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執業醫師考試輔導:氣對津液的作用

來源: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2-10-03

氣對津液的作用表現為氣能生津、行津、攝津三個方面。

1.氣能生津:氣是津液生成與輸布的物質基礎和動力。津液源于水谷精氣,而水谷精氣賴脾胃之腐熟運化而生成。氣推動和激發脾胃的功能活動,使中焦之氣機旺盛,運化正常,則津液充足。“水化于氣”(《血證論。陰陽水火氣血論》),“氣可化水”(《程杏軒醫案續錄》)。所以,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均離不開氣的作用。故三焦之氣失職,則津液停聚而為濕為水為腫。如太陽蓄水證,水熱互結于膀胱,氣化不行,津液不布,則口渴而小便不利,治以五苓散助氣化而散水邪,膀胱津液得以化氣,升騰于上,敷布于臟腑而還為津液,不生津而渴自止。所以氣旺則津充,氣弱則津虧。

2.氣能行津:氣能行津指氣的運動變化是津液輸布排泄的動力。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作用于臟腑,表現為臟腑的升降出入運動。脾、肺、腎、肝等臟腑的升降出入運動完成了津液在體內的輸布、排泄過程,所謂“氣行水亦行”(《血證論。陰陽水火氣血論》)。當氣的升降出入運動異常時,津液輸布、排泄過程也隨之受阻。反之,由于某種原因,使津液的輸布和排泄受阻而發生停聚時,則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亦隨之而不利。由氣虛、氣滯而導致的津液停滯,稱作氣不行水;由津液停聚而導致的氣機不利,稱作水停氣滯。兩者互為因果,可形成內生之水濕、痰飲,甚則水腫等病理變化。這是在臨床上治療水腫行氣與利水法常常并用的理論依據之一。

3.氣能攝津:氣能攝津是指氣的固攝作用控制著津液的排泄。體內的津液在氣的固攝作用控制下維持著一定的量。若氣的固攝作用減弱,則體內津液任意經汗、尿等途徑外流,出現多汗、漏汗、多尿、遺尿的病理現象,臨床治療時應注意補氣固津。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永久免费人成在线视频 | 亚洲国内偷拍福利 | 中文字幕玖玖资源亚洲精品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手机版 | 日韩肏屄久久网站视频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 |