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市場價格上漲國內白糖仍需進口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7-29
2011年,我國的白糖需求預計為1300萬噸左右,缺口仍有約200萬噸。所以,供需缺口需要依賴進口和國儲糖拋售來彌補。
7月21日,鄭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貨主力合約1201合約勉強創出新高7332元/噸,比7月19日的7348元/噸略有下降;持倉量與成交量分別為713854手和 942968手,分別比7月19日759442手和1203798手略有下降。
此外,白糖現貨報價持續上漲,其中7月18至20日上漲幅度也有所拉大。南寧現貨報價在7330~7350元/噸之間,昆明報價在7200~7320元/噸之間。
7月20日,南寧現貨報價7410~7450元/噸,經銷商報價7430元/噸。據部分銷區經銷商反映,目前價格雖然上來,但需求量明顯減少,主要是糖價偏高,淀粉糖替代明顯。
“雖然白糖正處于7月份的消費旺季,但在宏觀調控偏緊的環境下,價格上漲的空間仍難以確定,后市不排除有大幅震蕩的可能性。”光大期貨分析師曹豐告訴糧油市場報記者。
國內仍有缺口
在糖價連續拉漲的背后,糖市供應、消費、成本等各環節對價格都形成強勁支撐。
曹豐向記者分析說:“白糖消費呈現季節性特點,當前正值夏季食品、飲料等行業生產高峰,白糖消費旺盛,對價格上漲起到推動作用。此外,國際原糖價格大幅上漲,國內進口白糖成本持續上升,而國儲拋糖全部高價成交,現貨看漲預期依然強烈。”
其中,夏季飲料消費高峰和中秋、春節前后都是白糖的消費旺季,會拉動白糖的消費。
所以,為了保證食糖市場供應,穩定價格,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財政部于7月6日投放第六批國家儲備糖,25萬噸全部成交,平均成交價為7354.41元/噸。
這是2010/2011榨季國家進行的第六次國儲糖拋儲。這六次成交均價一直保持在高位,總體上呈上升態勢。如此高的競拍價格似乎意味著國內糖市仍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
2010/2011榨季以來,國內白糖價格從去年9月初的5500元/噸左右一路高歌猛進,今年2月時最高漲至7500元/噸左右,不到半年時間漲幅超過35%。
在此情況下,白糖期貨受到明顯支撐,進而形成了近期強勢上攻的格局。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強勢糖價還將在今年三季度得以延續,糖市新牛再度抬頭。
根據中糖協的報告顯示,我國2010/2011榨季產糖為1045萬噸,上半年銷售756萬噸,銷售形勢良好,需求增加和庫存減少兩大因素支撐高糖價,而且預計今年需求為1300萬噸左右,缺口仍有約200萬噸。所以,供需缺口需要依賴進口和國儲糖拋售來彌補。
海關總署公布的6月份進出口細分數據透露,6月份中國合計進口11萬噸食糖,低于5月份的17.28萬噸;上半年累計進口52萬噸,同比增長27%。
雖然國內供應緊張,庫存低迷,但6月份食糖進口量并沒有實現環比增加,對滿足榨季后期消費高峰期的需求帶來更大挑戰。
此外,截至目前,2010/2011榨季國儲只拋售白糖120多萬噸,今年9月前的計劃拋售量只剩30萬噸。
到今年5月底,全國累計進口食糖40.97萬噸,同比猛增84.35%,盡管進口增幅很大,但總量仍然偏低,也無法有效地改變國內的供求格局。
多方削弱巴西影響力
由于糖、肉類及奶類的價格上升,全球糧價指數6月再次攀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預測,由于預期糖價將有調整,明年整體糧價的上升壓力應會低于今年。
其中,7月14日,由于巴西產量或高于分析機構的預期,在基金退場壓力下ICE糖市原糖期價全線下跌。此前市場曾預計2011/2012制糖年巴西中南部地區食糖產量將下降300萬噸,而巴西糖業組織最新的預測數據則將減產數量下調至220萬噸。
隨后,國際糖業組織隨即表示,估計2011/2012制糖年全球食糖供給過剩,較先前預期的300余萬噸將減少100萬噸,巴西的食糖出口也比上年同期減少20%。
該機構認為,巴西新榨季的產量將和本榨季基本持平,產量增幅預期被抵消,而單產下滑將影響近兩個制糖年。
“總的來說,2011/2012制糖年全球食糖供給大量過剩依然是主基調,作為市場關注焦點的"巴西"因素已被過度炒作,印尼、印度、俄羅斯等其他產糖國的食糖增產效應將削弱巴西減產對糖市的推動力。”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7月20日,俄羅斯產糖協會公布的數據,今年至7月18日時,俄羅斯用進口的原糖共生產218.4萬噸白糖,較去年同期的183.7萬噸增長了18.9%。而在此期間,俄羅斯糖廠共收到原糖226.3萬噸,共加工222.7萬噸原糖;去年同期共收到187.6萬噸,共加工187.2萬噸。
另一方面,該協會7月13日表示,今年俄羅斯甜菜種植面積同比增長了1.4%,達到117.6萬公頃,有望產甜菜300萬噸,產糖400萬~420萬噸,將比去年有所增加。
目前印度市場需求增加,但政府減少了7月份投放國內市場食糖數量,7月18日,印度國內糖價繼續小幅上漲。
據孟買糖商協會表示,8月印度將迎來重大節日,零售市場、批發市場的需求均有所增加。而印度食品部部長7月13日表示,作為全球第二大產糖國,由于主產區產量有望增加,估計擬于9月份結束的2010/2011制糖年,印度食糖產量有望從前期預測的2420萬噸增加到2450萬噸。
另一大食糖出口國泰國,食糖產量大幅上升并且需求增長速度放慢。根據了解,泰國食糖價格繼續上漲(在不到7周內價格漲幅達26%),刺激了食糖產量的增加,食糖產量有望創歷史新高——達到1000萬噸,并出口750萬噸。目前,泰國的食糖產量已上升4.2%。
此外,7月20日,印尼糖業理事會表示,印尼今年白糖產量預計僅為258萬噸,低于此前270萬噸的產量目標。
盡管如此,白糖產量預估仍高于去年的230萬噸。因此,印尼作為東南亞最大的食糖消費國在2012年或無需尋求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