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成考專起點政治必看馬哲論述題四
來源:育路成人高考發布時間:2011-09-28
2011年成人高考專起點政治輔導資料
1、運用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相統一的原理,闡明怎樣正確對待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1)由于事物內部的矛盾運動,事物的發展經過兩次否定,從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
① 否定之否定階段克服了前兩個階段的片面性,保留了前兩個階段的積極因素,并增加了更高級的新內容,因而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
② 否定之否定階段重復肯定階段的某些特征,仿佛又回到出發點,使事物發展過程呈現出周期性,因而事物的發展道路是曲折的。
③ 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這一原理對我們正確認識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我們要堅信前途是光明的,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充滿必勝的信心。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社會主義必然最后戰勝資本主義,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一定會取得成功。要堅定不移地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要被一時的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因暫時的挫折而動搖。
(3)我們要準備走曲折的道路,有克服各種困難的精神準備。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會遇到各種困難,遭受各種挫折。我們要充分認識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艱巨性和復雜性,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要反對看不到我們事業的艱巨性和復雜性、缺乏克服困難的精神準備的盲目樂觀的傾向,在曲折的斗爭中開辟前進的道路。
2、試述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
(1)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是關于人的認識產生和發展的規律性的理論。思想路線是哲學路線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化,即作為指導思想而體現于實際工作各個方面的哲學路線。思想路線和認識路線在本質上是同一的。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這條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是對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原理最精練、最簡要的概括。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黨的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實事求是。黨的思想路線也簡稱為: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2)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是唯物主義的反映論。唯物主義認識路線,表現在實際工作和社會活動中,具體化為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3)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是實踐論。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就是尊重實踐,把客觀存在的實際事物和群眾的實踐活動作為黨觀察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根本出發點。為了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必須理論聯系實際。堅持在實際工作中貫徹理論從實踐中來,又回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路線。
(4)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是能動的反映論。能動的反映論,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貫徹尊重客觀規律性、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理論依據。貫徹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根本要求和目的,就是要在正確認識客觀世界的基礎上,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更有效地改造客觀世界。(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反映論,而不是舊唯物主義的機械的反映論。)
(5)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人們是否真正做到了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只有通過實踐才能證明。同時,通過實踐檢驗真理的過程,也是在實踐中發展真理的過程。黨的思想路線正是體現了通過實踐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
(6)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是黨的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思想路線的哲學根據。歷史的經驗證明,黨的思想路線是否正確,是否以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為指導,關系到革命和建設事業的成敗。貫徹黨的思想路線,是我們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
①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是關于人的認識產生和發展的規律性的理論――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同黨的思想路線的關系。
②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是唯物主義的反映論。
③實踐論的唯物主義。
④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是能動的反映論。
⑤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⑥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是黨的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思想路線的哲學根據。
3、試述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的關系。
(1)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認為人的認識是由實踐到認識、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又由理性認識回到實踐,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的過程,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無限曲折上升的過程。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2)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黨的群眾路線的關系是:前者是后者的理論基礎,后者是前者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運用。理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體現了實踐和認識的主體都是人民群眾的觀點。“從群眾中來”,表明了人民群眾的實踐是正確思想的來源,是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基礎和出發點;其實質就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由感性認識能動地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到群眾中去”,就是宣傳解釋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發動群眾貫徹執行,并檢驗、修正、補充和發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過程;其實質就是理性認識回到實踐,指導實踐,改造世界的過程,是檢驗、修正、補充和發展理性認識的過程。堅持不斷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過程,也就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以至無窮的過程,是認識無限曲折上升式發展的過程。
4、試述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辯證關系的原理及其意義。
(1)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
首先,二者是對立的。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是同一個真理的兩個不同方面或兩種不同屬性,它們各有不同的規定性,是有區別的。
其次,二者又是統一的。這種統一表現在:
其一,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相互聯結,相互滲透。相對之中有絕對,絕對之中有相對。
其二,相對真理可以向絕對真理轉化。真理是由相對走向絕對的永無止境的發展過程,任何真理性的認識都是由相對真理向絕對真理轉化過程中的一個環節。
(2)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辯證關系的原理,指導我們樹立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態度,即一要堅持,二要發展。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是在無產階級革命實踐中產生并接受實踐的檢驗,然后又指導無產階級革命實踐的普遍真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是對社會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是客觀真理,也就是包含著絕對真理的因素的正確認識。從這個意義上說,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是絕對真理。因此,必須堅持,任何時候都不能違背。要反對否定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錯誤傾向。這種觀點鼓吹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過時了”,懷疑和否定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的正確性,因此,也就是懷疑和否定其真理的客觀性和絕對性。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又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它沒有也不可能窮盡我們對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也有一個不斷發展、不斷完善的過程,它的個別觀點也會隨著實踐的發展而改變。這說明,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同時也是相對真理,不能把它變成僵死的萬古不變的教條。不承認這一點,也就否認了真理的相對性。因此,必須隨著實踐的深入,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堅持和發展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典范。
2011成人高考考試在即,為方便考生做好最后的沖刺復習,相關推薦閱讀:
業內名師團隊,班主任一對一服務,全面覆蓋考點,一次考試,保上名校。 !
更多成考相關內容
熱 2013成人高考高起點英語關鍵句型匯總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匯總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八)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七)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六)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五)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四)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