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國考行測《言語理解》模擬題解析(7)
來源:育路公務員網發布時間:2011-10-2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一、所謂“拿破侖學”的學者所寫出的充塞各國圖書館內的拿破侖傳,[f]以卓別林的傳記來說,以我有限的見聞,[g]不下六七種之多。有本人寫的自傳,也有別人寫的傳記。
[e][f][g]處恰當的措辭是:
A.無論 還是 就
B.且不說 僅 就
C.無論 僅 就
D.且不說 如果 也
二、對輸出方來說,可簽訂較長期的貿易協定,保證某些商品的來源,同時又獲得一定利息。另外輸出方由于籌劃銀行貸款,組織補償商品的銷售等事宜,在輸出的技術設備上一般要適當加價,又可多得一些利潤。[ ],補償貿易方式,對雙方是互利的。我們在加快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過程中也在采用這種方式。
文末[ ]處恰當的措辭是:
A.不過 B.而且
C.因此 D.其實
三、邊沁認為,動機和意圖作為行為過程中的兩個因素,其道德價值要通過行為結果表現出來。動機并非毫無作用,有動機才有意圖,有意圖才能發生行為,有行為才會產生結果,但動機和意圖的好壞不取決于主觀的道德動機,而是要看它們帶來的行為結果。
對這段文字理解正確的是( )。
A.人的道德品質可以從行為上來判斷
B.動機和意圖具有獨立的道德價值
C.動機和意圖的好壞依行為結果的好壞而定
D.動機和意圖的依據不存在于客觀效果中,而存在于主觀領域
四、人們以為芳香劑能凈化空氣,其實不然,而且實驗表明,大多數芳香劑對神經系統有毒害作用,少數還可導致造血系統損害,對皮膚黏膜有剌激作用等。對一般人來說,偶爾使用芳香劑,不至于造成危害,但家中有呼吸系統疾病等癥狀者,最好少用或不用。
對這段文字,理解不準確的是( )。
A.有些芳香劑對空氣沒有污染
B.用芳香劑都會傷害身體
C.家里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不要用芳香劑
D.家里沒病人,也只偶爾使用芳香劑
五、現在許多青年不愿意腳踏實地干一些平凡的工作,只想有一鳴驚人之舉,今天,在紀念毛澤東同志“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發表三十周年的日子里,我們推薦廣大青年讀一讀《雷鋒日記》這本好書。以上這個句子的語病是:
A.句意雜糅 B.主謂搭配不當 C.虛問誤用 D.比喻不當
答案解析:
【解析】B。“無論”一般不能單獨使用,往往后面要接上“還是”“或”之類的詞語,所以C選項被排除。而A選項當[f]處用“還是”的時候顯然不通,所以A被排除。比較“僅 就”和“如果 也”顯然[f][g]處用“僅 就”比較合適,所以此題選擇B較佳。
【解析】C。根據上下文可判斷,此處應選擇一個表因果關系的連詞,所以應選擇C。
【解析】C。這是理解文意的題型,即要求考生概括文章的主要意思,通?梢岳ㄅ懦▉碜鲞@類型的題目。本題中,第一句話就是文章的中心句,后面的文字都是圍繞中心句展開的。通過對第一句話的理解,可知A、B錯誤;由最后一句話可知D錯誤。所以正確答案是C,它是中心句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解析】B。這是理解文意的題型。從文中的“對一般人來說,偶爾使用芳香劑,不至于造成危害”可以推出并不是使用芳香劑都會傷害身體。所以正確答案應該為B。
【解析】A。此題要求考生判斷病句類型,這就要求考生對各種類型的病句都要有所了解。句中“現在……一鳴驚人之舉”與后面的句子在句意上不能統一,混雜在一起了,應該當作兩句話來講。所以正確答案應該為A。
歧義往往是由于指代不清、詞義誤用所導致的。考生在做題時,可主要從這兩方面加以考慮。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