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勢過程近尾聲滬膠反彈一觸即發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9-26

蓄勢過程近尾聲 滬膠反彈一觸即發
自8月中旬開始至今,滬膠主力1201合約在32500-34500元區間整理已歷時1個月左右,東京膠的運行軌跡也從7、8月份的345日元-395日元區間,縮窄到近1個月的大約30日元內。從盤面走勢上看,內外盤期貨市場長達4個多月由寬幅震蕩的大波幅逐漸收窄這一走勢分析,通過時間換空間的蓄勢過程似乎開始進入尾聲,那么滬膠的未來將走向何方?我們認為在目前國內外紛繁復雜的宏觀形勢下,膠價要走出一輪獨立行情的難度很大,今年膠價寬幅震蕩的格局已經確立,但是出現一輪階段性反彈的可能性尚存。以下是我們結合當前供需變化的跟蹤,對未來1個月內膠價走勢的展望。
自8月份開始,我國下游汽車輪胎季節性消費旺季開始啟動,在剛公布的8月份我國輪胎、汽車產量數據中得到了印證。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8月數據顯示,汽車產銷139.30萬輛和138.11萬輛,環比增長6.66%和8.29%,同比增長8.72%和4.15%。1-8月,汽車產銷1185.52萬輛和1198.36萬輛,同比增長3.04%和3.33%。隨著汽車市場傳統“金九銀十”消費旺季的到來,接下來幾個月的汽車產銷數據應該不會太令市場失望。據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我國輪胎產量較上年同期增長12%,至7219萬條,不過較7月份產量環比下滑0.9%。1-8月份,中國輪胎產量為5.325億條,同比增加6.4%。
除了下游行業消費逐漸開始復蘇的數據支持外,通過近期我們與國內輪胎廠交流中獲得的信息,國內大型輪胎廠生產線開工率恢復至100%,有的企業接到的訂單已經到了年底,目前的膠生產已經有利可圖了。在與有關人士的交流中給我們反饋的信息是,下游真實消費已經開始啟動,可以說上半年輪胎企業經營最為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再加上輪胎廠普遍庫存不足,加之又面臨國慶長假,補庫需求在近期得到有效釋放,反過來對內外盤現貨市場給予了較強的支撐。
不僅是下游消費層面出現增長的苗頭,國內橡膠(33100,-150.00,-0.45%)產業鏈上中下游各環節攤薄的庫存也將是推動膠價反彈的動力之一。截至9月9日,上海期貨交易所庫存數據顯示,總庫存為33376噸,注冊倉單為17695噸。在割膠旺季出現如此地量的庫存為近6年歷史數據中少有的。不僅如此,通過數據比較中我們發現,自2005年以來,到了9、10月份庫存出現增加進程中,往往伴隨了滬膠同步上漲的規律(除了2008年經濟危機外)。今年上期所的庫存增加是從8月初開始,加之隨著我國主產區降水的減少,產量供應進入旺產期,期貨庫存有望繼續呈回流趨勢。隨著庫存重建進程的深入,滬膠出現季節性揚升的規律有望重演。
從供需角度判斷當前膠價的回落空間已十分有限。而影響滬膠市場上漲的最大利空,主要來源于市場主流資金對于全球宏觀層面出現負面消息的過度恐慌。一旦恐慌情緒抬頭,膠價難逃拋售的厄運。但是隨著美國推出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政策,歐債危機得到各方聯手拯救的信號,國內8月通脹出現掉頭,持續收緊的貨幣政策有望緩和等階段性利好因素的支撐,膠價有希望走出前期的整理區間尋求更大的作為。
操作上,建議可背靠32800-33000元區間買入為主。下游終端企業可盡量以國產膠采購為首選,或是國內期貨盤出現遠期貼水的價差結構時可分批次買入保值。賣出套保企業可參考滬膠1201合約震蕩區間上沿34500元、35300元分批賣出。 (作者系中財期貨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