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家公務員申論熱點:官場“陪”風
來源:北京日報發布時間:2011-10-1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幾位在黨政機關任職的朋友,總說忙得不得了。他們坦承,只為那點兒工作,不至于忙成這樣兒,“忙”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應景”的事情太多。例如下列這些被迫作“陪”的活動:
陪會。官場開會多,盡人皆知。有些議事的會是必開的,但另一些會議,其實質,是通過會議形式,把一定的信息傳遞給特定的對象。會議重要與否,應該取決于傳遞的信息是否重要。只要由適當人員把信息準確、順暢地傳遞給規定的對象,會議就算成功了?捎行┤怂坪醪灰詾槿唬麄兇蟾庞X得,坐在主席臺上的人職務越高、數量越多,越顯得會議重要。所以即使開個普通會議,也要力爭由上級領導來講話,還要多多地請大領導出席作陪。有的上級領導本不愿陪會,卻怕被說成“不支持”、“不重視”而勉強出席。主席臺上坐了長長一排,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充當一種象征、一種標志。這些人大量的時光白白耗費在這一“陪”上,他們應當履職做的工作倒給耽擱了。
陪酒。接待上級來人或其他客人,接待者為了顯示“熱情好客”,不但酒菜要上檔次,而且陪吃陪喝的官員也要上檔次,也就是把職務高的領導拉到酒場。有時來客不止一撥,陪酒的官員還要“趕場”似地奔波應酬,到哪兒也少喝不了。這樣的結果,于公,浪費了公款,助長了不正之風;于私,無端地耗費了時間和精力,身體還受到傷害。許多官員視陪酒為負擔,卻又表示無可奈何。
陪言。有些官員在本職工作之外,還常常應邀參加五花八門的“業余”活動,例如慶祝會、紀念會、鑒定會、展銷會、開業典禮、首發式之類。人家發出邀請,就是要借官員為自己貼金。官員一旦到場,總不能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吧,少不了被“熱烈歡迎”說點什么,有的還要大筆一揮,留言、題詞,或掛名為人作序。有的官員既非內行,也缺乏必要的準備,只因“盛情難卻”,不得不應景。應景的言論,或虛情假意,廉價吹捧,或一派官腔,不得要領,或不懂裝懂,貽笑大方。如果被人用來作為招搖撞騙的本錢,還可能產生更嚴重的不良后果。
各級領導干部應該自覺地實踐求真務實精神,戒除“應景”,煞住“陪”風。這樣,既能促進黨風和社會風氣的好轉,又能促使各級官員踏踏實實,專心致志地履行職責,把正經事情辦得更好。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