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辯證施護原則
來源:不寐辯證施護原則發布時間:2012-09-03
(1)一般護理:
①創造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
光線宜暗,床被褥松軟舌宜,避免噪音。
②解除誘因如咳嗽、疼痛、哮喘等,使之安眠。
③指導病人養成定時就寢的的習慣,睡前避免情緒激動或劇烈活動;
④因心理因素思慮過度者做好情志護理,解除憂慮;
⑤守慮藥物宜睡前1小時服用。
(2)肝郁化火證:
①一般護理。
②做好情志護理,遇事作發了解釋疏導;活躍休養生活,使之心情舒暢,情緒穩定。
③可適當食用柑、橘、香櫞、金桔及蘿卜,理氣化滯解郁。
④就寢前庭院散步,順暢氣機,有利安眠。
⑤可針神門、內關、曲池、太陽、頭維等穴位隔日一次。
⑥按摩天庭、印堂、太陽穴,耳廓背溝處各30~50下;手心按摩對測足心涌泉穴各100下。
(3)痰熱內擾證:
①一般護理。
②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勿暴飲暴食,晚餐勿過飽宜清淡,寢前不吃零食。
③適當選用消食導滯化痰食品,如山楂、蘿卜、杏子,或焦三仙煎水每日代茶飲。
④按摩中脘、合谷、足三里穴各50~100下。
(4)心脾兩虛證:
①一般護理。
②創造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
③勞逸適度,避免思虛過度。多與病人交
談,及進解除其心理矛盾。
④選用營養豐富的食品適當進補,可選用紅棗粥、紅棗桂圓湯、茯苓夾餅、山藥、柏子仁粥等。
⑤針灸神門、內關、三陰交、足三里;或耳穴埋針心、脾、神門穴。
⑥睡前按摩合谷、足三里穴各50~100下。
⑦睡前作放松功。睡前不交談不愉快的問題,避免情緒激動。
(5)陰虛火旺證:
①一般護理。
②病室宜涼爽,忌燥熱。
③睡前溫水泡洗雙足,引火下行有助于安眠。
④勿過勞、節房事。
⑤可選食桑椹蜜、百合粥、甲魚湯、蓮子銀耳羹等滋陰瀉火之食品。
⑥可配服酸棗仁膏10g(睡前)。
⑦針神門、內關、三陰交、心俞,但不可灸。耳穴埋豆心、腎、神門、交感、皮質下等穴位。
⑧按摩腎俞、涌泉穴各50~100下。
⑨睡前做放松功或內養功,每日堅持。
(6)心膽氣虛證:
①一般護理。
②保持環境安靜,護理病人時勿突然大聲呼其名,避免突然的響聲。
③指導病人多與他人交往,逐步適應各種聲響環境,改變膽怯怕驚的心理狀態。
④不看情節驚險的小說或影視節目。
⑤配合耳穴埋豆心、膽、神門、交感等穴。
⑥指導病人做放松功或內養功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