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儲收購托起棉花價格底部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9-26
“19800元/噸”,在國內棉花(20410,-50.00,-0.24%)期貨行情K線圖上,只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價位,因為相比三年來市場從11000元到34000元的巨幅波動,它并無技術上的太大意義。但隨著收儲日期臨近,這個價位現在卻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昨日,中儲棉公示了2011年度棉花收儲第一批備用倉庫的名單,其中涉及中棉廊坊儲運公司等21家倉儲企業,公示期截止于8月19日。市場普遍預計棉花收儲將在9月1日正式啟動。而月初發布的《2011年度棉花臨時收儲預案》,已把收儲價格定在19800元/噸,收儲數量沒有限制。
“定價”加上“無限量收購”的政策組合,于是被市場理解是國內棉價鐵底。前期狂跌不止的鄭州期棉,逐漸平穩下來,CF1201合約昨日收報于20780元/噸,收盤價近一個月來首次站上10日均線,并且CF1201最低價也已是連續6個交易日報在了20500元/噸之上。
國泰君安期貨周小球表示,新年度棉花收儲時間為9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以19800元/噸為底價進行敞開收購,因此期間市場底部形態明確,價格跌無可跌。明年3月份以后,雖然市場不確定性增大,但只要出口形勢逐步好轉,價格仍然有上漲的可能。
相比期貨分析師的樂觀看法,現貨人士對于這個看起來十分明確的“政策底”,卻存在不同的判斷。方正物產棉花部經理董淑志表示,19800元/噸并不是真正的“底”,短期市場止跌,可能是因為受市場炒作精對苯二甲酸(PTA(10048,126.00,1.27%))、化纖的間接帶動。
他表示,只有收儲價格高于現貨或者期貨倉單價格,市場才有交儲動力。而通過收儲價往上回推,考慮到貿易商、生產企業的利潤,以及加工費等各項成本,折算市場上新棉收購價格肯定是要低于19800元/噸的國家收儲價,但現在期貨價格還反而高了1000多元/噸,而這個情況下,市場寧愿交到期貨市場注冊倉單。
“另外可以將2008年收儲情況作為參考,當時是在經濟危機背景下,市場嚴重供過于求,市場價格比收儲價格低了1000-2000元錢才穩定下來,并且2008年棉價也遠遠低于現在,受成本因素支撐更大。”
上海捷德服裝采購經理鄭瑜也認為,棉花價格可能還將要進一步下探尋底。據他分析,9月份新棉供應上市后,現在的存貨將面臨更大銷售壓力。而需求方面,去年棉價大漲,迫使很多訂單轉成化纖原料,今年服裝企業減少了對棉布料的采購。國內棉花市場供需失衡格局在短期內難以扭轉。
中國棉花協會對123家倉儲會員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7月底,商品棉周轉庫存總量為69.3萬噸(其中內地53萬噸、新疆16.3萬噸),同比增加了29.7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