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 1.中國封建社會的社會結構特點是族權和政權相結合的封建宗法等級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長制,突出()。 A、父權 B、夫權 C、君權 D、族長權 2.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結構對中國社會造成的影響有()。 A、鞏固和維系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穩定和延續。 B、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生機和活力。 C、使中國社會發展緩慢甚至遲滯。 D、造成了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經濟危機。 3.鴉片戰爭前,中國雖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但已處于封建社會晚期。下列對中國當時經濟社會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有()。 A、經濟上,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并不斷發展。 B、政治上,清王朝實行高度集權的君主專制已腐敗不堪。軍事上,清王朝國防空虛,軍備廢弛。 C、文化上,清朝統治者實行嚴厲的文化專制政策,鉗制人們的思想,禁錮人們的反抗意識。 D、對外關系上,清王朝長期實行嚴格限制對外交往和貿易的閉關鎖國政策。 4.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需要的前提是()。 A、思想上的啟蒙運動 B、少數人積累大量貨幣財富 C、大批勞動者成為自由出賣勞動力的無產者 D、世界市場的廣泛開拓 5.英國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 A、是英國資本主義擴張發展的客觀要求 B、是英國政府蓄謀已久的政策 C、是由中國人民禁煙斗爭引起的 D、根本目的在于打開中國大門,使中國成為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 6.19世紀50~80年代,俄國共侵占我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這主要是通過()完成的。 A、《璦輝條約》 B、《北京條約》 C、《勘分西北界約記》 D、《改訂伊犁條約》 7.關于租界的敘述,正確的有()。 A、1845年11月,英國駐上海領事強迫清政府地方官吏議定土地章程,在上海劃出一個特定區域,作為英國人居留地。這是外國人在中國設立租界的開端。 B、1848年和1849年,美、法兩國也相繼在上海強行劃分了租界。 C、外國侵略者在租界逐步排斥中國的主權,使租界成為“國中之國”。 D、中國政府對租界內的行政、司法有干預權。 8.為了統治中國,資本—帝國主義列強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A、控制中國的內政、外交 B、發動侵略戰爭,劃分勢力范圍 C、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D、扶植、收買代理人 9.西方列強通過以下哪些條約,一步一步剝奪了中國的關稅自主權()。 A、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 B、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關稅則》 C、1844年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 D、1858年的《天津條約》 10.資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入侵()。 A、為中國帶來了資本主義的先進生產方式。 B、是決定近代中國社會性質、革命性質的重要依據。 C、是產生近代中國社會基本矛盾和各種社會矛盾的主要根源。 D、是近代中國社會貧困落后的根本原因。 11.中日甲午戰爭后,勸告日本退還遼東半島的國家有()。 A、英國 B、俄國 C、法國 D、德國 12.下面對義和團運動的評價,正確的有()。 A、其斗爭鋒芒指向外國侵略勢力,粉碎了列強瓜分中國的迷夢,向世界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壓迫的無窮力量 B、將清政府的賣國投降面目暴露于國人面前 C、打擊了封建統治勢力 D、阻止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進程 13.帝國主義對華資本輸出的方式有()。 A、開設工廠 B、設立銀行 C、向清政府進行政治貸款 D、爭奪中國鐵路的投資權,投資中國礦山 14.近代中國人民的反侵略戰爭()。 A、沉重地打擊了資本—帝國主義列強的侵華野心。 B、使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歷盡劫難、屢遭侵略而不亡。 C、它表現出來的愛國主義精神,鑄成了中華民族的民族魂。 D、反侵略戰爭的失敗,從反面教育了中國人民,極大地促進了中國人的思考、探索和奮起,反侵略戰爭的過程,是中華民族逐步覺醒的過程。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2年自考中國近代史第二章試題及答案 |
|
閱讀下一篇:2012年自考中國近代史試題及答案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