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相關問題
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家長您好,我是在線答疑老師,特別理解您擔心孩子轉國際學校后語言跟不上的問題——其實這是很多剛進入國際體系的孩子都會遇到的適應期挑戰,不用過度焦慮,關鍵是找準“校內借力+校外補弱+日常沉浸”的組合方法,幫孩子逐步突破語言關,具體可以從這幾點入手:
國際學校的語言需求分兩類:一類是“學術語言”(比如聽懂全英文授課、讀懂學科教材、寫課程論文、參與課堂討論),另一類是“日常交流語言”(和同學互動、跟老師溝通生活需求)。可以先和孩子的班主任或ESL(英語作為第二語言)老師聊一聊,看看孩子是哪類短板更明顯——比如有的孩子能日常聊天,但聽不懂數學的“函數術語”、科學的“實驗步驟描述”,這就是學術語言需要補;有的孩子能看懂教材,但不敢開口說話,就是日常交流要突破,找準方向才能少走彎路。
幾乎所有國際學校都會為非母語學生提供ESL課程,有的是單獨編班,有的是課后輔導(比如每周2-3次,每次1小時),一定要讓孩子按時參加,課后主動把課堂沒聽懂的內容(比如某個學科詞匯、某個老師的授課邏輯)跟ESL老師請教,這些老師最了解國際學校的課程語言體系,能幫孩子精準補漏。另外,很多學校還有“語言伙伴計劃”(讓母語是英語的同學和孩子結對子)、“學術寫作工坊”(專門教論文結構、引用格式等),這些資源不用額外花錢,卻是幫孩子適應學術語言的關鍵,一定要鼓勵孩子主動參與。
如果學術語言短板明顯(比如讀不懂歷史、生物教材),可以找專注“國際學校學術英語”的輔導,重點補學科詞匯(比如把數學的“幾何定理”、化學的“元素周期表相關術語”整理成高頻詞表,每天背10-15個)、長難句分析(教材里的復雜句子怎么拆分理解);如果是口語交流弱,平時可以讓孩子多做“沉浸式輸入輸出”——比如每天看20分鐘國際學校常用的英文紀錄片(像《CrashCourse》,內容涵蓋科學、歷史,語言貼近課堂),看完后讓孩子用英文簡單復述;周末和孩子用英語聊校內的事(比如“今天科學課做了什么實驗”“和同學玩了什么游戲”),哪怕一開始句子不完整、有語法錯也沒關系,先練“敢說”的勇氣,慢慢會越來越流利。
語言適應沒有捷徑,一般需要3-6個月才能基本跟上課堂節奏,有的孩子可能需要更久,家長不用盯著“今天有沒有全聽懂”,而是多關注小進步——比如“今天主動跟老師用英語問了一個問題”“今天看懂了數學課本的一個小節”,這些小事都能幫孩子建立信心。如果孩子偶爾抱怨“聽不懂”,可以跟他說“媽媽/爸爸知道你現在有點難,但你每天都在進步,咱們一起慢慢找方法”,避免說“你怎么這么慢”“別人都能聽懂就你不行”,負面情緒只會讓孩子更抵觸語言學習,正向引導才能讓他更有動力突破。
總的來說,轉國際學校語言跟不上是“階段性問題”,只要找準短板、用好校內資源、做好校外積累,再給孩子足夠的耐心,大多數孩子都能在1-2個學期內適應,家長不用太擔心,咱們一步一步來就好~
國際學校家長還關注這些問題:
國際學校相關問題
答插班國際學校需要面試嗎?當然需要,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階段,插班國際學校均需通過面試環節,且面試形式、內容與考核重點...
答家長您好!關于“無戶口無學籍能讀國際學校嗎”的問題,答案需要結合國際學校的不同類型來看,公辦學校國際部通常要求較嚴格,一...
答家長您好!“不適應應試”是很多孩子會遇到的問題,但轉學不是“一拍腦袋”的決定,更需要結合孩子的真實需求、現有資源和未來規...
答關于“9月轉國際學校來得及嗎”這個問題,結合國際學校的招生節奏、課程體系特點以及學生適配性來看,大部分情況下是來得及的,...
答國際學校vs公立學校區別有哪些?在教育理念、課程體系、師資配置、升學路徑、費用與資源等各方面都有區別,若孩子計劃留學、追...
答開學不適應國際學校可以從應對語言障礙、適應教學模式差異、打開社交圈子、要給自己適應的時間幾個方面讓自己逐漸適應,很多新同...
答國際學校有哪些社團活動安排?學術類社團、藝術類社團、體育類社團、服務與領導力社團、特色創新社團等。國際學校社團活動的真正...
答家長您好,結合非京籍上國際學校家庭的實際就讀反饋,常見弊端主要集中在4個方面:1、升學有限制2、經濟壓力大3、課程與社交...
國際學校擇校指南
更多>國際學校入學必看
國際學校招生動態
免費咨詢
張老師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學校簡章學費隨時查
報名咨詢電話:400-005-1568
育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