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成考專起點政治必看馬哲論述題二
來源:育路成人高考發布時間:2011-09-28
2011成人高考專起點政治輔導資料
1、試述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辯證唯物主義一元論的根本要求。
(1)在實際工作中,是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還是從主觀意志出發,自以為是,這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條對立的思想路線的表現。
(2)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之所以是辯證唯物主義一元論的根本要求,主要是因為它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的以下原理:
①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就是要按照客觀事物的本來面貌去認識事物,這就是堅持了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辯證唯物主義一元論的原理。這正是“從物到感覺和思想”的認識路線所要求的。
②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就要按照客觀事物不斷變化發展的實際去認識事物,這就堅持了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的原理。物質世界運動發展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們既要承認事物有相對穩定性的一面,又必須堅持用運動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指導實際工作的方針、改革,要與時俱進,不能因循守舊,裹足不前。
③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求我們做任何工作,都要考慮時空條件,因時制宜,因地制宜,這就堅持了時間和空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的原理,堅持了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反對超歷史,超時空的“左”的傾向,也要反對落后于時空條件變化的右的傾向。
④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就是按照客觀事物運動變化的實際情況,揭示客觀事物固有的規律性和發展的過程性、階段性,按客觀規律辦事。這就堅持了物質運動具有客觀規律性的原理。總之,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既堅持了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又堅持了物質世界運動、變化和發展具有客觀規律性的原則,也堅持了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路線和工作路線。因此,它既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一元論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發點。
(3)我國當前的最大實際,就是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強調從實際出發,就是要堅持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我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否正確,就是要看它是否從這個實際出發,是否符合這個實際。
2、試述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的辯證關系及其實踐意義。
(1)主觀能動性是指人們在實踐基礎上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能動地認識世界,是指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是一個透過現象達到事物本質的過程,所謂能動地改造世界,是指人通過實踐按照自己的尺度去安排原來的客觀世界。客觀規律性是事物內部所固有的、本質的、穩定的聯系,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2)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之間的關系。
第一、遵循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為了達到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的目的,人的活動就必須合乎客觀規律,必須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否則,就不能實現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
第二、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和利用客觀規律的必要條件。只有在實踐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才能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總之,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是一個辯證統一的過程,只有尊重客觀規律,才能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只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更好地遵循客觀規律。
(3)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的辯證關系,對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第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這種情況要求我們每做一件事都必須認真考慮是否符合客觀規律,做到科學決策、科學實踐。
第二、我們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實踐中探索前進,才能掌握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規律,指導社會主義建設勝利發展。
第三、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要把尊重客觀規律和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辯證地結合起來。既要反對那種無視客觀規律、片面強調發揮主觀能動作用的唯意志論,又要注意避免只強調尊重客觀規律、不注重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宿命論和機械論的消極無為的思想。
3、運用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原理,說明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意義。
(1)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正確意識能指導人們采取正確行動,促進事物合乎規律地發展;錯誤意識會引導人們采取錯誤行動,阻礙和破壞事物的發展。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要根據客觀實際,按規律辦事,即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根本原則。
(2)只有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才能認識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規律,制定出符合客觀規律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使社會主義建設取得成功;反之,從主觀愿望和書本出發,必然使社會主義建設遭受挫折。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幾十年來的經驗教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3)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恢復了用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指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只有不斷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根本原則,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才能不斷地向前發展。
4、試述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原理對我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對外開放的重要意義。
(1)內因就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與他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內因和外因的關系是: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內因和外因辯證關系的原理,是我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對外開放方針的理論基礎。
(2)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首先依靠本國人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強國。
(3)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對外開放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項基本國策。現代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各國經濟技術聯系非常密切,在這種情況下,閉關自守只能導致愚昧、落后,不可能實現現代化。
(4)我國的對外開放是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為基礎的。我們必須從我國的實際出發,積極地借鑒和吸收世界各國一切文明成果,為我所用,增強我國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
2011成人高考考試在即,為方便考生做好最后的沖刺復習,相關推薦閱讀:
業內名師團隊,班主任一對一服務,全面覆蓋考點,一次考試,保上名校。 !
更多成考相關內容
熱 2013成人高考高起點英語關鍵句型匯總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匯總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八)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七)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六)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五)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四)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