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成考專起點政治必看馬哲論述題一
來源:育路成人高考發布時間:2011-09-28
2011成人高考專起點政治輔導資料
1、試述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科學理論體系;它同舊哲學有著根本的區別;它的產生是哲學史上的革命變革。
第一、哲學研究對象上的變革。首先,馬克思主義哲學以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作為研究對象,從根本上改變了舊哲學凌駕于所有科學之上,把哲學視為“科學之科學”的錯誤觀點。其次,哲學對象上的根本變革,科學地解決了舊哲學所不能解決的哲學與具體科學的既相區別又相聯系的關系。哲學以整個世界發展的普遍規律為研究對象,具體科學則以世界某一領域的特殊規律為研究對象;哲學以具體科學為基礎,具體科學又以哲學作為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哲學與具體科學的普遍和特殊的關系表明,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代替具體科學的“代替論”和排斥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具體科學指導作用的“取消論”都是錯誤的。
第二、哲學內容上的變革。
首先,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實踐為基礎實現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有機統一,克服了舊哲學中唯物論和辯證法相分裂的狀態。
其次,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實踐為基礎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歷史觀的有機統一,結束了舊哲學中唯心主義在社會歷史領域中長期獨占統治地位的局面,使人們對社會歷史理論的研究成為科學。
再次,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并同辯證唯物主義有機結合在一起,構成了完備而嚴整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哲學體系,使唯物主義哲學發展到了嶄新階段。
第三、哲學的階級屬性和社會作用上的變革。
首先,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科學理論體系,它反映了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它的產生使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結束了舊哲學只是剝削階級專利品的歷史。
其次,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在實踐基礎上的革命性和科學性的統一,體現了不同于舊哲學脫離實踐的根本特征。
再次,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實踐為基礎,實現了科學地認識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統一,完整地體現了哲學應當承擔的根本任務和社會作用,它不同于舊哲學只是停留在用不同方式說明世界上。
綜上所述,馬克思主義哲學在諸多方面實現了哲學史上的革命變革,同舊哲學有著根本區別,成為自有哲學以來最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體系,是當今時代精神的精華。
2、試述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含義、內在根據、實質和基本途徑)。
(1)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就是根據中國的國情特點研究和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按照中國的國情和特點去運用它并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它。
(2)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內在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科學理論體系,是一種世界哲學。但相對于中華民族文化而言,又是一種外來哲學。因而必須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同中國傳統哲學緊密結合起來,使之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而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正確運用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加以豐富和發展。這既是馬克思主義的內在要求,也是馬克思主義及其哲學必須中國化的內在根據。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光輝典范。
(3)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實質,就是在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把在實踐中不斷堅持馬克思主義和不斷創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結合起來。
(4)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基本途徑,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運用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過程中,既要吸取中華民族的優秀思想,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相結合,使其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中國氣派,同時又必須概括和總結中國共產黨人的實踐經驗,成為反映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科學理論。
3、試述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兩次飛躍的重大理論成果。
(1)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傳播和發展是在對中國社會問題和社會變革的方法、道路問題的探討和激烈爭論中進行的,是直接與當時中國社會實際緊密結合的。
(2)中國共產黨人依靠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堅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過幾十年的浴血奮戰,終于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新中國成立后,又經過數年的努力,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并取得了偉大成就。在這個過程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總結人民斗爭的實踐經驗,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化,形成了毛澤東思想,繼承并極大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這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飛躍的理論成果。
(3)在我國生產資料私有制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建設一個什么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我們經過了艱難曲折,出現了不少失誤,我國人民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為代表的第二代中國共產黨人在總結國際國內社會主義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在把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過程中,創造性地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逐步形成了繼毛澤東思想之后的又一個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又稱鄧小平理論。這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飛躍的理論成果。這個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4、試述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及其意義。
(1)辯證唯物主義關于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包括三個方面的基本內容:
第一、世界是統一的世界。世界的本原只有一個而不是多個;世界上的各種事物和現象是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這種一元論哲學同主張物質和精神都是世界的本原的二元論劃清了界限。
第二、世界統一于物質。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承認世界的統一性,都是一元論哲學。但唯心主義主張世界統一于精神,而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統一于物質,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根源于物質: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時間、空間是物質運動存在的基本形式;規律是物質運動所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人腦的機能和客觀存在的反映。總之,萬物統一于物質。
第三、物質世界的統一是無限多樣的統一。物質世界具體性質和形態無限豐富多樣,但本質上是共同的,都統一于物質。
(2)世界統一于物質的原理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實踐意義。第一,這一原理告訴人們,世界上的一切現象,歸根到底都是由物質所引起的,都可以從物質運動中獲得最終的解釋和說明。堅持這種觀點,就可以有力地批判和抵制一切唯心主義和宗教迷信的歪理邪說,樹立起真正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第二,這一原理是我們從事一切工作的立足點,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客觀事物是第一性的,我們在實踐中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堅持實事求是,遵循客觀事物的規律性去改造世界,而決不能從主觀想象或書本條文出發。這就是在實踐中堅持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
2011成人高考考試在即,為方便考生做好最后的沖刺復習,相關推薦閱讀:
業內名師團隊,班主任一對一服務,全面覆蓋考點,一次考試,保上名校。 !
更多成考相關內容
熱 2013成人高考高起點英語關鍵句型匯總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匯總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八)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七)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六)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五)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四)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