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模擬試卷三答案
來源:中公教育發布時間:2011-11-2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111.「答案」A。解析:加強型題目。題干觀點是“父母不能因為他們的未成年孩子所犯的過錯而受到指責或懲罰”,理由是父母并不能完全控制他們的未成年孩子的行為。
如果A項為真,說明父母無需為他們的未成年孩子的行為承擔責任,從而支持了題干的觀點。B項中對未成年人的判罰與對其父母的判罰無關,故是無關項;C、D兩項都削弱了題干的結論。故答案選A. 112.「答案」C。解析:評價型題目。題干有兩方面意見:電動自行車能方便居民,所以應“放開”;電動自行車增加城市交通壓力,所以應“限制”。A項改善道路交通網,削弱了后一種意見,屬于支持“放開”意見;B項多起交通事故由于電動自行車引起,屬于支持“限制”意見;D項從經濟方面支持“放開”意見。只有C項前半句支持“放開”意見,后半句從經濟方面支持“限制”意見,故答案選C。
113.「答案」D。解析:削弱型題目。齊老師的觀點是:基礎數學課程可以用其它重要的工程類課程替代。論據是:隨著解決數學問題的計算機程序的增多,不需要學生對基礎數學有深刻理解。
Ⅰ加強了齊老師的觀點;Ⅱ說明即使有了計算機程序,也需要學習基礎數學,削弱了齊老師的觀點;Ⅲ提出新的論據說明學習基礎數學課程是有必要的,也削弱了齊老師的觀點。故答案選D。
114.「答案」D。解析:削弱型題目。司機的結論是:每行駛5千公里做一次定期檢查是沒有意義的,是浪費時間和金錢。
A、B兩項說明這個定期檢查是必要的,削弱了司機的結論;C項說明沒有做定期檢查可能出現問題,從反面支持了定期檢查的必要性,也削弱了司機的結論。只有D項說明定期檢查是沒有意義的,無法削弱司機的結論。
115.「答案」D。解析:削弱型題目。題干最后一句是動物保護組織的觀點。D項舉出了反例,說明有些在夜間特別活躍的羞怯動物,在人們的心目中并沒有恐怖的印象,從而削弱了題干的觀點。A項蝙蝠夜間活動的原因、B項蝙蝠的食性、C項蝙蝠在其他地區的形象都與動物保護組織的觀點無關,因此都不能質疑題干觀點。
116.「答案」D。解析:考查模態詞的轉化關系。不可能不=必然,所以前半句等值于“所有的錯誤決策都必然付出代價”;可能不=不必然,所以后半句等值于“有的錯誤決策不必然造成嚴重后果”。因此,D項正確。
117.「答案」A.解析:解釋型題目。題干要求解釋的是“半空的電冰箱比全滿的電冰箱消耗更多的能量”。A項很好地解釋了這一現象;B項開門次數、D項如何有效運作都不能解釋題干現象;C項是針對題干現象提出的建議,也不能起解釋作用。故答案選A. 118.「答案」A。解析:考查復言推理。由題干可知,小張考上北大→小孫考上北大,又由“小李考上了清華,或者小孫未考上北大”可知,如果小孫考上北大,則小李考上清華。因此可知:小張考上北大→小孫考上北大→小李考上清華。又由題干可知,小張未考上北大→小李考上清華。也即無論小張是否考上北大,都可推出小李考上清華,即小李考上清華一定為真。
119.「答案」C。解析:前提型題目。題干根據中美兩國兒童對三幅畫的不同分類結果得出結論:兩國兒童是按照不同的方法來分類。
A項中的馬、B項中的鴨和雞蛋都在題干的實驗中沒有出現,因此不是學者得出結論必須假設的;C項是學者得出結論必須假設的,否則根據實驗無法得出“美國兒童習慣于把事物按照各自所屬的‘實體’范疇進行分類”這一結論;D項不是必須假設的,不是習慣于按照事物之間的關系來分類,也可能是習慣于按照其他方法來分類,而不一定能得出結論。故答案選C。
120.「答案」B.解析:分析推理題。此題的突破口即三條密碼互相之間只有一個詞相同,可以分別根據翻譯找出密碼與詞的對應關系。根據前兩句可推出“人質”是“Makasey”;根據后兩句可知“記者”是“Mugbudengs”;根據第一句和第三句可知“綁架”是“Alingoits”。因此,“學生”是“Doximayo”。故答案選B.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