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舒茲的人際需要理論的片面性 (1)具有明顯的精神分析傾向,忽視了社會關系對人際關系的制約性影響 (2)夸大了兒童時期的人際經驗對個體人際行為的影響作用 5、角色理論的基本內容? 角色: 特指某一個體在社會關系中所處的一定社會地位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符合規范的行為模式 內容: (1)角色扮演: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社會職位、時間場合、面對不同的交往對象所表現出來的行為。 (2)角色期望:社會、團體或他人對角色扮演者行為的期待或要求,是個人行為的動機 (3)角色沖突:不同角色行為以及不同角色期望之間的矛盾 (4)角色實現:在角色扮演和角色期望的基礎上實現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評述: (1)由于一個人同時扮演著多種不同的角色,因此他就肩負著不同的角色期望 (2)不同的角色期望要求他遵循不同的角色規范 6、人際交換理論的基本原則? (1)成功原則 (2)刺激原則 (3)價值原則 (4)剝奪-滿足原則 (5)攻擊-贊同原則 (6)理性原則 交換理論揭示了人際關系中的社會交換規律,為認為人們了解人際交往、人際吸引的機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交換理論只是抓住了市場交換形成的雙方相互作用的一些方面,便概括出人際交往的原則,或者說完全以商品交換的經濟利益原則來解釋人際行為,這具有片面性 7、戲劇交往理論的基本內容。 (1)劇班 (2)前臺和后臺 (3)不協調角色 (4)角色外溝通 評述: (1)戈夫曼的印象管理理論,從獨特的角度對人際互動做了深入細致的描述,其中某些具體技術,對現實總的人際交往具有參考和借鑒意義 (2)戈夫曼完全使用戲劇中的一些概念來闡釋人際交往,把人際交往與表演同等看待,在某些方面難免牽強附會 8、人際關系認識的平衡理論 積極意義:人與人之間具有趨于一致的傾向 片面性: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人際關系的平衡與發展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復雜過程。平衡理論只考慮到了兩個人和一個物體這樣簡單的系統,忽略可這個系統中的其他大量因素,對平衡模式的討論顯得有些簡單 9、梅奧等人提出的人群關系的主要觀點 生產率不僅受物理的和生理的因素影響,而且要受到身會的和心理的因素影響。影響組織生產力最重要的因素是生產中發展起來的人際關系 (1)以社會人的人性假設代替經濟人的人性假設 (2)否定以物為中心的管理思想,強調以人為中心、主張從人的心理和社會方面來激勵工人的士氣,提高生產率 (3)正確處理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之間的關系 (4)改變對管理人員只強調技術方面素質訓練的片面做法,強調加強對管理人員了解、診斷、調適人際關系技能的培養和訓練。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09年自考人際關系學復習資料第一章 |
|
閱讀下一篇:09年自考人際關系學復習資料第三章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