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主產區實行價格調控后市糖價或震蕩趨穩
來源:考試大發布時間:2011-10-23
種植成本的不斷攀升令國內糖料收購價居高不下,近年來,“搶甘蔗”的現象在糖料主產區時有發生。為了改善這種局面,近日,發改委要求廣西等五個糖料主產區實行糖料收購價由各省區政府統一定價,非主產區的糖料收購價格可繼續實行市場調節。隨著國家調控力度的加強,預計后市糖價將逐步趨穩,以震蕩為主。
政府對白糖主產區
實行價格調控
記者了解到,日前,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完善糖料收購價格政策的通知》,要求廣西、廣東、云南、海南和新疆五個糖料主產區實行糖料收購價由各省區政府統一定價,并且納入地方政府定價目錄,但非主產區的糖料收購價格可繼續實行市場調節。
“這次通知與此前發改委要求糖企限價銷售的政策應該是配套的,在限價和拋儲的種種利空影響下,糖價相比于其他商品并未出現明顯下跌,反而在近期泰國洪水的炒作下再度回升到6800元/噸以上,發改委要求產區糖料收購價由當地政府統一定價,釋放進一步控制糖價上漲的信號。”安糧期貨分析師黃成寶解讀道。
對于實行各省區政府統一定價,業內普遍認為,這是政策對五大主產區加強價格管制的一項舉措,這樣可以避免出現高價“搶甘蔗”的局面。從過去兩年的情況看,由于甘蔗產量減少,“搶甘蔗”的現象時有發生。“以往廣西各地的糖料收購價也不統一,經常發生跨地區搶甘蔗,現在省內價格統一了,有助于改善這種現象。”永安期貨分析師周源向記者表示。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地方政府統一定價,也可平衡糖廠和農民的利益。穩定糖價,使之減少波動,有助于保護農民的利益。
另外,各省區分別定價,可以針對各地成本和費用不同的情況做出價格調整。比如,廣西和云南的人工成本不同,若實行各地自行定價,政府可因地制宜,靈活定價,有利于避免價格的片面性。
種植成本支撐收購價易漲難跌
近兩年來,農產品(13.16,-0.01,-0.08%)的種植成本越來越高,這已然成為一個趨勢,甘蔗的種植成本也在不斷上升,導致糖料收購價易漲難跌。
記者了解到,一般而言,甘蔗種植成本包括種苗、化肥、農藥以及地膜和人工等費用,去年每畝的種植成本是1250元左右,今年由于化肥、農藥以及人工費用還在繼續上漲,預計成本還將繼續增加。
據廣西物價局公布的數據,2010年、2011年榨季最終甘蔗結算價為492元/噸。近期可能公布2011年、2012年榨季甘蔗收購一次結算價,市場普遍認為,正是由于甘蔗成本增加推動了制糖成本上升,因而最新結算價或將小幅上調。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于種植成本太高,今年廣西種甘蔗的農民減少了甘蔗的種植面積。“種植甘蔗的人工成本很高,今年比去年漲了一倍,每天要付60元的人工費。再加上肥料、機械等費用,每畝地的利潤1000元不到,比去年減少了一半多。很多農民不愿意種甘蔗,紛紛種植其他作物,導致甘蔗收購價水漲船高。”
后市期糖或將小幅震蕩
由于現貨收購價居高不下,期糖在近期的弱市中依然顯得相對強勢。近日,白糖呈現弱勢反彈走勢,相對其他品種而言,表現較為強勢。原糖價格在國際宏觀面短期恐慌減弱以及泰國洪水影響食糖發運的情況下走高,攀至一個月高位,帶動國內鄭糖期貨繼續反彈。
不過,隨著國家調控力度的增強,國內糖價將逐漸趨穩,后市走勢將以震蕩為主。分析師周源認為,“由于國家對五大糖料主產區全面實行價格管制,近期期糖的反彈空間也有限,或將在6850元至6650元之間震蕩。11月份糖價或有一輪下探調整,12月份在元旦春節的旺盛需求下,期糖或將迎來‘小牛’走勢。”
另外,宏觀面也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利空因素隨時可能出現,期糖很難獨善其身、單邊大漲。東亞期貨分析師徐舟表示,在宏觀面沒有好轉的情況下,白糖難以走出單獨上漲行情,預計仍將以震蕩調整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