水文地質、水資源、工程地質和大氣環境變化趨勢進行充分的研究。進行了西寧市城市地區生態條件、建設用地的適宜性、植物生長的生態條件、城市空間擴散的阻力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區域環境容量和可持續發展對西寧市城市發展的要求。 水資源 為進行全面、準確的地下水資源評價,“總規”分析整個西寧盆地地區地下水賦存條件及分布特征,研究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泄規律。在立足區域水文地質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建議。 大氣污染 特殊的地形條件使西寧在冬季的靜風頻率高達64%(1998年)。大氣污染問題是西寧市改善環境和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 根據氣象資料和污染源資料,以及當地大氣穩定度、風向、風速聯合頻率計算出1999年一季度西寧市二氧化硫的濃度分布。對規劃方案的確定起到了有力的支撐作用。 結合用地布局對2020年的污染狀況進行預測,并考慮到城市中心區內工業點源停產和其他區域工業點源采用天然氣的可能性,提出了基本方案和規劃方案兩套預測結果。 3.規劃要點 大區域協調 “總規”立足于區域發展的視角,與相關專業部門多次溝通,提出“建設西寧到張掖鐵路,形成西寧市第二條外出鐵路通道”的設想,并得到了有關領導的認可。這條第二通道不僅大大提升了西寧的區域地位,也起到了加強了青海省的對外交通聯系、完善歐亞大陸橋鐵路通道功能的作用。 省區內協調 在本輪規劃前,西寧市僅轄大通一縣,出于明確區域城鎮職能,提升西寧整體競爭力的考慮。“總規”建議將平安、互助作為西寧附屬縣整體考慮。 依據市域城鎮分布特征,規劃形成西寧市——總寨——魯沙爾——甘河灘——多巴環狀綜合經濟區。這種“大西寧”的結構有利于消除主城區“十”字結構的缺陷,加強城鎮間的有機聯系和良性互動,促進各自職能的充分發揮。 生態及水資源規劃 在“生態環境”專題的研究基礎之上,“總規”制定了“生態環境規劃”,并以此確定西寧市的生態綠地網絡模式,為城市發展的空間格局提供指引。 在水資源量評價的基礎上,結合給水設施現狀條件,項目組進行供需平衡分析,從設施建設、水源保護等幾個角度提出解決水資源緊缺的對策與措施。 交通組織 “城市交通專題”開展了小樣本居民出行典型特征調查,提出了西寧市交通的現狀評價及存在問題,對西寧交通發展趨勢及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提出了西寧市交通發展戰略,對未來交通需求進行了預測。 通過交通流量分析和交通難點研究,對于確定城市路網格局,解決“錯位十字”形態帶來的交通瓶頸具有重要的作用。 交通研究與規劃方案的相互反饋與調整,大大增強了規劃用地布局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生活服務設施及市政基礎設施 青海省有許多大型工礦企業深處高原腹地。作為青藏高原最適宜人居住的城市,西寧是他們重要的后勤補給和生活服務基地。因此規劃適當提高居住用地的比例,以體現西寧作為高原生活基地的功能。 青海的特殊城鎮體系特征,使西寧成為唯一輻射全省的中心城市。規劃著重加強西寧在科教、醫療、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領域的效能,將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分級配置,適當提高人均指標,以滿足全省對西寧服務職能的需求。 城市防災 針對西寧特殊的自然條件,“總規”著重進行了建設用地適宜性的評價。一方面對不宜進行城市建設的地段進行嚴格控制。另一方面結合城市用地的拓展,鞏固原有南北山綠化工程的成果,進一步完善山體綠化的布局。通過治理水土流失控制地質災害的發生。 除了必要防災、減災措施,規劃特地明確了城市在各個方向的疏散備用通道,以應對重大城市安全危機。 4.規劃方法與技術創新 多領域綜合 在研究規劃方案的同時,項目組共完成了對區域、生態環境、社會經濟、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八個專題研究。這些專題研究為重大問題的決策提供了依據;為確定規劃方案出計獻策;將預測的規劃實施效果及時反饋,使整個規劃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前瞻性。 運用科學的規劃工具 針對西寧市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在本次規劃編制中,多次運用先進的GIS工具進行定量計算、地形摸擬等工作,以全新的空間表達方式彌補了CAD等傳統工具不夠直觀、工作量大和不易調整的缺陷。GIS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項目決策的科學性和工作效率。 |
課程名稱 | 精講班 | 考題預測班 | 在線報名 | ||||
課時 | 學費 | 試聽 | 課時 | 學費 | 試聽 | ||
《城市規劃原理》 | 28 | ¥200 | 試聽 | 10 | ¥100 | 試聽 | ![]() |
《城市規劃相關知識》 | 40 | ¥200 | 試聽 | 10 | ¥100 | 試聽 | ![]() |
《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 | 40 | ¥200 | 試聽 | 10 | ¥100 | 試聽 | ![]() |
《城市規劃實務》 | 40 | ¥200 | 試聽 | 10 | ¥100 | 試聽 | ![]() |
城市規劃師考試輔導優惠套餐方案: |
城市規劃師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