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學重要考點(1)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12-23 14:38:41
5.歷史上的教育學思想
(1)中國古代的教育學思想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對中國文化教育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孔子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張“有教無類”,大力創辦私學,孔子的學說以“仁”為核心和最高道德標準,重視因材施教。他很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學習與行動相結合。
先秦時期以墨翟為代表的墨家與儒家并稱顯學。墨翟以“兼愛”和“非攻”為教,同時注重文史知識的掌握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還注重使用技術的傳習。
道家主張回歸自然、“復歸”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戰國后期,《學記》總結了儒家的教育理論和經驗。《學記》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學”、“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設計了從基層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體制,提出了教學相長的辯證關系和“師嚴然后道尊”的教師觀。主張啟發式教學,主張教學要遵循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循序漸進。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學思想
在西方,教育學的思想來源,以古希臘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為代表。
蘇格拉底以問答法著名。這種問答分為三步,第一步稱為蘇格拉底諷刺,第二步叫定義,第三步叫助產 術。
柏拉圖把人分成三種集團或等級:哲學家、軍人、勞動者。他認為教育與政治有著密切的聯系,以培養未來的統治者為宗旨的教育乃是在現實世界中實 現這種理想的正義國家的工具。其代表作為《理想國》。
亞里士多德稟承了柏拉圖的理性說,認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認為, 教育應該是國家的,主張按照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對兒童進行分階段教育,提倡對學生進行和諧的全面發展的教育。他的教育思想代表作是《政治學》。
6. 教育學的建立與變革
(1)教育學學科的建立教育學作為一門學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紐斯。夸美紐斯強調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泛智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反映在《大教學論》中。
(2)規范教育學的建立
從獨立的教育學誕生的角度說,通常以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為標志。杜威和他 的《民主主義與教育》是20世紀初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①赫爾巴特的貢獻在于把教學理論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上,把道德教育理論建立在倫理學基礎上,奠定了科學教育學的基礎。
在教學上,他強調系統知識的傳授,強調課堂教學的作用,強調教材的重要性,強調教師的中心地位,形成了傳統教育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的特點。
②杜威與他的《民主主義與教育》
作為現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主張教育即生活。主張“在做中學”,在問題中學習。杜威強調兒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張教師應以學生的發展為目的,以兒童中心主義著稱。
重點難點提示
本章的重點是識記教育和教育學發展歷程中具有代表意義的事件和人物以及他們的主要思想,理解現代教育制度的發展趨勢和20世紀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